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震宇专利>正文

机动车自动超越滑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66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超越滑行器,主要由连接套,驱动轴,端盖和双向、单向回旋拉簧构成,控制系统由状态保持器,通过电磁气阀,分气泵,电器开关打开或锁止。以上各部件制造简单,操作灵活,安装、维修使用方便。其构造独特,新颖、紧凑、简单,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自动超越滑行器本技术涉及机动车滑行器,是一种自动超越滑行器。我国以汽车为主的机动车辆,在行驶中一年比一年增多,而随之带来的耗能和空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减轻司机劳动强度,减少机械磨损,使机动车能象自行车飞轮的原理那样,充分离用惯性达到滑行的目的,通过检索,不少人为之奋斗研制试验驱动离合滑行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发现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据分析,其主要原因,要么是构造复杂,加工难度大,另部件较多,易损件也多,不能承受和适应汽车的重载负荷和突变扭拒;要么是单靠棘轮、棘齿、咬合转动脱离和结合,很容易造成撞击现象,轻者易使滑行器本身部件受到损坏,重者波及原车某个部件受到损坏;要么是没有设置应有的控制系统,或因控制系统配合不合理,操作失误较多,必将引起不良后果。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公开的多种类型“滑行器”的原理上,研究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独特、紧凑,易制造、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灵活,没有撞击,性能可靠,能适用各种机动车辆,在不同的路面,不同的天气,不同的环境,能承受和适应在行驶中的超载负荷和突变扭拒的自动滑行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滑行器安装在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半轴所固定的位置。由连接套,驱动轴,端盖,双头花键半轴,控制系统构成其特征是:连接套上端与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凹凸配合,连接套上部外环上均布有与驱动轮毂相对应的螺丝孔和锥度孔,靠螺丝、锥度垫、弹簧垫、螺母固定。连接套内凹槽与驱动轴上端凸环之间配合有轴承。连接套外壳上设有相对称的通孔,其通孔配合有导套,导套内装有滑块(棘爪),其棘爪与驱动轴上部外环均布的棘齿配合,靠导向轮,拉线,滑动盘,滑动轮,分气泵,电磁气阀,开关控制。驱动轴上部和下部凹槽,分别箍有单向和双向回旋拉簧,其上部单向一端呈园锥形,固定在连接套和端盖之间;其下部双向回旋拉簧的两端呈园锥形,其一端固定在连接套和端盖之间,另一端固定在端盖内壁凹槽内,驱动轴下部外环设有棘齿,其与设在连接套凹槽内相对称的棘爪配合。驱动轴未端设有凹环槽,与端盖凸台之间配合有轴承。端盖与连接套的未端环周设有相对应的螺丝孔,并呈凹凸配合,靠螺丝连接固定。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操作灵活,没有撞击,能经受和适应机动车行驶中的冲击载荷和突变扭矩,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便于折装、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向回旋拉簧另件图;图3为本技术单向回旋拉簧另件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部分示意图。图1-4中,连接套3上端有凸环1,其与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内径相吻合,轴线上设有半轴延伸孔22,其环台均布有螺栓孔2,锥度孔21,与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螺丝孔相对应,靠螺丝、弹簧垫、锥度垫、螺母连接固定在一起。连接套设有内凹槽,与驱动轴上端凸环配合有轴承4,连接套外壳设有相对称的通孔,配合导套14,导套内配有滑块15,滑块上有棘爪,其孔内配合有弹簧,与导套14配合。滑块15与驱动轴上部外环上均布的棘齿13配合。连接套下部凹槽内设有相对称的棘爪11,与驱动轴下部外环上均布的棘齿配合。驱动轴5呈园筒形,其轴线上设有半轴通孔,内设有花键23,其与半轴外花键配合。驱动轴上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滑块15上的棘爪配合。其下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设在连接套下部凹槽内相对称的棘爪11配合。驱动轴的上部凹槽内箍有单向回旋拉簧12,其图3的一端呈园锥形,固定在连接套3和端盖9之间。驱动轴的下部凹槽内箍有双向回旋拉簧10,其两端图2呈园锥型,其一端固定在连拉套3和端盖9之间,另一端固定在端盖9内壁凹槽内。