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938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将海岛纤维依次经过开清、梳理、铺网和预针刺处理,形成预针刺布,将锦纶丝网置于所述预针刺布上,然后于锦纶丝网上覆盖水刺布,并通过主针刺处理将水刺布与预针刺布复合,获得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所述预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预针刺和第二次预针刺,所述主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主针刺、第二次主针刺、第三次主针刺和第四次主针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力、密实度、布面外观纹路细腻平整、结合力强和良好的拉伸强力,产品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将海岛纤维依次经过开清、梳理、铺网和预针刺处理,形成预针刺布,将锦纶丝网置于所述预针刺布上,然后于锦纶丝网上覆盖水刺布,并通过主针刺处理将水刺布与预针刺布复合,获得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所述预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预针刺和第二次预针刺,所述主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主针刺、第二次主针刺、第三次主针刺和第四次主针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力、密实度、布面外观纹路细腻平整、结合力强和良好的拉伸强力,产品的整体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合成革过去均采用机织布、针织布,后来逐渐被针刺法非织造布和水刺法非 织造布所替代。采用机织布或针织布作为基布的合成革产品弹性差、表面风格不理想,只能 生产中低档次的合成革产品;采用普通针刺布、水刺布作为基布的合成革产品虽然具有一 定的仿真皮作用,但纤维较粗,基布结构的密度较低,还不能满足中高档产品的要求;进入 21世纪后随着超细纤维制造技术的进步,从不定岛海岛超细纤维到定岛海岛超细纤维的量 产,超细纤维的量产引起了高端纺织品开发热潮;海岛超纤维PU合成革的出现是第五代人 工皮革其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为合成革在基材方面创造了赶超天然皮革的条件。海岛超 纤维巨大表面积和强烈的吸水性作用使得超细级PU合成革具有了束状超细胶原纤维的天 然革所固有的吸湿特性因而不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和人们穿着舒 适性等方面都能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了。此外。海岛超细纤维合成革在耐化学性、质量 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更超过了天然皮革。 目前,市场上也相继开发出应用于合成革行业针刺法或水刺法海岛超纤的非织造 产品,但是由于针刺法或水刺法制造出的产品本身存在的优弱势如:针刺法合成革基布产 品具有强力高剥离度好,但存在针刺痕迹明显、影响布面的外观的缺陷。而水刺法合成革基 布布面密实、纹路细腻、外观平整,但产品存在强度较低、易剥离、易分层的缺陷。现有技术 中的针刺水刺复合工艺,即先预针刺后经水刺加工,可以达到不损伤基布的目的,但存在结 合力不够、拉伸强力差的问题。 国内定岛超纤合成革主要工艺形式为:海岛超纤一针刺基布一基布整理一湿法制 革一减量处理一磨皮上油一PU贴合一成品革。此项工艺投资较大,工艺流程长且控制复 杂。主要是其碱减量设备复杂,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国内碱减量设备技术不成熟,不 能满足高档产品质量的要求,需靠进口设备。该设备工艺流程长(流程长度超过260米), 张力控制要求精细复杂,生产时易引起幅宽不稳、不达标等质量问题,并造成产品手感、张 力均匀性下降。这是此项工艺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但定岛型超纤合成革基布可项 目可分段进行生产研发,如纤维、针刺基布、水刺基布、制革生产可分段进行。本项目专利技术专 利应用针刺、水刺的各自优点,结合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综合优势,创新性地提出针、水刺复 合海岛超纤合成革基布加工工艺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缩短超纤合成革生产加 工流程、降低PU革企业生产海岛超纤合成革的投资生产成本。 纤维合成革是一种用纤维做成的新型高档次的人造皮革,可用做鞋、箱包、家具、 汽车内饰等的各领域,具有真皮的特性以及比真皮优越的物性指标和平整性。纤维合成革 的非织布加工方法包括针刺法和水刺法,针刺法是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使蓬松的纤网相 互缠结加固成布,是一种用特殊设计的刺针将纤网中短纤维或长丝缠结而结合纤网的机械 固结方法。水刺法又称射流喷网成布法,是一种重要的非织布加工工艺,采用高压产生的多 股微细水射流喷射纤网。