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146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出料口的挡板、用于测量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以及用于将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挡板的一侧与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传动件包括与出料箱连接的连接部、与挡板触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连接部与接触部的连接臂;连接部与出料箱铰支连接,连接臂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触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压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件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接触部相对连接部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工件是否完全从出料箱中脱离,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完全脱模。接触部相对连接部的旋转角度为用户后续处理过程提供必要的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出料口的挡板、用于测量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以及用于将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挡板的一侧与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传动件包括与出料箱连接的连接部、与挡板触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连接部与接触部的连接臂;连接部与出料箱铰支连接,连接臂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触部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压铸机。本技术,通过传动件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接触部相对连接部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工件是否完全从出料箱中脱离,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完全脱模。接触部相对连接部的旋转角度为用户后续处理过程提供必要的参数。【专利说明】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出料领域,尤其涉及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压铸过程中,前一个工件需要脱模后,后一个工件才能再进行铸造,否则会造成工件和铸造液累积在铸造模内,浪费原材料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损坏模具的严重后果。然而,现有的压铸过程,不论工件的脱模是否彻底,浇液装置都会按时向模具中浇铸熔液。由于在压铸前不知道前一个工件的脱模情况,使得浇铸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用户判断工件是否完全脱模,并根据判断做出相应的措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挡板、以及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 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 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出料箱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挡板触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料箱铰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计时器; 所述触动器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触动器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所述计时器与控制脱模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示器为扬声器。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计时器计时结果的发送电路、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计时结果的接收器;所述发送电路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压铸机,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挡板、以及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 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箱铰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背离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触接。 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挡板、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 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 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出料箱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挡板触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料箱铰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计时器; 所述触动器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触动器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所述计时器与控制脱模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示器为扬声器。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所述计时器计时结果的发送电路、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计时结果的接收器;所述发送电路与所述计时器电连接。 本技术中,由于工件具备一定的厚度,当工件从出料口出来时使挡板转动一个基准角度,当接触部相对连接部旋转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基准角度时,用户判断工件已完全脱模,可进行下一次压铸,当旋转角小于基准角时,用户判断工件没有完全脱模,不能进行下一次压铸。通过传动件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接触部相对连接部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工件是否完全从出料箱中脱离,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完全脱模。接触部相对连接部的旋转角度为用户后续处理过程提供必要的参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挡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挡板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料装置,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挡板20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出料装置的挡板20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 12的出料箱10、用于遮挡出料口 12的挡板20、用于测量挡板20转动角度的传动件30,以及用于将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40 ;挡板20的一侧与出料口 12的上边缘铰支连接,挡板20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与出料口 12的边缘触接,将出料口 12挡住;传动件30的一端与出料箱10铰支连接,另一端与挡板20背离出料口 12的一侧触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出料箱10为长方体,在出料箱1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11,与顶部相邻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 12,工件脱模后从进料口 11进入出料箱10,从出料口 12滑出出料箱10。传动件30包括与出料箱10连接的连接部31、与挡板20触接的接触部32,以及用于连接接触部32与连接部31的连接臂33。连接部31与出料口 12的上边缘铰支连接,连接臂33的一端与连接部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触部32固定连接。出料口 12的上边缘设置有转孔,挡板20的上边缘设置有与转孔适配的转轴,转轴与转孔配合。当工件从出料口 12出来时,与挡板20的内表面接触,在工件的重力作用下,挡板20被挤开,挡板20以与出料口 12上边缘铰支的转轴为轴转动;当挡板20往上转动时,驱动与其上表面接触的接触部32往上移动,使得传动件30以连接部31为铰支点,连接臂33为转动臂旋转。由于接触部32与挡板20的上表面接触,接触部32相对连接部31旋转的角度与挡板20相对于转轴的转角相同。触动器40将接收到的转动角度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压铸机的控制电路。触动器40还可以将接收到的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信号,并将机械传动信号传递到压铸机的制动系统和/或脱模系统,以便压铸机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操作,以保证压铸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由于工件具备一定的厚度,当工件从出料口 12出来时使挡板20转动一个基准角度,当接触部32相对连接部31旋转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基准角度时,用户判断工件已完全脱模,可进行下一次压铸,当旋转角小于基准角时,用户判断工件没有完全脱模,不能进行下一次压铸。通过传动件30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接触部32相对连接部31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工件是否完全从出料箱10中脱离,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完全脱模。接触部32相对连接部31的旋转角度为用户后续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有出料口的出料箱、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挡板、用于测量所述挡板转动角度的传动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转动角度转换为机械传动和/或电信号的触动器; 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的上边缘铰支连接; 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出料箱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挡板触接的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的连接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料箱铰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盈泰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