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024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模块,包括底座及卡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所述多个防雷模块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相邻的接线口之间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雷模块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抗爬电特性和电气绝缘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雷模块,包括底座及卡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所述多个防雷模块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相邻的接线口之间设有挡板。本技术提供的防雷模块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抗爬电特性和电气绝缘性能。【专利说明】一种防雷模块
本技术涉及雷电防护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雷模块。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输变电和配电设备在运行中会受到以下几种电压的作用:(I)长期作用的工作电压;⑵由于接地故障、谐振以及其他原因产生的暂态过电压;(3)雷电过电压;(4)操作过电压。其中,雷电冲击波能够在信号线路及其回路中感应到比较大的暂态过电压,可能有较高的电压值,容易将线路损坏,单纯依靠提高设备绝缘水平来承受雷电冲击波,不但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在技术上往往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采取必要的雷电防护措施,当有雷电冲击时,将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得到保护。 在雷电防护设备中,防雷模块是通过感应到线路上的高压后瞬间把线路和“地”接通来泄放雷电流的,做成模块的形式,根据需要,防雷模块一般由几个模块组成,模块的导电金属部位之间在感应到高压时存在电位差,电压分布不均匀时,导电金属部位与模块绝缘材料表面之间容易产生像水纹样电弧沿着外表爬的现象,即爬电现象,此时,绝缘材料表面有轻微的放电现象,造成绝缘材料表面呈树枝状或者呈树叶的经络状放电痕迹,其中,沿绝缘材料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称为爬电距离,简称爬距,在现有的防雷模块中,导电金属部位之间的爬电距离短,在高电压的冲击下,很容易发生爬电现象,并且防雷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更易发生爬电现象,一旦发生爬电现象,在绝缘材料表面形成的泄漏电流路径如果形成一条导电通路,则会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严重时会发生事故,安全隐患严重。 另外,导电金属部位之间的电气间隙一般能够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该电压很快就能引起电击穿,而现有的防雷模块中,电气间隙不合理,在高电压的冲击下,很容易被击穿,电气绝缘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雷模块,该防雷模块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抗爬电特性和电气绝缘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防雷模块,包括底座及卡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所述多个防雷模块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相邻的接线口之间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中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相邻接线口的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雷模块底部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可卡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凸起,所述底座中部两侧设有可用于卡住所述凸起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厚度为2-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防雷模块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抗爬电特性和电气绝缘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2、防雷模块,3、接线口,4、挡板,5、导电槽,6、凹槽,7、卡槽,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图2、图3所不的一种防雷模块,包括底座I及卡设于所述底座I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2,所述多个防雷模块2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2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I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5,所述相邻防雷模块2的对应导电槽5之间设有凹槽6,所述底座I 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 3,接线口 3与防雷模块2对应设置,所述相邻的接线口 3之间设有挡板4。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6位于所述相邻防雷模块2的对应导电槽5中间,所述挡板4位于所述相邻接线口 3的中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雷模块2底部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可卡设于所述凹槽6内的凸起8,所述底座I中部两侧设有可用于卡住所述凸起8的卡槽7。本实施例中,凹槽6正好可用于卡住两个相邻的凸起8,凹槽6形状与两个相邻的凸起8并在一起后的形状相吻合,卡槽7可用于卡住一个凸起8,形状与一个凸起8相吻合,卡槽7的形状正好是凹槽6从中间切开得到的其中一半,卡槽7的宽度为凹槽6宽度的一半,并且其开口朝向外侧设置,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4的厚度为2_4mm,挡板4采用绝缘材料。 本技术导电槽5上插设有导电片,接线口 3处连接导电线,均为导电部位,在相邻的导电槽5中间设置凹槽6,在相邻的接线口 3中间设置挡板4,绝缘材料表面包括挡板4的三个外侧面和凹槽的三个内侧面,使得导电部位之间的爬电距离长,更合理,大大提高了抗爬电特性,另外,挡板4的设置使得导电部位之间的电气间隙更合理,对称性好,避免了相邻的导电部位相互起作用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大大提高了电气绝缘性,抵抗高压的能力增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卡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所述多个防雷模块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 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相邻的接线口之间设有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中间,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相邻接线口的中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块底部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可卡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凸起,所述底座中部两侧设有可用于卡住所述凸起的卡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厚度为2-4mm。【文档编号】H02G13/00GK204144883SQ201420433966【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专利技术者】曹建春, 孙春明 申请人:苏州九云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卡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多个防雷模块,所述多个防雷模块并排布置,每个防雷模块底部设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底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且配套的导电槽,所述相邻防雷模块的对应导电槽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多个接线口,所述相邻的接线口之间设有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春孙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云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