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折叠三轮躺车,主梁的一端通过主梁折叠扣可折叠地连接中心架,中心架的前部设有两个折叠臂摇架,每个折叠臂摇架分别通过转轴与一个折叠臂轴连,且折叠臂可以转轴为轴心向中心架后部折叠,当折叠臂完全展开时,可由固定装置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折叠臂的远端设有前轮和车把,所述中心架的上方设有三个减震固定座,左右两侧前减震器和中间的后减震器并排连接于减震固定座上。所述三轮躺车减小了三轮躺车各个部件的尺寸,使加工制造更容易,精度也可以更好的保障。同时由于增加了减震机构,变车体部件的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降低了对车体材料的刚性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三轮躺车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一种三轮躺车,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躺车,更具体是一种具有减震结构,且可以进行折叠、便于收纳的三轮躺车。
技术介绍
躺车是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出现的新的自行车运动形式,尤其是三轮躺车,三轮躺车是可以躺下操作的三轮车,这种三轮车舒适,特别适合长时间骑行的人们。三轮躺车在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自行车爱好者的认可,但三轮躺车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不便于进出房门,平时收纳也不方便。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躺车的减震性能不佳,骑行中较为颠簸,严重影响了骑行的舒适性,限制了三轮躺车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申请即是针对目前市面上三轮躺车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折叠,且具有很好减震效果的三轮躺车。 本减震折叠式三轮躺车的设计,目的就是要使三轮躺车能够非常方便的搬运、存储、停放以及进出房门。其具有简化车体结构,使加工制造更加简便;车体部件之间,使用弹性连接,降低了对材料刚性的要求。 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包括中心架、主梁、两个前轮、一个后轮、车座和车把,其中,主梁的一端通过主梁折叠扣连接中心架,主梁的另一端设有牙盘和脚踏,中心架的上方设有车座,中心架的后部通过后叉组件连接后轮,中心架的前部设有两个折叠臂摇架,每个折叠臂摇架分别通过转轴与一个折叠臂轴连,且折叠臂可以转轴为轴心向中心架后部折叠,当折叠臂完全展开时,可由固定装置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折叠臂的远端设有前轮和车把。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装置为折叠臂销,折叠臂销穿过折叠臂,将其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应该理解的是,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起到固定作用的装置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架的上方设有三个减震固定座,左右两侧前减震器和中间的后减震器并排连接于减震固定座上,后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在后叉组件上,前减震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折叠臂摇架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包括弹簧减震器、阻力胶减震器、气压减震器或油压减震器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车座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和靠背为整体式或分体式。 更进一步的,所述坐垫和靠背为可折叠式。 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的折叠方法:将坐垫向上翻与靠背平行,打开主梁折叠扣,把主梁向上折叠靠近靠背,打开固定装置,将折叠臂向后转至与后轮平行。 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当前轮因路面颠簸上下起伏时,与车轮连接的折叠臂通过与中心架上连接的折叠臂摇架改变受力的方向,从而压缩或拉伸前减震起到减震效果;当后轮因路面颠簸上下起伏时,与车轮连接的后叉组件通过压缩或拉伸与中心架连接的后减震起到减震效果。由于安装于中心架两侧的折叠臂摇架互不干涉,形成独立悬挂,更能适应复杂的路况。折叠臂与折叠臂摇架使用折叠臂销固定,使折叠臂张开的角度固定为设计角度,无论路况如何颠簸也不会变型,提高行驶的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在不改变三轮躺车原有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折叠机构和减震机构。整车可以分别加工制造,再组合在一起,减小了三轮躺车各个部件的尺寸,使加工制造更容易,精度也可以更好的保障。同时由于增加了减震机构,变车体部件的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降低了对车体材料的刚性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完全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完全展开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折叠后的俯视图; 其中,11为前轮、12为后轮、13为车把、14为后叉组件、15为中心架、16为主梁、17为牙盘、18为靠背、19为坐垫、110为折叠臂、20为脚踏、21为折叠臂摇架、22为折叠臂销、23为主梁折叠扣、24为前减震器、25为后减震器、26为减震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技为术方案,而不是对其进行任意限制。 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展开结构如图1-2所示,折叠后如图3-5所示,其包括中心架15、主梁16、两个前轮11、一个后轮12、车座(包括靠背18和坐垫19,可为整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且靠背和坐垫也可折叠)和车把13,其中,主梁16的一端通过主梁折叠扣23连接中心架15,主梁16的另一端设有牙盘17和脚踏20,中心架15的上方设有车座,中心架15的后部通过后叉组件14连接后轮12,中心架15的前部设有两个折叠臂摇架21,每个折叠臂摇架21分别通过转轴与一个折叠臂110轴连,且折叠臂110可以转轴为轴心向中心架15后部旋转从而将前轮12折叠,当折叠臂110完全展开时,可由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为折叠臂销22)穿过固定在折叠臂摇架21上,折叠臂110的远端设有前轮11和车把13,作为本专利技术申请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心架15的上方还设有三个减震固定座26,左右两侧两个前减震器24和中间的一共后减震器25并排连接于减震固定座26上,后减震器25的另一端连接在后叉组件14上,前减震器24的另一端连接在折叠臂摇架21上,所述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的结构可以是弹簧减震器、阻力胶减震器、气压减震器或油压减震器的一种或两种。 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折叠时,将坐垫19向上翻与靠背18平行,打开主梁折叠扣23,把主梁16向上折叠靠近靠背18,打开折叠臂销22,将折叠臂110向后转至与后轮12平行,折叠后的结构如图3-5所示。 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当前轮11因路面颠簸上下起伏时,与车轮连接的折叠臂110通过与中心架15上连接的折叠臂摇架21改变受力的方向,从而压缩或拉伸前减震器24起到减震效果;当后轮12因路面颠簸上下起伏时,与车轮连接的后叉组件14通过压缩或拉伸与中心架15连接的后减震器25起到减震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包括附图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在相同或近似的原理下,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以及相同功能元件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技术申请所要求的技术方案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三轮躺车,包括中心架、主梁、两个前轮、一个后轮、车座和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一端通过主梁折叠扣连接中心架,主梁的另一端设有牙盘和脚踏,中心架的上方设有车座,中心架的后部通过后叉组件连接后轮,中心架的前部设有两个折叠臂摇架,每个折叠臂摇架分别通过转轴与一个折叠臂轴连,且折叠臂可以转轴为轴心向中心架后部折叠,当折叠臂完全展开时,可由固定装置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折叠臂的远端设有前轮和车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三轮躺车,包括中心架、主梁、两个前轮、一个后轮、车座和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一端通过主梁折叠扣连接中心架,主梁的另一端设有牙盘和脚踏,中心架的上方设有车座,中心架的后部通过后叉组件连接后轮,中心架的前部设有两个折叠臂摇架,每个折叠臂摇架分别通过转轴与一个折叠臂轴连,且折叠臂可以转轴为轴心向中心架后部折叠,当折叠臂完全展开时,可由固定装置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折叠臂的远端设有前轮和车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三轮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为折叠臂销,折叠臂销穿过折叠臂,将其固定在折叠臂摇架上。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依勒图,
申请(专利权)人:苏依勒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