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辉专利>正文

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271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侧板。所述的侧板的顶部固定在上压板的下方,并与部分上压板、外壳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气室。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内,上压板的侧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侧板、除合围形成主气室的部分上压板以外的其它部分的上压板和部分外壳合围形成副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压气体生产密封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压气体密封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密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侧板。所述的侧板的顶部固定在上压板的下方,并与上压板、外壳合围形成主气室。所述的侧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上压板上开有与主气室相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的第一进气口处设置第一进气口盖。所述的外壳的上部开有第二进气口,其底部设置与内壳的侧板相对应的侧板槽,所述的侧板可在侧板槽内上下运动。所述的外壳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的下部与储气设备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内,上压板的侧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外壳、上压板和侧板合围形成副气室。 所述的机架上部还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第一进气口盖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力杆、第一齿条。第一电机可以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传力杆的右侧,并与第一齿轮相哨合。第一传力杆的底部固定设置在上压板上。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二传力杆、第二齿条。第二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传力杆的左侧,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力杆的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气口盖的上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结构简单,二、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I ;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侧板3。所述的侧板3的顶部固定在上压板2的下方,并与上压板2、外壳I合围形成主气室6。所述的侧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上压板2上开有与主气室6相通的第一进气口 10,所述的第一进气口 10处设置第一进气口盖11。所述的外壳I的上部开有第二进气口 7,其底部设置与内壳的侧板3相对应的侧板槽12,所述的侧板3可在侧板槽12内上下运动。所述的外壳I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 4,第一出气口 4的下部与储气设备13(属现有设备,图中未示出其具体结构)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I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I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外壳1、上压板2和侧板3合围形成副气室5。 所述的机架上部还设置第一支架(属现有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架(属现有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第一进气口盖11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801、第一齿轮802、第一传力杆803、第一齿条804。第一电机801可以驱动第一齿轮802旋转。第一齿条804设置在第一传力杆803的右侧,并与第一齿轮802相哨合。第一传力杆80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上压板2上。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901、第二齿轮902、第二传力杆903、第二齿条904。第二电机901可以驱动第二齿轮902旋转。第二齿条904设置在第二传力杆903的左侧,并与第二齿轮902相啮合。第二传力杆90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气口盖11的上部。 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控制第一电机801驱动第一传力杆803向下运动,打开第一进气口 10,外界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 10进入到主气室6内;同时外界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 7进入到副气室5内。 2.控制第一电机801驱动第一传力杆803向上运动,关闭第一进气口 10。控制第二电机901驱动第二传力杆903向下运动,同时控制第一电机801驱动第一传力杆803同步向下运动,上压板2也随之一起向下运动并压缩主气室6内的气体。压缩过程中主气室6内的气体的压强与副气室5、侧板槽12内的气体的压强基本相等,这样可以防止因压强差而形成的气体泄漏。 3.压缩后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 4进入到储气设备13内。 凡本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1);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侧板(3);所述的侧板(3)的顶部固定在上压板(2)的下方,并与部分上压板(2)、外壳(1)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气室(6);所述的侧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上压板(2)上开有与主气室(6)相通的第一进气口(10),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0)处设置第一进气口盖(11);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二进气口(7),其底部设置与内壳的侧板(3)相对应的侧板槽(12),所述的侧板(3)可在侧板槽(12)内上下运动;所述的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4),所述的第一出气口(4)的下部与储气设备(13)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侧板(3)与部分外壳(1)、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副气室(5);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进气口盖(11)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I);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侧板(3);所述的侧板(3)的顶部固定在上压板(2)的下方,并与部分上压板(2)、外壳(I)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气室¢);所述的侧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上压板(2)上开有与主气室(6)相通的第一进气口(10),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0)处设置第一进气口盖(11);所述的外壳(I)的上部开有第二进气口(7),其底部设置与内壳的侧板(3)相对应的侧板槽(12),所述的侧板(3)可在侧板槽(12)内上下运动;所述的外壳(I)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4),所述的第一出气口(4)的下部与储气设备(13)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I)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I)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侧板(3)与部分外壳(I)、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副气室(5);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