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多路阀及其阀杆,所述阀杆内形成有自锁阀腔和分别与所述自锁阀腔连通的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为一个或相对于所述阀杆的轴线非对称布置的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会将自锁阀芯压紧在阀杆的自锁阀腔的壁上,避免了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晃动,从而可以减小叉车的前倾抖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多路阀及其阀杆,所述阀杆内形成有自锁阀腔和分别与所述自锁阀腔连通的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为一个或相对于所述阀杆的轴线非对称布置的多个。根据本技术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会将自锁阀芯压紧在阀杆的自锁阀腔的壁上,避免了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晃动,从而可以减小叉车的前倾抖动。【专利说明】叉车多路阀及其阀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叉车多路阀的阀杆及具有该阀杆的叉车多路阀。
技术介绍
随着叉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叉车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16T以下叉车机械式多路阀均采用在阀杆中安装自锁阀(包括自锁阀芯和弹簧)的结构,来满足叉车门架前倾自锁的安全要求。由于自锁阀芯安装在阀杆里,自锁阀芯在阀杆中既要能够保证顺畅的运动,同时也要与阀杆配合对液压油进行密封以达到倾斜自锁的目的。所以对阀杆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阀杆孔加工为深孔加工,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若阀杆和自锁阀芯配合间隙太小会出现自锁阀打不开,则叉车门架无法实现前倾动作;若阀杆和自锁阀芯配合间隙较大,则自锁阀芯和阀杆无法对液压油进行密封,叉车门架在负载作用下会自发前倾造成危险,无法实现倾斜自锁的功能;若阀杆和自锁阀芯配合间隙符合要求,自锁阀芯在阀杆孔内因受力可能发生晃动,导致叉车门架前倾时可能会出现抖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叉车多路阀的阀杆,可以减小具有该阀杆的叉车的抖动。 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阀杆的叉车多路阀。 根据本技术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所述阀杆内形成有自锁阀腔和分别与所述自锁阀腔连通的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为一个或相对于所述阀杆的轴线非对称布置的多个。 根据本技术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在液压油通过阀杆回油时,由于阀杆上的多个回油出口非对称布置,致使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各处受力不均匀,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会将自锁阀芯压紧在阀杆的自锁阀腔的壁上,避免了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晃动,从而可以减小叉车的前倾抖动。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回油出口为一个。 所述回油出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回油出口中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阀杆的周向间隔布置,其中,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回油出口中每相邻的两个回油出口的轴线之间均形成夹角,多个所述夹角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的夹角不相等。 所述回油出口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回油出口沿所述阀杆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阀杆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凹槽,且所述回油出口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 所述阀杆为O形阀杆,所述回油出口设在所述自锁阀腔的壁上,且所述回油出口沿所述阀杆的径向延伸。 根据本技术的叉车多路阀,包括:阀体、阀杆和自锁阀,所述阀体内形成有回油通道、回油腔体和阀杆孔,所述阀杆孔分别与所述回油通道和所述回油腔体连通;所述阀杆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阀杆孔内,所述阀杆为根据本技术前述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所述自锁阀包括自锁阀芯,所述自锁阀芯在隔开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回油腔体的停车位置和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回油腔体的工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阀杆的所述自锁阀腔内。 根据本技术的叉车多路阀,采用了根据本技术前述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在液压油回油时,由于阀杆上的多个回油出口不均匀布置,致使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各处受力不均匀,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会将自锁阀芯压紧在阀杆的自锁阀腔的壁上,避免了设置在阀杆内的自锁阀芯晃动,从而可以减小叉车的前倾抖动。 所述自锁阀还包括顶杆和弹簧,所述阀杆的自锁阀腔的侧面敞开,所述顶杆设在所述阀杆的端部并封住所述自锁阀腔的侧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自锁阀芯和所述顶杆上。 所述顶杆与所述阀杆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的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自锁阀芯位于停车位置时的剖视图不意图。 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自锁阀芯位于工作位置时的剖视图不意图。 附图标记: 叉车多路阀100, 阀杆1,自锁阀腔101,回油入口 102,回油出口 103,凹槽104,阻尼孔105, 阀体2,回油通道201,回油腔体202, 自锁阀3,自锁阀芯31,顶杆32,弹簧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I。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叉车多路阀的阀杆1,阀杆I内形成有自锁阀腔101、回油入口 102和回油出口103,回油入口 102和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多路阀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内形成有自锁阀腔和分别与所述自锁阀腔连通的回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回油出口为一个或相对于所述阀杆的轴线非对称布置的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