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托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 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 网得到加固。 针刺法产品具有强力高剥离度好,但存在针刺痕迹明显、影响布面的外观的缺陷, 而水刺产品强力较低但布面密实外观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充分发挥水刺法和针刺法两种不同制造方法产品的优势,将两种不同 风格的产品复合在一起,从而专利技术。使得产品 既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力,又提高了产品的密实度、增强了布面外观纹路细腻感和外观平整 度,达到专利技术一种高仿真皮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备方法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力强、不分层拉伸强力高的复合海 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提供由所述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制 备出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将海岛纤维依次经过开清、梳理、铺网 和预针刺处理,形成预针刺布,将锦纶丝网置于所述预针刺布上,然后于锦纶丝网上覆盖水 刺布,并通过主针刺处理将水刺布与预针刺布复合,获得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所述预 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预针刺和第二次预针刺,所述第一次预针刺的针深为5-7mm、针密为 150-18(^/〇11 2、牵伸为20-25%,所述第二次预针刺的针深为7-9臟,针密为80-10(^/〇112,牵 伸为5-8%,所述主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主针刺、第二次主针刺、第三次主针刺和第四次主 针刺,所述第一次主针刺的针深为5-7mm、针密为400-450N/cm 2、牵伸为1-2%,所述第二次 主针刺的针深为〇、针密为100_150N/cm2、牵伸为0,所述第三次主针刺的针深为4-6mm、针 密为450-500N/cm 2、牵伸为0. 5-1%,所述第四次主针刺的针深为0、针密为100-150N/cm2、 牵伸为〇。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水刺和针刺两种不同风格的产品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种不同制造方法 所得产品的优势,使获得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既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力又提高了产品 的密实度,布面外观纹路细腻且更加平整,有效提高制革后的真皮效果; (2)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采用两次预针刺和四次主 针刺、并结合锦纶丝网的设计,一方面大大缩短了制备流程,另一方面使预针刺布与水刺布 的结合力强,有效保证制备出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力,产品的整 体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预针刺布、锦纶丝网和水刺布经过多道针刺复合, 从而获得具有高剥离强力、高密实度、高结合力和高拉伸强力的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将海岛纤维依次经过开清、 梳理、铺网和预针刺处理,形成预针刺布,将锦纶丝网置于所述预针刺布上,然后于锦纶丝 网上覆盖水刺布,并通过主针刺处理将水刺布与预针刺布复合,获得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 基布,所述预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预针刺和第二次预针刺,所述第一次预针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定岛海岛纤维依次经过开清、梳理、铺网和预针刺处理,形成预针刺布,将锦纶丝网置于所述预针刺布上,然后于锦纶丝网上覆盖水刺布,并通过主针刺处理将水刺布与预针刺布复合,获得复合海岛纤维合成革基布,所述预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预针刺和第二次预针刺,所述第一次预针刺的针深为5‑7mm、针密为150‑180N/cm2、牵伸为20‑25%,所述第二次预针刺的针深为7‑9mm,针密为80‑100N/cm2,牵伸为5‑8%,所述主针刺处理包括第一次主针刺、第二次主针刺、第三次主针刺和第四次主针刺,所述第一次主针刺的针深为5‑7mm、针密为400‑450N/cm2、牵伸为1‑2%,所述第二次主针刺的针深为0、针密为100‑150N/cm2、牵伸为0,所述第三次主针刺的针深为4‑6mm、针密为450‑500N/cm2、牵伸为0.5‑1%,所述第四次主针刺的针深为0、针密为100‑150N/cm2、牵伸为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安黄族健池宗能王文鑫张嫦芳叶长辉李荣芳黄身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