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9028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以重量百分计包括以下组分:稠化剂3-10%;基础油84-95%,40℃运动粘度为100-670mm2/s,凝点不高于-42℃;添加剂2-10%,包括:聚四氟乙烯0.2-8%、胺类抗氧剂0-1%、酚类抗氧剂0-1%、防锈剂0-1%、氮化硼0.2-5%、氰脲酸三聚氰胺盐0.2-5%和纳米碳酸钙0.2-5%。使用该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润滑脂低温流动性好,润滑性好,用SH/T 0336标准方法检测-30℃转矩,启动转矩数值都小于0.2N·m,运转转矩都小于0.06 N·m,对于尼龙材料的相容性体积变化率为零,在汽车附件尤其在车门限位器上使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 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50年至197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每10年翻一番,1970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 5 亿辆。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保有量每15年翻一番,1986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再次翻一 番达到5亿辆,据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亿辆。 美国是目前最大的汽车拥有国,其汽车注册辆达到2. 4亿辆;中国次之,汽车拥有 量是7800万辆;日本的汽车拥有量是7400万辆。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从2009年的9. 8亿辆增至2010年的10. 15亿辆,同 比增长3. 6%,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统计显示,中国汽车市场2010年的迅 速发展,对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在用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长 27. 5%,增量超过1680万辆,这个数字接近全球新增汽车保有量的一半。 2010年全球汽车平均拥有量是1 :6. 75,即每6. 75个人拥有一辆汽车,在美国和意 大利,这个比例分别为1 :1. 3和1 :1. 45;在法国、日本和英国这个比例大约为1. 7;在中国 这个比例大约为1 :17. 2 ;在印度这个比例是1 :56。 无论是保有量的增速,还是新增保有量,中国都是居世界第一。以2002年中国市 场井喷为主要标志,中国汽车开始向家庭普及。2008年底,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37辆;到 2009年底,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增至47辆;2010年底,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增至58辆;国 际平均水平120辆;发达国家平均超过500辆。如果以国际千人汽车保有量平均水平为第 一发展阶段,这一过程可能将持续5--8年。 从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展也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汽车保有量和人均保有量还将持 续增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国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 报显示,在全国12089万辆民用汽车中,(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 增长14. 3%,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增长18. 3%。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增长 20. 7%,其中私人轿车5308万辆,增长22. 8%。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3. 5 亿辆,比2012年增长了约207%,这将利好各项与汽车相关的各项产业产业。 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用于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防止车门外板与车体相碰,且能 使车门停留在最大开度,起到防止车门自动关闭的作用。 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有三个档位(30-40度、60-70度、80-85度),保证汽车车门 在打开时实现半开、全开和猛力全开三个档位。限位器应该满足以下要求:支架要求可靠性 好,满足重复试验要求,且碰撞或受冲击后不脱落;衬套转动光顺,可靠性好;限位器制动 器强度高,能满足强风或猛力开门情况下的强度要求,当车门完全打开时,制动器的刚性部 件与限位器车门固定部件的间隙还能保留2-3毫米;满足车门最大开度要求。 车门限位器上终止橡胶块使用的橡胶为丁苯橡胶,塑料为尼龙(PA66),刚性辊子 和限位杆等均为钢性材质,考虑到摩擦副和橡胶对润滑脂的特殊要求,对润滑脂的组分和 添加剂配伍也有不同的要求。 汽车座椅滑道摩擦副多数是钢对钢摩擦,要求润滑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低温性、 防腐蚀性和材料相容型等性能。 