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个人履带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包括车体及装设于车体内的无级变速转向装置,该无级变速转向装置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及转向调节杆,所述车体的上部装设有可左右翻转的转向踏板,该转向踏板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车体枢接有转向丝杠,该转向丝杠装设有移动螺母及转向摇臂,该转向摇臂的外端与所述铰接座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该移动螺母与所述转向调节杆连接。转向踏板向一侧偏转角度,铰接座通过转向连杆带动摇臂摆动相应的角度,摇臂摆动时驱动转向丝杠同步转动,移动螺母在转向丝杠的作用下沿着转向丝杠移动,并驱动转向调节杆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转向总成的转向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个人履带车辆
,尤其是指一种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
技术介绍
履带车辆的转向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转向离合器和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等。目前已经提出了个人卡特彼勒履带车辆。例如,授予Martin的美国专利第5305846号公开了一种个人履带式车辆,这种个人履带式车辆用于由个人使用,包括一对卡特彼勒式履带,所述一对卡特彼勒式履带安装在使用者所站立的平台的下方。车辆的操作——包括通过改变驱动履带的相对速度来操纵车辆的转向一通过手动操作控制器来控制。 虽然能够构造Martin所公开的履带式车辆,然而其存在若干缺陷。首先,手动操作控制器可能难以操纵。此外,不论是转向离合器和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等,其转向方式均是通过驾驶员的手来进行方向控制的,但是对于行驶中的个人履带车而言,驾驶员的手不仅要进行方向控制,还需要依靠方向把手或方向盘来实现驾驶员身体的平衡,同时考虑到个人履带车底盘较小,势必会给驾驶员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且架势时的舒适性和体感严重不良,难以受到人们的亲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依靠驾驶员的脚来控制车辆转向、并能大大提高驾驶体验和舒适性的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包括车体及装设于车体内的无级变速转向装置,该无级变速转向装置包括左输出轴、右输出轴及用于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转速差的转向调节杆,所述车体的上部装设有可左右翻转的转向踏板,该转向踏板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车体枢接有转向丝杠,该转向丝杠装设有移动螺母及与转向丝杠固定连接的转向摇臂,该转向摇臂的外端与所述铰接座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该移动螺母与所述转向调节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踏板的底部中间与车体的上部中间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座,转向踏板上的固定连接座与车体上的固定连接座铰接。 优选的,相互铰接的两个固定连接座之间抵接有对中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螺母固定连接有移动安装盘,该移动安装盘与所述转向调节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装设有轴承,所述转向丝杠套装于轴承的内圈,车体固定装设有用于压紧轴承的轴盖板。 优选的,所述转向踏板的前部和后部均向下凹陷形成踩踏曲面。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在单兵坦克车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双脚踩在转向踏板上,当需要转向时,驾驶员只需要向相应的一侧倾斜身体即可,驾驶员身体倾斜时,转向踏板向一侧偏转相应的角度,铰接座通过转向连杆带动摇臂摆动一定角度,摇臂摆动时驱动转向丝杠同步转动,移动螺母在转向丝杠的作用下沿着转向丝杠移动,并驱动转向调节杆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转向总成的转向控制功能。在单兵坦克车的转弯过程中,驾驶员的身体倾斜角度越大,所述摇臂摆动的幅度也越大,最终在移动螺母的联动作用下转向调节杆的移动行程也更大,从而使转弯角度更大。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倾斜角度来控制转弯大小,控制方式更加简单易操作,且驾驶员的身体倾斜时,单兵坦克车执行相应的转弯动作可以使驾驶员的身体重新平衡至平稳站立,驾驶体验更良好,舒适性更高,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隐藏车体、无级变速转向装置和转向踏板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级变速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包括车体及装设于车体内的无级变速转向装置1,该无级变速转向装置I包括左输出轴2、右输出轴3及用于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左输出轴2和右输出轴3转速差的转向调节杆4,所述车体的上部装设有可左右翻转的转向踏板5,该转向踏板5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座6,所述车体枢接有转向丝杠7,该转向丝杠7装设有移动螺母8及与转向丝杠7固定连接的转向摇臂9,该转向摇臂9的外端与所述铰接座6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10,该移动螺母8与所述转向调节杆4连接。 在单兵坦克车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双脚踩在转向踏板5上,当需要转向时,驾驶员只需要向相应的一侧倾斜身体即可,驾驶员身体倾斜时,转向踏板5向一侧偏转相应的角度,铰接座6通过转向连杆10带动摇臂摆动一定角度,摇臂摆动时驱动转向丝杠7同步转动,移动螺母8在转向丝杠7的作用下沿着转向丝杠7左右移动,并驱动转向调节杆4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转向总成的转向控制功能。 在单兵坦克车的转弯过程中,驾驶员的身体倾斜角度越大,所述摇臂摆动的幅度也越大,最终在移动螺母8的联动作用下转向调节杆4的移动行程也更大,从而使转弯角度更大。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倾斜角度来控制转弯大小,控制方式更加简单易操作,且驾驶员的身体倾斜时,单兵坦克车执行相应的转弯动作可以使驾驶员的身体重新平衡至平稳站立,驾驶体验更良好,舒适性更高,实用性较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踏板5的底部中间与车体的上部中间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座11,转向踏板5上的固定连接座11与车体上的固定连接座11铰接。具体的,相互铰接的两个固定连接座11之间抵接有对中弹簧12。 在单兵坦克车的驾驶过程中,为防止驾驶人员未站稳而失误进行转向动作,对中弹簧12的设置可以使转向踏板5始终处于水平位置,驾驶员确实需要转向时,需要施加能客服对中弹簧12压缩力情况下方能实现转向操作,大大提高了单兵坦克车的安全驾驶性倉泛。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螺母8固定连接有移动安装盘13,该移动安装盘13与所述转向调节杆4固定连接,便于将移动螺母8与转向调节杆4的组装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装设有轴承14,所述转向丝杠7套装于轴承14的内圈,车体固定装设有用于压紧轴承14的轴盖板15,方便转向丝杠7的安装,同时减小转向丝杠7与车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部件的磨损,延长单兵坦克车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踏板5的前部和后部均向下凹陷形成踩踏曲面16,防止转向过程中驾驶员的脚与转向踏板5之间发生打滑而造成危险,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包括车体及装设于车体内的无级变速转向装置(1),该无级变速转向装置(1)包括左输出轴(2)、右输出轴(3)及用于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左输出轴(2)和右输出轴(3)转速差的转向调节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部装设有可左右翻转的转向踏板(5),该转向踏板(5)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座(6),所述车体枢接有转向丝杠(7),该转向丝杠(7)装设有移动螺母(8)及与转向丝杠(7)固定连接的转向摇臂(9),该转向摇臂(9)的外端与所述铰接座(6)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10),该移动螺母(8)与所述转向调节杆(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包括车体及装设于车体内的无级变速转向装置(1),该无级变速转向装置(I)包括左输出轴(2)、右输出轴(3)及用于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左输出轴(2 )和右输出轴(3 )转速差的转向调节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部装设有可左右翻转的转向踏板(5 ),该转向踏板(5 )的一侧设置有铰接座(6 ),所述车体枢接有转向丝杠(7 ),该转向丝杠(7 )装设有移动螺母(8 )及与转向丝杠(7 )固定连接的转向摇臂(9 ),该转向摇臂(9)的外端与所述铰接座(6)之间连接有转向连杆(10),该移动螺母(8)与所述转向调节杆(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兵坦克车用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踏板(5)的底部中间与车体的上部中间均设置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全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