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学华专利>正文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7407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本装置利用肠段导管侧孔薄膜单向阀门的作用,能顺利将胆汁引流到肠道,而肠道内的肠液不会返流到胆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本装置利用肠段导管侧孔薄膜单向阀门的作用,能顺利将胆汁引流到肠道,而肠道内的肠液不会返流到胆道内。【专利说明】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用引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
技术介绍
正常成年人每天分泌800?100(^1胆汁,经过胆管流入肠道。胆汁具有促进脂肪消化和维生素吸收的作用,如果因胆道梗阻,导致胆汁不能流入肠道,会引起脂肪泻,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等症状。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胆道结石、胆管肿瘤和胆管外肿瘤压迫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胆管扩张。胆汁引流不畅,极易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解决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这种常规的方法是将引流导管置于肝内扩张的胆管内,将胆汁引流到体外和(或)十二指肠内。但是,十二指肠内有一定压力,当肠内的压力大于胆道内的压力时,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肠液返流,弓丨起胆道感染、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引流导管不能抗肠液返流的不足,提供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该导管不仅能顺畅引流肝内淤积胆汁,而且能防止肠液返流。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远端的牵引线,所述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第一不透射线标识与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的设置,可确保导管在透射时能辨别导管的位置,第一侧孔用于引导胆汁流入引流导管内,胆汁可通过引流导管向外流出体外,也可顺延引流导管向内经过带膜侧孔流入肠道;薄膜的设置,在胆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肠道内压力时,能将粘结点以外的薄膜部分冲开,并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胆汁顺着薄膜开口流入肠道内,当胆道内压力小于肠道内压力时,整个薄膜与第二侧孔相贴,防止肠液返流入胆道内;导管头端插入胆道或肠道时,牵引线的设置,可使导管头端插入胆道或肠道时,通过牵引线的拉伸形成猪尾巴形,容易在胆道或肠道内成袢固定,在拔出导管时也容易解袢拔出。 所述两个粘结点以所述第二侧孔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粘结点的对称分布,可使薄膜整体受力均衡,保证薄膜与第二侧孔相贴紧密,确保肠液不会返流至管体内及胆道。 所述两个粘结点的连线与顺延管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由于将导管引入胆道时,是从导管远端开始引入的,两个粘结点的连线与顺延管体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可保证导管顺利进入,不会使薄膜翻起。 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 所述两个粘结点均设置在薄膜上。 所述两个粘结点,一个设置在第二侧孔外出的管体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在薄膜上。 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肠段导管侧孔薄膜单向阀门的作用,能顺利将胆汁引流到肠道,而肠道内的肠液不会返流到胆道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引流导管带膜侧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胆汁引流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抗肠液返流示意图; 图5为梗阻性黄疸治疗前胆道梗阻的示意图; 图6为梗阻性黄疸放置引流导管后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管体,2、牵引线,3、第一不透射线标识,4、第一侧孔,5、第二不透射线标识,6、第二侧孔,7、薄膜,8、梗阻点,9、胆道,10、肠道,11、人体皮肤,12、粘结点,13、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6,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1,以管体1插入胆道9或肠道10的一端为远端,管体1另一端为近端,管体1近端设有扣件13,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1远端的牵引线2,牵引线2 —端固定于管体1近端,另一端自管体1内的近端至远端穿过,由远端的管体1内往管体1外穿出,再从管体1中段穿入管体1内,并连接在扣件13上,当松开扣件13时,可活动牵引线2,当扣紧扣件13时,可固定牵引线2,管体1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3、第一侧孔4、第二不透射线标识5、第二侧孔6 ;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6数量匹配的薄膜7,薄膜7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6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12,薄膜7通过粘结点12固定在第二侧孔6外侧的管体1外表面上,当管体1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7贴于第二侧孔6,当管体1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7与粘结点12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6,薄膜7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6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第一不透射线标识3与第二不透射线标识5的设置,可确保导管在透射时能辨别导管的位置,第一侧孔4用于引导胆汁流入引流导管内,胆汁可通过引流导管向外流出体夕卜,也可顺延引流导管向内经过带膜侧孔流入肠道10 ;薄膜7的设置,在胆道9内压力大于或等于肠道10内压力时,能将粘结点12以外的薄膜7部分冲开,并与第二侧孔6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胆汁顺着薄膜7开口流入肠道10内,当胆道9内压力小于肠道10内压力时,整个薄膜7与第二侧孔6相贴,防止肠液返流入胆道9内;导管头端插入胆道9或肠道10时,牵引线2的设置,可使导管头端插入胆道9或肠道10时,通过牵引线2的拉伸形成猪尾巴形,容易在胆道9或肠道10内成袢固定,在拔出导管时也容易解袢拔出。 两个粘结点12以第二侧孔6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粘结点12的对称分布,可使薄膜7整体受力均衡,保证薄膜7与第二侧孔6相贴紧密,确保肠液不会返流至管体1内及胆道9。 两个粘结点12的连线与顺延管体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由于将导管引入胆道9时,是从导管远端开始引入的,两个粘结点12的连线与顺延管体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可保证导管顺利进入,不会使薄膜7翻起。 两个粘结点12均设置在第二侧孔6外出的管体1外表面上。 实施例2 为另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两个粘结点12均设置在薄膜7上。 实施例3 为另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实施例3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两个粘结点12,一个设置在第二侧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胆道抗返流引流导管,包括管体,以管体插入胆道或肠道的一端为远端,管体另一端为近端,还包括用于收拢或释放管体远端的牵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自近端至远端依次分布有第一不透射线标识、第一侧孔、第二不透射线标识、第二侧孔;还包括有与第二侧孔数量匹配的薄膜,薄膜覆于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侧孔上;还包括两个粘结点,薄膜通过粘结点固定在第二侧孔外侧的管体外表面上,当管体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时,整个薄膜贴于第二侧孔,当管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压力时,薄膜与粘结点相连的部分形成粘结状态并贴于第二侧孔,薄膜其它的部分与第二侧孔的孔口形成开口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学华范文哲聂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姚学华范文哲聂利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