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610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2:22
提供受电装置及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具备:第1壳体(24),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21),其配置在第1壳体(24)内;第2线圈(22),其配置在第1壳体(24)内,设置于芯(21);第1电气设备,其配置在第1壳体(24)内,并且与第2线圈(22)连接;第1绝缘构件(40),其配置在第1壳体(24)的内表面与第2线圈(22)之间、以及第1壳体(24)的内表面与第1电气设备之间;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第2线圈(22)和第1电气设备,第2线圈(22)和第1电气设备隔着第1绝缘构件(40)而安装于第1壳体(24)的内表面,第1电气设备配置在比第2线圈(22)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使用电池等的电力使驱动轮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和/或电动汽车等受到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搭载有如上所述电池的电动车辆中,能够不使用插头等而以非接触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受到关注。例如,日本特开2011-50127号公报所记载的非接触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受电部和送电部,送电部和受电部均包括H形状的芯和安装于该芯的线圈。芯包括2个磁极部和小宽度线圈覆盖部,该小宽度线圈覆盖部形成在该2个磁极部之间,卷绕有线圈。上述2个磁极部形成为关于通过小宽度线圈覆盖部的中心且与2个磁极部垂直相交的对称轴线对称,芯形成为关于上述对称轴对称的H字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01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进行电力传送时,受电部的线圈的温度和/或送电部的线圈的温度等上升。因此,具备如上所述的受电部的受电装置需要具备冷却受电部的冷却装置。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送电部的送电装置需要具备冷却送电部的冷却装置。因此,在以往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中,存在装置自身容易大型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又能够良好地冷却受电部的受电装置。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又能够良好地冷却送电部的送电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受电装置是以非接触方式从包括第1线圈的送电部接受电力的受电装置。受电装置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其配置在壳体内;第2线圈,其配置在壳体内,设置于芯;电气设备,其配置在壳体内,并且与第2线圈连接;绝缘构件,其配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与第2线圈之间、以及壳体的内表面与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第2线圈和电气设备。上述第2线圈和电气设备隔着绝缘构件而安装于壳体的内表面。上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第2线圈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优选,上述电气设备包括与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和对第2线圈接收受到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上述整流器配置在比电容器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上述电容器配置在比第2线圈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优选,上述电气设备包括与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和对第2线圈接受到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上述电容器配置在比整流器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上述整流器配置在比第2线圈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优选,上述第2线圈形成为围绕第1卷绕轴的周围。上述芯包括:第1轴部,其供第2线圈卷绕;第1磁极部,其形成在第1轴部的第1端部,在与第1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上延伸;以及第2磁极部,其形成在第1轴部的第2端部,在第1交叉方向上延伸。上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第1轴部的宽度比第1交叉方向上的第1磁极部的长度和第2磁极部的长度短。第1中央部和第2中央部位于比第3中央部靠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该第1中央部位于上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第1磁极部的中央,该第2中央部位于第1交叉方向上的第2磁极部的中央,该第3中央部位于第1交叉方向上的第1轴部的中央。上述电气设备相对于第1轴部配置在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并且配置在第1磁极部与第2磁极部之间。优选,上述冷却装置向壳体内供给制冷剂。优选,上述第2线圈形成为围绕第1卷绕轴的周围。上述冷却装置在与第1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上供给制冷剂。优选,上述壳体密闭。优选,由上述第2线圈和与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部接受电力的受电部。上述送电部的固有频率与受电部的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优选,由上述第2线圈和与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部接受电力的受电部。上述受电部与送电部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优选,由上述第2线圈和与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部接受电力的受电部。上述受电部通过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的频率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的频率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来从送电部接受电力。本专利技术的送电装置,是以非接触方式向包括第1线圈的受电部输送电力的送电装置。送电装置具备:壳体,其在外部形成有收容部;芯,其配置在壳体内;第1线圈,其配置在壳体内,设置于芯;电气设备,其配置在壳体内,并且与第1线圈连接;绝缘构件,其配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与第1线圈之间、以及壳体的内表面与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第1线圈和电气设备。上述第1线圈和电气设备隔着绝缘构件而安装于壳体的内表面。上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第1线圈靠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优选,上述电气设备包括与第1线圈连接的电容器。优选,上述第1线圈形成为围绕第2卷绕轴的周围。上述芯包括:第2轴部,其供第1线圈卷绕;第3磁极部,其形成在第2轴部的第3端部,在与第2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上延伸;以及第4磁极部,其形成在第2轴部的第4端部,在第2交叉方向上延伸。上述第2交叉方向上的第2轴部的宽度比第2交叉方向上的第3磁极部的长度和第4磁极部的长度短。第4中央部和第5中央部位于比第6中央部靠所述第2交叉方向的一侧,该第4中央部位于上述第2交叉方向上的第3磁极部的中央,该第5中央部位于第2交叉方向上的第4磁极部的中央,该第6中央部位于第2交叉方向上的第2轴部的中央。上述电气设备相对于第2轴部配置在第2交叉方向的一侧,并且配置在第3磁极部与第4磁极部之间。优选,上述冷却装置向壳体内供给制冷剂。优选,上述第1线圈形成为围绕第2卷绕轴的周围。上述冷却装置在与第2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上供给制冷剂。优选,上述壳体密闭。优选,由上述第1线圈和与第1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部输送电力的送电部。上述送电部的固有频率与受电部的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优选,由上述第1线圈和与第1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部输送电力的送电部。