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

技术编号:110221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化学式为RLa1-x-y(MoS4)2:xNd3+,yYb3+,其中,R=Li,Na,K,Rb或Cs,0.01≤x≤0.08,0.01≤y≤0.1。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由红外至绿光的长波辐射激发,在485nm波长区由Nd3+离子3P0→3H4的跃迁辐射形成发射峰,可作为蓝光发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化学式为RLa1-x-y(MoS4)2:xNd3+,yYb3+,其中,R=Li,Na,K,Rb或Cs,0.01≤x≤0.08,0.01≤y≤0.1。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由红外至绿光的长波辐射激发,在485nm波长区由Nd3+离子3P0→3H4的跃迁辐射形成发射峰,可作为蓝光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专利说明】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以有机材料为发光材料,能把施加的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它具有超轻薄、自发光、响应快、低功耗等突出性能,在显示、照明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目前得到稳定高效的OLED蓝光材料比较困难,极大的限制了白光OLED器件及光源行业的发展。 上转换荧光材料能够在长波(如红外)辐射激发下发射出可见光,甚至紫外光,在光纤通讯技术、纤维放大器、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红外辐射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可由红外,红绿光等长波辐射激发出蓝光发射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仍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由红绿光长波辐射激发出蓝光短波发光,从而弥补目前蓝光发光材料的不足。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化学式为 RLany(MoS4)2:xNd3+, yYb3+,其中,R=Li, Na, K, Rb 或 Cs,0.01 ^ x ^ 0.08,0.01 ^ y ^ 0.1。 优选地,所述X为0.05,y为0.06。 本专利技术采用硫代钥酸镧盐玻璃作为基质,其具有较宽的吸收谱,可以吸收更多的不同波长的光线能量,转化为激活离子Nd3+,Yb3+所需要的激发能,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射光 -1'TfeP曰。 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根据摩尔比为 1:(l-x_y):4:x:y 称取 R2S, La2S3, MoS3, Nd2S3 和 Yb2S3 粉体,其中,R=Li, Na, K, Rb 或 Cs,0.01 彡 x 彡 0.08,0.01 彡 y 彡 0.1 ; (2)将步骤(I)称取的粉体混合研磨20?60分钟,得到均匀的粉料前驱体; (3)将步骤(2)所得前驱体在800?1000°C下灼烧0.5?5小时,之后降温到100?5001:,保温0.5?3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化学式为RLa1^y(MoS4)2:xNd3+, yYb3+,其中,R=Li, Na, K, Rb或Cs,0.01 彡 X 彡 0.08,0.01 彡 y 彡 0.1。 优选地,所述X为0.05,y为0.06。 优选地,将步骤(I)称取的粉体在刚玉研钵中混合研磨。 优选地,所述研磨时间为40分钟。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前驱体在950°C下灼烧3小时。 优选地,将所述前驱体在950°C下灼烧3小时,之后冷却到250°C,再保温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 优选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的块状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粉碎,得到粉体目标产物。得到的粉体目标产物即为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镧盐上转换荧光粉。 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阴极、有机发光层、透明阳极以及透明封装层,所述透明封装层中分散有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化学式为RLany(MoS4)2: xNd3+, yYb3+,其中,R=Li, Na, K, Rb 或 Cs,0.01 彡 x 彡 0.08,0.01 彡 y 彡 0.1。 所述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由红外至绿光的长波辐射激发出蓝光短波发光,在485nm波长区由Nd3+离子3Ptl — 3H4的跃迁辐射形成发射峰,从而获得白光发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蓝色光。 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可由红绿光长波辐射激发出蓝光短波发光,在485nm波长区由Nd3+离子3Ptl — 3H4的跃迁辐射形成发射峰,可作为蓝光发光材料,从而弥补目前蓝光发光材料的不足,促进白光OLED器件的发展。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器件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加工成本低廉,反应过程无工业三废,属绿色环保,低能耗,高效益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XRD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 —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I)按摩尔比 I:0.89:4:0.05:0.06 称取 Li2S, La2S3, MoS3, Nd2S3 和 Yb2S3 粉体; (2)将(I)中称取的粉体在刚玉研钵中研磨40分钟使其均匀混合,然后在950°C下灼烧3小时,然后冷却到250°C保温2小时,再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块体产物,并将其粉碎,得至IJ LiLa0.89 (MoS4)2:0.05Nd3+,0.06Yb3+ 上转换荧光粉。 经光谱扫描获知,本实施例所得LiLaa89(MoS4)2:0.05Nd3+, 0.06Yb3+上转换荧光粉的较佳激发波长为980nm。图1中的曲线I是实施例1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曲线I显示,在激发波长980nm下,得到485nm的发光峰,对应的是Nd3+离子3Ptl — 3H4的跃迁辐射发光。曲线2是同样制备条件下不掺杂共掺Yb元素的对比例样品LiLaa89(MoS4)2:0.05Nd3+上转换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光谱。图1的结果说明添加了Yb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XRD图,测试对照标准PDF卡片。衍射峰所示为硫代钥酸镧盐基质的结晶峰,没有出现掺杂元素以及其它杂质的衍射峰,说明钕镱掺杂离子进入了基质的晶格,形成良好的键合。 实施例2 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钥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钕镱共掺杂硫代钼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RLa1‑x‑y(MoS4)2:xNd3+,yYb3+,其中,R=Li,Na,K,Rb或Cs,0.01≤x≤0.08,0.01≤y≤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陈吉星王平钟铁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