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056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船首和船尾,所述船首一侧设有多个凸块,所述船尾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对应接合,所述船尾尾部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设有转向装置,所述主体内部填充有浮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永不倾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讲:自从有船舶就有船舶清洗,船舶清洗同其他专业清洗领域一样,经历了从原始手工清洗、简单机械烤铲,发展到喷砂、除白、机械清洗、化学清洗。近年来清洗新技术发展较快,造修船工艺要求越来越高,船舶清洗技术与工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内洗船所用的方法: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喷砂清洗、中性无酸清洗、气体喷丸、PIG清洗技术、生物清洗技术、人工处理技术、机器人水下清理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都已成功地应用到了船舶清洗领域。最新的一种技术由锐迅安防特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便携式磨料水射流清洗设备。利用高压水带动磨料实现高效的清洗能力。是在便携式水切割设备的技术上研制而成。此种技术综合了抛丸、喷砂、高压水清洗等技术,达到了高效能,低污染,操作简便等特点。大型船舶在经过常年的航行后,在其吃水线以下的船体外壳上会形成一层厚厚的垢层。这些垢层由藻类、贝类附着物构成,紧密而且坚硬。另一方面,船舶在运行多年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面积锈蚀的情况。因此,在大型船舶进行大修时,一般都要求将船体上的涂层、结垢和旧的尤其以及铁锈去除,然后再涂上新的油漆,这样才能保证船舶的正常航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目前,船体外壳上涂层、垢层的清除,还有的是工人手执锤子铲子进行敲打和铲刮,因垢层坚硬致密且面积大,维修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探索利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船舶进行清洗和除锈除油漆工作,并取得了成功,该项技术已在国外船舶维修行业广泛推广和采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已成果应用于船舶行业。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水泵,将普通水的压力提高至40-250MPa,单枪流量约为20-39L/min,从喷嘴射出,形成超高压水射流或磨料水射流。利用水射流的强大冲击力、冲蚀力和剥离能力,能快速地将涂层、结垢、铁锈和油漆去除干净。在清洗时,可采用纯水射流清洗和磨料水射流清洗两种方式。采用纯水清洗时,水射流的压力很高,可采用旋转喷头,清洗速度快,设备简单。采用磨料水射流清洗时,水射流的压力相对较小,磨料为便宜的石英砂,操作现对复杂一些。利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船舶进行清洗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快捷的维修维护方法。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由水面上的技术人员操控,能够潜入水下,吸附在船体上作业,每小时可以清除1000至1500平方米的附着物。作业过程中,机器人能够将附着物切割、粉碎,并将其收集后及时送到水面工作艇,附着物回收量每小时30吨以上,可避免海洋生物的交叉污染。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431630A公开了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包括电磁机架,电磁机架的内部设计成一个腔体,电磁机架上表面设置主电机,主电机带动两只传动轮,为使两个传动轮传动平稳,在主动轮与第二个传动轮间设置一个惰轮,使两个传动轮以相对的方向,对中旋转。在机架腔口两个传动轮的下方通过传动轴,连有两个粉碎轮,粉碎轮下设有切割片和刚性刷,经切割片和刚性刷清除下来的附着物,沿着线速度方向,通过粉碎轮和齿轮泵的高速水流带出水面,经消毒后收集处理。电磁机架上表面设有驱动电机,驱动一组主动车轮,后有一组遥控换向的从动轮。机器人在海上作业时,因海洋气候环境变化不定,条件险恶,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所以研制“特种工作艇”成为必要,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特种工作艇,但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中国专利ZL200820160509.2公开了一种可缓冲艇体与母船之间碰撞冲击力的工作艇,包括艇体、艇体护舷上装置有防撞缓冲胶条,所述艇体的外侧面安装有防撞缓冲胶条,此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防碰撞工作艇,其艇体的外侧面安装防撞缓冲胶条,缓冲艇体的外侧面与母船碰撞时的冲击力,减少碰撞对母船表面涂层产生的破坏,减少母船维护和修复成本,延长工作艇的使用寿命,但此技术方案不能保证艇体工作时艇体保持不倾覆,且没有独立动力装置,实用性较差。中国专利ZL201320005455.3公开了一种全向转舵工作艇,包括艇体、转动设置于艇体上的全回转舵、转动设置于全回转舵上的螺旋桨、驱动全回转舵以及螺旋桨转动的动力装置,全回转舵上转动设置有传动轴,动力装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轴与螺旋桨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轴与全回转舵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全回转舵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垂直,螺旋桨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线相平行,当艇体需要原地转向时,只需控制全回转舵转动,在螺旋桨动力驱动下,艇体能够实现转向,且能够实现原地360°旋转,整个过程能够自动实现,无需作业人员人工进行转向,操作较方便。但此技术方案船体结构较大,不能灵活使用,且不能作为大船的辅佐工作艇随船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从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永不倾覆的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船首和船尾,所述船首一侧设有多个凸块,所述船尾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对应接合,所述船尾尾部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设有转向装置,所述主体内部填充有浮体层。优选的是,浮体层为闭孔聚氨酯发泡层。所述主体为玻璃钢结构。优选的是,主体长7米、型宽2.9米、型深0.81米。优选的是,船首前端设有防撞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永不倾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中标号:1-主体、2-船首、3-船尾、4-凸块、5-凹槽、6-动力装置、7-转向装置、8-浮体层、9-防撞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船首2和船尾3,所述船首2一侧设有多个凸块4,所述船尾3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凸块4与凹槽5对应接合,所述船尾3尾部设有动力装置6,动力装置6上设有转向装置7,所述主体1内部填充有浮体层8。浮体层8为闭孔聚氨酯发泡层。所述主体1为玻璃钢结构。主体1长7米、型宽2.9米、型深0.81米。船首2前端设有防撞条9。具体工作方式为:机器人在海上作业时,因海洋气候环境变化不定,条件险恶,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研制“特种工作艇”。“特种工作艇”艇长7米、型宽2.9米、型深0.81米。“特种工作艇”材料采用玻璃钢制造。机器人在国内各港区施工时为便于运输,“特种工作艇”设计成可快速拼装结构,用车辆运输时,可拆卸成艏艉两个分段。“特种工作艇”的浮心设计时应确保在艇的重心之上,物体受浮力大小为物体排开那部分流体所受到的重力。而浮心的位置,就是那部分被排开流体的重心的位置。如果被排开流体的几何形状是规则的,那么浮心就在被排开的流体原先的几何中心。使“特种工作艇”永远处于正浮状态,永不倾覆。“特种工作艇”应设计成不沉性,其浮体材料选用闭孔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填充。“特种工作艇”配备可自行操纵的动力装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船首(2)和船尾(3),所述船首(2)一侧设有多个凸块(4),所述船尾(3)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凸块(4)与凹槽(5)对应接合,所述船尾(3)尾部设有动力装置(6),动力装置(6)上设有转向装置(7),所述主体(1)内部填充有浮体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除水下船体附着物机器人用特种工作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船首(2)和船尾(3),所述船首(2)一侧设有多个凸块(4),所述船尾(3)设有多个凹槽(5),所述凸块(4)与凹槽(5)对应接合,所述船尾(3)尾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葛锦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