端盖9内凸台,与驱动轴的下端凹环槽之间配合有轴承8,端盖上端与连接套下端呈凹凸6配合,其上下设有相对应的螺丝孔,靠螺栓7连接固定。拉制系统是这样实现的,滑块上端轴向设有棘齿,与滑动轮棘齿17呈导向配合;滑动轮与拉柄18,呈异向控位配合,其中心孔配合有中心轴19,轴向设有回位拉簧,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柄18,保护盒16呈拉盒状态。拉线20的一端与拉柄18配合固定。拉线通过保护盒和原车驱动轮毂24,与滑动盘26连接,滑动盘与导轨27(箍有弹簧)呈滑动配合。导套28通过刹车轮盘30,靠螺丝29连接固定。拉臂25箍有弹簧的一端配合有轴承,与滑动盘26配合,拉臂通过导套28其上端固定有拉线,与拉线分布的滑动轮31配合,拉线与分气泵33的顶杆32呈推拉配合。分气泵33的进气咀与胶管34的一端连接固定,胶管的另一端与电磁气阀35的出气咀连接固定,胶管36的一端与电磁气阀35的进气咀连接固定,胶管36的另一端与原车固定的气包设有的出气咀连接固定。然后将两根导线37与电磁气阀设有的两极连接固定,并将导线延伸到驾驶室操作台,与开关38接通,由司机操作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自动超越滑行器,是由超越离合器和控制系统构成。超越离合器由连接套(3)、驱动轴(5),端盖(9)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套(3)其轴向设有半轴延伸孔(22),其上凸环(1),与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呈凹凸配合,上部外环台均布有驱动轮毂相对应的螺栓孔(2),锥度孔(21),连接套内凹槽与驱动轴上端凸环配合有轴承(4),连接套外壳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配合有导套(14),导套配合有滑块(15),与驱动轴上部外环设有的棘齿呈13配合,连接套下部的内壁凹槽配合有棘爪,与驱动轴下部外环设有的棘齿呈(11)配合。驱动轴(5)呈园筒形,其轴向设有花键(23),其上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滑块呈(13)配合;其下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连接套下部凹槽内的棘爪呈(11)配合。驱动轴上部和下部外环凹槽分别箍有单向(12)和双向(10)回旋拉簧,驱动轴下端的内凹槽,与端盖凸台设有的轴承(8)配合。端盖上端与连接套下端呈凹凸(6)配合,其两者环周均布有相对应的螺栓孔,与螺栓(7)呈连接固定。与连接套(3)相对应的通孔,设有导套(14),导套内装有滑块(15)其孔内装有弹簧,滑块(棘爪)(15)的轴向设有的棘齿与导向轮定向棘齿呈(17)配合,导向轮与拉柄(18)的配合设有中心轴(19),其轴向箍有回位拉簧。拉线(20)的一端通过保护盒(16)与拉柄(18)连接,另一端通过驱动轮毂外环台(24)与滑动盘(26)连接,其与导轨箍有的弹簧呈(27)配合,拉臂(25),导套(28)靠螺丝(29)固定,通过刹车轮盘(30),与拉臂上端连接的拉线分布的滑动轮(31)配合,分气泵(33),其顶杆(32)的一端与拉线配合,胶管(34)、(36)的各一端,分别固定在气包的出气咀,电磁阀的进气和出气咀,分气泵的进气咀。导线(37)的两端与电磁气阀(35)两极连接,另两端与电器开关(3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动车自动超越滑行器,是由超越离合器和控制系统构成。超越离合器由连接套(3)、驱动轴(5),端盖(9)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套(3)其轴向设有半轴延伸孔(22),其上凸环(1),与原车驱动轮毂外轴头呈凹凸配合,上部外环台均布有驱动轮毂相对应的螺栓孔(2),锥度孔(21),连接套内凹槽与驱动轴上端凸环配合有轴承(4),连接套外壳设有相对应的通孔,配合有导套(14),导套配合有滑块(15),与驱动轴上部外环设有的棘齿呈13配合,连接套下部的内壁凹槽配合有棘爪,与驱动轴下部外环设有的棘齿呈(11)配合。驱动轴(5)呈园筒形,其轴向设有花键(23),其上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滑块呈(13)配合;其下部外环均布有棘齿,与连接套下部凹槽内的棘爪呈(11)配合。驱动轴上部和下部外环凹槽分别箍有单向(12)和双向(10)回旋拉簧,驱动轴下端的内凹槽,与端盖凸台设有的轴承(8)配合。端盖上端与连接套下端呈凹凸(6)配合,其两者环周均布有相对应的螺栓孔,与螺栓(7)呈连接固定。与连接套(3)相对应的通孔,设有导套(14),导套内装有滑块(15)其孔内装有弹簧,滑块(棘爪)(15)的轴向设有的棘齿与导向轮定向棘齿呈(17)配合,导向轮与拉柄(18)的配合设有中心轴(19),其轴向箍有回位拉簧。拉线(20)的一端通过保护盒(16)与拉柄(18)连接,另一端通过驱动轮毂外环台(24)与滑动盘(26)连接,其与导轨箍有的弹簧呈(27)配合,拉臂(25),导套(28)靠螺丝(29)固定,通过刹车轮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向东杜丁闫震磊
申请(专利权)人:闫震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