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包括车身以及从动轮和驱动轮,驱动轮为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驱动轮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而实现驱动轮对封闭轨道产生正压力,进而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来克服双面玩具车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双面玩具车在电机带动下竖直向上行走,即使无需初速度该双面玩具车也能在竖直轨道上从静止状态开始往上爬行,因此无需考虑轨道竖直段的长短,玩家可尽情发挥想象组装成各种有特色有乐趣的轨道体,再用双面玩具车进行玩耍竞技,有效提高了该轨道玩具车的玩耍乐趣,而且该玩具车制造成本低,耗电量少,可保证该玩具车充电或更换电池后一次性玩耍时间更长,玩家更尽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包括车身以及从动轮和驱动轮,驱动轮为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驱动轮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而实现驱动轮对封闭轨道产生正压力,进而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来克服双面玩具车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双面玩具车在电机带动下竖直向上行走,即使无需初速度该双面玩具车也能在竖直轨道上从静止状态开始往上爬行,因此无需考虑轨道竖直段的长短,玩家可尽情发挥想象组装成各种有特色有乐趣的轨道体,再用双面玩具车进行玩耍竞技,有效提高了该轨道玩具车的玩耍乐趣,而且该玩具车制造成本低,耗电量少,可保证该玩具车充电或更换电池后一次性玩耍时间更长,玩家更尽兴。【专利说明】—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车,具体是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玩具车,基本都是四个车轮的玩具车,这种玩具车配合使用的轨道也是半封闭式的轨道,目前这类轨道玩具车在实现竖直向上行走时,都是利用玩具车的速度和惯性力来克服玩具车的自重而竖直向上行走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有的轨道组合,一般其竖直轨道段不会设置得太长,因为太长的话则玩具车无法完成整段的行走而坠落,因此在轨道组合设计方面受到了局限,使得很多特别的有趣的轨道组合后无法进行使用,大大降低了该类轨道玩具车的玩耍乐趣,同时为了达到高速实现可竖直行走,那么玩具车的电机选择需要更加高级,造成玩具车的成本增加,同时玩具车高速行驶既耗电量大且容易飞出轨道体,导致玩耍时间较短难以尽兴且容易摔落损坏失去玩耍价值。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双面玩具车,但大多都不能使用到轨道上玩耍的,即使有小部分可用于轨道上玩耍,但由于双面玩具车的轮子过大或轮子数量过多、驱动机构过复杂而导致该双面玩具车难以克服自身重量而竖直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趣味性强、耗电量小,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而且不受轨道竖直段长度影响的双面玩具车。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包括车身、位于车身上的从动轮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包括向车身上部凸出的上驱动轮和向车身下部凸出的下驱动轮,所述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同速异向转动,其特点是所述驱动轮为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所述驱动轮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而实现驱动轮对封闭轨道产生正压力。 其中,本技术可以在上驱动轮和/或下驱动轮的轮面上设有弹性的锯齿轮;还可以是在上驱动轮和/或下驱动轮的轮面上设有若干弹性滚轮,上述弹性滚轮可伸缩可横行转动地均匀安装于上驱动轮和/或下驱动轮的轮面上且自然状态下弹性滚轮一部分露出上驱动轮和/或下驱动轮的轮面。 具体地,上述上驱动轮和/或下驱动轮的轮面上设有凹槽,上述锯齿轮对应为外环面设有凸齿的环形软胶轮圈,所述锯齿轮套设在所述凹槽中。 为了提高该双面玩具车的爬行性能,降低玩具车的重力,上述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通过安装于车身内的同一驱动装置带动而实现同速异向转动。 为了保证既能产生正压力来克服玩具车的自重,又不会导致正压力过大而使玩具车卡在竖直轨道中不动,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检验,得出了上述驱动轮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比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大0.2mm-0.9mm。 