目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和座椅滑道等汽车附件用脂绝大多数都是进口指定产 品,该润滑部位用脂特殊,虽然量很小但专业性强,技术含量比较高,随着国产车保有量的 持续增加,开发自主品牌的专业用润滑脂,自主开发汽车用高档润滑脂,将对中国润滑脂技 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车门开度限位器和座椅滑道等汽车附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润滑脂的要求 也很苛刻:(1)优良的低温性;(2)优良的抗磨性能;(3)良好的防锈性;(4)优异的材料相 容性能。 国外有用于车门开度限位器和汽车附件润滑的汽车附件润滑脂,但未见任何公开 的技术文献报道和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选择合适的基础油和添加 齐IJ,解决润滑脂低温性和材料相容性问题,使润滑脂既要满足车门开度限位器、汽车滑道等 部件润滑工况又能满足材料相容的要求。 选择合适品种和粘度的基础油,在润滑脂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获得一种具有良 好的低温性能、材料相容性能和抗磨性能的车门限位器润滑脂。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的成分和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1)稠化剂 3-10%; (2)基础油 84-95% ; (3)添加剂 2-10%。 稠化剂可以是12-羟基硬脂酸锂或12-羟基硬脂酸复合锂。 基础油为矿物油、烯烃合成油、酯类油其中的至少一种。 基础油的40°C运动粘度为100-670mm2/s,优选40°C运动粘度为200-670mm 2/s。 基础油的凝点不高于-42°C。 其中2-10%添加剂包括:(a)聚四氟乙烯0. 2-8% ; (b)胺类抗氧剂0-1% ; (c)高 分子量酚类抗氧剂0-1%;(d)防锈剂0-1%;(e)氮化硼0.2-5%;(f)氰脲酸三聚氰胺盐 0. 2-5%;(g)纳米碳酸钙0. 2-5%。 胺类抗氧剂是二异辛基二苯胺或液态辛基/ 丁基二苯胺。 酚类抗氧剂是叔丁基对甲苯酚。 防锈剂可以是苯并三氮唑或碱性二壬基萘磺酸钡。 本专利技术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稠化剂和35-45%基础油加入到反应釜 中,搅拌加热到205-215°C,加入基础油冷却至180°C,继续搅拌,加入余量基础油,搅拌;降 温到85°C以下,加入添加剂,搅拌;组合物经三辊机压油三遍后出成品罐装。 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由于选用了合适的基础油,并添加了一定的添加剂,使得该润滑 脂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材料相容性能和抗磨性能,能够满足车门限位器和部分车身附件 的润滑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组合物的低温性能,采用SH/T 0336试验方法,测定润滑脂在指 定温度下启动转矩和运转转矩,实验数值越小,低温性能越好。本专利技术的性能测试条件为温 度-30°C。抗磨性能采用四球机法,试验方法SH/T 0204,转速1200rpm,温度室温,试验时 间60分钟,试验完毕后测量下面三个球的平均磨痕直径,磨痕越小,润滑脂抗磨性能越好。 材料相容性分别采用尼龙PA66和丁苯橡胶,采用SH/T 0429实验方法,测定润滑脂在指定 温度下尼龙PA66和丁苯橡胶的体积变化率,体积变化率越小,相容性越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方法: 实施例1 稠化剂百分含量:7%,基础油含量89%,苯并三氮唑含量:0%,聚四氟乙烯含量: 〇. 2 %,氮化硼含量:2 %,纳米碳酸钙含量:1 %,氰脲酸三聚氰胺盐含量:0. 8 %,二异辛基 二苯胺含量:〇. 5%,叔丁基对甲苯酚含量:0. 5%。 将70克12-羟基硬脂酸锂和534克基础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按组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稠化剂3‑10%;(2)基础油84‑95%;(3)添加剂2‑10%;其中包括:(a)聚四氟乙烯0.2‑8%;(b)胺类抗氧剂0‑1%;(c)酚类抗氧剂0‑1%;(d)防锈剂0‑1%;(e)氮化硼0.2‑5%;(f)氰脲酸三聚氰胺盐0.2‑5%;(g)纳米碳酸钙0.2‑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车门开度限位器润滑脂组合物,按组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 分: (1) 稠化剂3-10% ; (2) 基础油 84-95% ; ⑶添加剂2-10% ;其中包括:(a)聚四氟乙烯0. 2-8% ; (b)胺类抗氧剂0-1% ; (c)酚 类抗氧剂0-1% ; (d)防锈剂0-1% ; (e)氮化硼0. 2-5% ; (f)氰脲酸三聚氰胺盐0. 2-5% ; (g)纳米碳酸1丐〇? 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稠化剂是12-羟基硬脂酸锂或12-羟基 硬脂酸复合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础油的40°C运动粘度为100-200mm2/ So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础油的40°C运动粘度为200-670mm2/ So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苹刘振国高艳青郭振俊高思嘉李倬张会情马爱民莫林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