上述受电部与送电部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优选,由上述第1线圈和与第1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形成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部输送电力的送电部。上述送电部通过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的频率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的频率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来向受电部输送电力。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受电装置,能够既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又良好地冷却受电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电部,能够既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又良好地冷却送电部。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送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电动车辆10的左侧的侧面的侧视图。图3是电动车辆10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受电装置11的剖视图。图5是受电装置11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表示固定构件27和铁氧体磁芯21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受电装置11的俯视剖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屏蔽部25和绝缘构件40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整流器13和电容器23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绝缘构件40等的固定形态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元件23a及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使受电部20和送电部56相对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送电装置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从包括第1线圈(58)的送电部接受电力,其中,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24),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21),其配置在所述壳体(24)内;第2线圈(22),其配置在所述壳体(24)内,设置于所述芯(21);电气设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24)内,并且与所述第2线圈(22)连接;绝缘构件(40),其配置在所述壳体(24)的内表面与所述第2线圈(22)之间、以及所述壳体(24)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所述第2线圈(22)和所述电气设备;所述第2线圈(22)和所述电气设备隔着所述绝缘构件(40)而安装于所述壳体(24)的内表面,所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22)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从包括第1线圈的送电部接受电力,其中,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第2线圈,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芯;电气设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绝缘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2线圈之间、以及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隔着所述绝缘构件而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所述电气设备包括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和对所述第2线圈接受到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配置在比所述电容器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电容器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2.一种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从包括第1线圈的送电部接受电力,其中,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第2线圈,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芯;电气设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绝缘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2线圈之间、以及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隔着所述绝缘构件而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所述电气设备包括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的电容器和对所述第2线圈接受到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所述电容器配置在比所述整流器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所述整流器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3.一种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从包括第1线圈的送电部接受电力,其中,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收容部;芯,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第2线圈,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芯;电气设备,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2线圈连接;绝缘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2线圈之间、以及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以及冷却装置,其使制冷剂流通来冷却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所述第2线圈和所述电气设备隔着所述绝缘构件而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电气设备配置在比所述第2线圈靠所述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的上游,所述第2线圈形成为围绕第1卷绕轴的周围,所述芯包括:第1轴部,其供所述第2线圈卷绕;第1磁极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轴部的第1端部,在与所述第1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上延伸;以及第2磁极部,其形成在所述第1轴部的第2端部,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延伸;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第1轴部的宽度比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第1磁极部的长度和第2磁极部的长度短,第1中央部和第2中央部位于比第3中央部靠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1中央部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第1磁极部的中央,所述第2中央部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第2磁极部的中央,所述第3中央部位于所述第1交叉方向上的所述第1轴部的中央,所述电气设备相对于所述第1轴部配置在所述第1交叉方向的一侧,并且配置在所述第1磁极部与所述第2磁极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向所述壳体内供给制冷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向所述壳体内供给制冷剂,所述第2线圈形成为围绕第1卷绕轴的周围,所述冷却装置在与所述第1卷绕轴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交叉方向上供给所述制冷剂。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真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