本技术的从动轮可以是包括一对向车身上部凸出的上从动轮和一对向车身下部的下从动轮,所述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不大于上述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上述从动轮还可以是一对同时向车身上部和下部凸出的大从动轮,所述大从动轮在自然状态下的直径不大于上述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 为了达到更好减震的效果,上述从动轮的轮面上设有弹性的锯齿轮或可横向转动的弹性滚轮。 为了进一步玩具车行驶时的摩擦阻力,上述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面均设计成圆弧面。 本技术由于将驱动轮设计成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且驱动轮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故能保证双面玩具车的驱动轮与封闭轨道的上下轨道内面接触,驱动轮受压变形对封闭轨道产生正压力,进而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来克服双面玩具车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双面玩具车在电机带动下竖直向上行走,因为是利用驱动轮与轨道面的压力来克服重力的,所以对驱动轮的转速没有太高要求,即无需初速度该双面玩具车也能在竖直轨道上从静止状态开始往上爬行,因此无需考虑轨道竖直段的长短,玩家可尽情发挥想象组装成各种有特色有乐趣的轨道体,然后用双面玩具车进行玩耍竞技,有效提高了该轨道玩具车的玩耍乐趣,同时该双面玩具车对电机没有高要求,故不会增加该双面玩具车的成本,也减少了耗电量,保证该双面玩具车在充电或更换电池后一次性玩耍时间更长,玩家更尽兴;又由于将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面均设计成圆弧面,故可减少双面玩具车在行驶时与轨道内侧面的摩擦阻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玩具车行驶的流畅性和速度,同时也减少玩具车的电能耗。该技术的玩具车设计巧妙,能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行驶顺畅、速度快,而且耗电量小,玩耍时间长,相对利用高速惯性竖直向上爬行的玩具车的成本更低,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获得更多小朋友的青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位于封闭轨道竖直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驱动轮与简画的轨道接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包括车身1、位于车身I上的从动轮2和驱动轮3,该驱动轮3包括向车身I上部凸出的上驱动轮31和向车身I下部凸出的下驱动轮32,且上驱动轮31和下驱动轮32同速异向转动,其中该驱动轮3为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该驱动轮3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4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而实现驱动轮对封闭轨道4产生正压力,进而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来克服双面玩具车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双面玩具车在电机带动下竖直向上行走,因为是利用驱动轮3与轨道面的压力来克服重力的,所以对驱动3的转速没有太高要求,即无需初速度该双面玩具车也能在竖直轨道上从静止状态开始往上爬行,因此无需考虑封闭轨道4竖直段的长短,玩家可尽情发挥想象组装成各种有特色有乐趣的轨道体,然后用双面玩具车进行玩耍竞技,有效提高了该轨道玩具车的玩耍乐趣,同时该双面玩具车对电机没有高要求,故不会增加该双面玩具车的成本,也减少了耗电量,保证该双面玩具车在充电或更换电池后一次性玩耍时间更长,玩家更尽兴。 如图1或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上驱动轮31和下驱动轮32的轮面上均设有弹性的锯齿轮5,在上驱动轮31和下驱动轮32的轮面上设有凹槽30,锯齿轮5对应为外环面设有凸齿51的环形软胶轮圈,该锯齿轮5套设在凹槽30中,该锯齿轮5上的凸齿51为圆柱形凸柱。该上驱动轮31和下驱动轮32通过安装于车身I内的同一驱动装置带动而实现同速异向转动,故减少了驱动装置的重量,使得该双面玩具车更为轻巧,保证当将该双面玩具车置于竖直的封闭轨道4中时,锯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在封闭轨道中竖直向上爬行的双面玩具车,包括车身(1)、位于车身(1)上的从动轮(2)和驱动轮(3),所述驱动轮(3)包括向车身(1)上部凸出的上驱动轮(31)和向车身(1)下部凸出的下驱动轮(32),所述上驱动轮(31)和下驱动轮(32)同速异向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为具有受压可弹性收缩的车轮,所述驱动轮(3)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侧距离大于封闭轨道(4)的上下轨道内面距离而实现驱动轮(3)对封闭轨道(4)产生正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