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7196 阅读:96 留言:1更新日期:2015-02-04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包括磨具本体(1),分流道(2),模腔(3),主流道(5),浇口颈(6),浇口(7),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流道(5)的个数至少为2个,每个主流道(5)与模腔(3)之间设置有一个连通槽(4),且每个连通槽(4)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3)。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主流道(5)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与每个主流道(5)连通的每个连通槽(4)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3),这就使得每次铸造完成后生产出来的铸造毛坯件数得到增加,且为主流道(5)个数的两倍,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广泛应用的铸造模模腔的个数只有一个,这样每次铸造完成后生产出来的铸造毛坯件也只有一个,这就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8个模腔的铸造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铸造模,包括磨具本体,分流道,模腔,主流道,浇口颈,浇口,所述的主流道的个数至少为2个,每个主流道与模腔之间设置有一个连通槽,且每个连通槽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 所述的主流道的个数为4个。 所述的分流道的形状为田形,且其连通着相邻的两个模腔,这样能保证金属液能够均匀的流进每个模腔中。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主流道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与每个主流道连通的每个连通槽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这就使得每次铸造完成后生产出来的铸造毛坯件数得到增加,且为主流道个数的两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铸造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铸造模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铸造模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铸造模浇铸出的工件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铸造模可知,本铸造模包括磨具本体(1),分流道(2),模腔 (3),主流道(5),烧口颈(6),浇口(7),且浇口(7),浇口颈(6),主流道(5),模腔(3),分流道(2)依次连通,该铸造模中的结构沿着中心线对称。主流道(5)的个数为4个,每个主流道(5)与模腔(3)之间设置有一个连通槽(4),连通槽(4)连通着主流道(5)与模腔(3),每个连通槽(4)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3)。分流道(2)的形状为田形,且其连通着相邻的两个模腔⑶。 利用该铸造模进行铸造工件时,只需将金属液倒进浇口(7)中,便可进行浇铸。 图4示出了浇铸完成后,刚从铸造模里取出的工件毛坯(8)。 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级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模,包括磨具本体(1),分流道(2),模腔(3),主流道(5),浇口颈(6),浇口(7),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流道(5)的个数至少为2个,每个主流道(5)与模腔(3)之间设置有一个连通槽(4),且每个连通槽(4)的下方均连通着2个模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模,包括磨具本体(1),分流道(2),模腔(3),主流道(5),浇口颈¢),浇口(7),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流道(5)的个数至少为2个,每个主流道(5)与模腔(3)之间设置有一个连通槽(4),且每个连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杨迎春郑晋宝陈来宝李小平方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华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2月04日 16:25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同铸锭过程),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铸型通常按照造模的方法、造模的材料或进铸模的方法进行分类,铸造工艺有四种基本类型:砂型铸造、永久型铸造、压模和离心式铸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