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738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包括:发动机总成;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发动机总成;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利用来自发动机总成的排气通路的废气的能量对进入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增压;中冷器,中冷器用于冷却被涡轮增压器增压的空气并将经过冷却的空气提供至发动机总成;驱动电机总成;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设在第一散热器的前面,第二散热器与驱动电机总成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且第二散热器与中冷器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冷却管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将用于冷却驱动电机总成的单独的散热器和用于冷却中冷器的单独的散热器集成为第二散热器,可以大大降低风阻,提升散热效果,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发展,为提高燃油经济性,增压发动机总成以及混合动力为后续汽车行业的两个发展方向。传统车辆设计中,增压动力总成以及混合动力一般分别使用,但随着油耗、排放以及动力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增压动力总成匹配在混合动力车型中成为主流。为此,冷却系统需要满足常规增压动力总成的冷却,又需要冷却混合动力车型中的电器元件。这样需要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元件越来越多,需要布置的散热系统越来越多,即用于冷却发动机的高温散热器,用于冷却中冷器的低温散热器和用于冷却电器元件的低温散热器。受限前舱的空间,导致车型的散热系统布置越来越困难。随着散热器布置数量的增加,前舱系统风阻越来越大,前舱的空间间隙越来越小,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该混合动力汽车散热效果更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发动机总成;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发动机总成;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利用来自发动机总成的排气通路的废气的能量对进入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增压;中冷器,中冷器用于冷却被涡轮增压器增压的空气并将经过冷却的空气提供至发动机总成;驱动电机总成;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设在第一散热器的前面,第二散热器与驱动电机总成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且第二散热器与中冷器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冷却管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将用于冷却驱动电机总成的单独的散热器和用于冷却中冷器的单独的散热器集成为第二散热器,可以大大降低风阻,提升散热效果,实用性好。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设在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上,第二水泵设在第二循环冷却管路上。这样可以为冷却液循环提供动力,促进冷却液流通,提升冷却效果。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输出转速可调。这样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输出转速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从而可以使混合动力汽车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在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上,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在第二循环冷却管路上。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均为流量调节阀。这样可以进一步地调节冷却液的流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共用通道和第二共用通道,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和第二循环冷却管路中的每一个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共用通道和第二共用通道与第二散热器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在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上,第二单向阀设在第二循环冷却管路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测温装置,测温装置设在第一循环管路上且位于驱动电机总成的下游侧。测温装置可以检测冷却液冷却驱动电机总成后的冷却液温度。测温装置为温度传感器。驱动电机总成的最大工作温度为Tmax,测温装置测量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冷却液的温度为T,则0<T≤Tmax,其中第一水泵的转速与测温装置的测量温度T呈正相关地变化。冷却液的温度越高,驱动电机总成的工作温度也越高,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冷却液去冷却驱动电机总成,因此第一水泵的转速增大,就可以运送更多的冷却液用于冷却驱动电机总成,使驱动电机总成可在理想的温度环境下稳定工作,提高了整车系统的稳定性。在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达到预设的最高进气温度时,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为T1,其中T与T1和Tmax满足如下关系式:当0<T≤T1时,第二水泵的转速与测温装置的测量温度T呈负相关地变化;当T1<T<Tmax时,第二水泵的转速与T=T1时第二水泵的转速相同;当T=Tmax时,第二水泵的转速为零且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停止工作。这样混合动力汽车可优先冷却驱动电机总成,使驱动电机总成可在小于最大工作温度Tmax的温度下稳定工作,提高整车系统的稳定性。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叶轮、压气机叶轮、涡轮机轴、压气机轴和离合器,涡轮机叶轮与涡轮机轴相连且绕涡轮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压气机叶轮与压气机轴相连且绕压气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压气机轴与涡轮机轴通过离合器相连且压气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与涡轮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重合。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涡轮增压器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第一水泵的转速与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冷却液温度的关系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第二水泵的转速与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冷却液温度的关系示意图。附图标号列表:混合动力汽车100;发动机总成1;第一散热器2;连接软管等连接附件21、51;中冷器3;驱动电机总成4;第二散热器5;第一水泵52;第二水泵53;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4;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5;第一单向阀56;第二单向阀57;测温装置58;控制ECU6;涡轮增压器7;离合器71;涡轮机73;涡轮机叶轮731;涡轮机轴732;压气机74;压气机叶轮741;压气机轴742;壳体75;废气进口76;废气出口77;空气进口78;空气出口79;第一循环冷却管路8;第二循环冷却管路9;第一共用通道20;第二共用通道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汽车100,包括发动机总成1、第一散热器2、涡轮增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总成;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所述发动机总成;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利用来自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排气通路的废气的能量对进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增压;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用于冷却被所述涡轮增压器增压的空气并将经过冷却的空气提供至所述发动机总成;驱动电机总成;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前面,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总成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冷却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总成;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用于冷却所述发动机总成;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利用来自所述发动机总成的排气通路的废气的能量对进入所述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增压;中冷器,所述中冷器用于冷却被所述涡轮增压器增压的空气并将经过冷却的空气提供至所述发动机总成;驱动电机总成;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前面,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总成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且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冷却管路;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在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泵设在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管路上;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转速可调;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且位于所述驱动电机总成的下游侧;所述驱动电机总成的最大工作温度为Tmax,所述测温装置测量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冷却液的温度为T,则0<T≤Tmax,其中所述第一水泵的转速与所述测温装置的测量温度T呈正相关地变化;在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达到预设的最高进气温度时,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为T1,其中T与T1和Tmax满足如下关系式:当0<T≤T1时,所述第二水泵的转速与所述测温装置的测量温度T呈负相关地变化;当T1<T<Tmax时,所述第二水泵的转速与T=T1时所述第二水泵的转速相同;当T=Tmax时,所述第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银生施红王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