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039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面盖、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底壳与面盖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活动杆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的凸起,活动杆的后端通过一弹簧与容纳腔室的底部相抵,活动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活动杆以驱动所述凸起与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的控制杆。通过活动杆上设置的凸起与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实现开关的电子接点导通与断开,原有的细小弹簧与塑胶件取消,装配时只需要人手便可安装,不需要特殊的工具,装配简单,同时产品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面盖、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底壳与面盖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活动杆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的凸起,活动杆的后端通过一弹簧与容纳腔室的底部相抵,活动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活动杆以驱动所述凸起与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的控制杆。通过活动杆上设置的凸起与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实现开关的电子接点导通与断开,原有的细小弹簧与塑胶件取消,装配时只需要人手便可安装,不需要特殊的工具,装配简单,同时产品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产品成本。【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开关,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用途、结构、开关数分为不同种类。开关中除了接点之外,也会有可动件使接点导通或不导通,开关可依可动件的不同分为杠杆开关、按键开关、船型开关等。然而,上述的现有的此类型开关内部结构复杂,内部主要由若干的细小弹簧与细小的塑胶件组成。利用胡克定律弹簧在不同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力,及塑胶件间形成可旋转结构,从而实现开关的闭合与断开。但是现有的结构在存来许多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几个问题:第一,由于弹簧在使用后的致性会变差,会导致产品的参数不稳定;第二,由于内部各个零件的体积细小,无法直接手工装配,需要特殊的夹具,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第三,零件尺寸要求精度高,零件数量多,会导致模具及产品的物料清单成本增加;第四,防尘防水的功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装配,减少产品的零件数量,并降低产品的成本的新型开关。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面盖、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底壳与面盖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的容纳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所述活动杆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的凸起,所述活动杆的后端通过一弹簧与容纳腔室的底部相抵,所述活动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活动杆以驱动所述凸起与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的控制杆。 具体的,所述凸起设置在活动杆的中上部,且该凸起从活动杆前端方向的一端到活动杆的后端方向一端呈圆滑的逐步变小的形状。 具体的,所述底壳与面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一体结构的密封环以及密封套,所述密封环围绕设置于底壳与面盖结合处的周边,所述密封套套接在活动杆的前端。 具体的,所述控制杆铰接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底壳上。 具体的,所述密封件为防水防尘橡胶圈。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技术通过活动杆上设置的凸起与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实现开关的电子接点导通与断开,原有的细小弹簧与塑胶件取消,装配时只需要人手便可安装,不需要特殊的工具,装配简单,同时产品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产品成本。 2、由于微动开关已经是现有的成熟产品,不会存在单个弹簧所存在的不稳定性及塑胶件的高精度要求,稳定性提高,且微动开关通用性好。 3、通过密封件,使产品能够在沙漠等恶劣的环境下使用,适用性增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图4为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处于按压状态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1、面盖2、第一微动开关3及第二微动开关4,所述底壳I与面盖2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3及第二微动开关4的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所述活动杆5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6的凸起7,所述活动杆5的后端通过一弹簧8与容纳腔室的底部相抵,所述活动杆5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活动杆5以驱动所述凸起7与触动按钮6接触与分离的控制杆9。本技术通过活动杆上设置的凸起与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实现开关的电子接点导通与断开,原有的细小弹簧与塑胶件取消,装配时只需要人手便可安装,不需要特殊的工具,装配简单,同时产品的零件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述凸起7设置在活动杆5的中上部,且该凸起7从活动杆5前端方向的一端到活动杆5的后端方向一端呈圆滑的逐步变小的形状。通过上述结构,所述凸起的前部可以顶抵于容纳腔室的内壁上部,通过其逐步变小的形状,方便的实现按压与释放触动按钮的动作,并避免中途卡死等现象发生。 所述底壳I与面盖2之间设有密封件10,所述密封件10包括一体结构的密封环1001以及密封套1002,所述密封环1001围绕设置于底壳I与面盖2结合处的周边,所述密封套1002套接在活动杆5的前端。通过上述结构,将底壳与面盖锁紧后,密封环可以将两者的结合处形成密封,再通过密封套对腔室外部的活动杆5的前端进行套接密封,使容纳腔室内部完全与外界隔离,形成全包围的密封结构,利于防水、防尘。 所述控制杆9铰接在一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固定在底壳I上。 所述密封件10为防水防尘橡胶圈。 工作时,如图3、图4所示,转动控制杆9,当控制杆9受到外力F时,活动杆5由于受力,往与力F —样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8受压,产生了一个方向与F相反的力;同时,第一微动开关3及第二微动开关4的触动按钮6由于活动杆5的移动而受压,当活动杆5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微动开关3及第二微动开关4的导通状态发生改变,即由原来1C1-1NC2导通变为1C1-1N04导通及由原来的2C1-2NC2导通变为2C1-2N04导通;当外力F撤消后,弹簧需要恢复原来的状态,活动杆5在弹簧的回复力作下移动回原来的位置,第一微动开关3及第二微动开关4的触动按钮6得到释放,开关由原来的1C1-1N04导通变为1C1-1NC2导通以及由原来的2C1-2N04导通变为2C1-2NC2导通。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端子的链接,以达到系统的设计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面盖、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底壳与面盖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的容纳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所述活动杆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开关,包括底壳、面盖、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底壳与面盖形成有用以收容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的容纳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内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前端从容纳腔室内部延伸至腔室外部,所述活动杆设有用于顶抵于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上的触动按钮的凸起,所述活动杆的后端通过一弹簧与容纳腔室的底部相抵,所述活动杆的前端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活动杆以驱动所述凸起与触动按钮接触与分离的控制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景
申请(专利权)人:科施传感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