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野专利>正文

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848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属于汽车底盘驱动桥技术。它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及半轴组成。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输出半轴有旋向相同的四个。可由两个普通差速器组成,半轴分别经伞齿轮、分别安装在四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行星齿轮也可有8个,每个轴端安装两个。里面的行星齿轮经左前轮和右后轮的输出半轴输出动力。外面的行星齿轮经左后轮和右前轮的输出半轴输出动力。它可同时实现四轮间差速,使对角线两轮避免同时抱死或打滑,越野驱动性能好,刹车平稳,在凹凸路面上行驶平稳。可广泛应用于越野车、吉普车、重型载重车、拖拉机等车辆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驱动桥
,更具体地说涉及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的设计改进。                        
技术介绍
为消除汽车驱动轮与地面之间以及多轴驱动汽车各驱动桥之间的驱动轮相对于地面之间的滑移和滑转现象,保证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纯滚动,现代汽车的驱动桥均安装有差速器。已有的汽车四轮驱动传动系统有采用前后桥双差速及桥间差速和前桥分动器的两种。前者在加力时,因没有桥间差速,车辆转弯时阻力很大,不能长时间使用。后者有桥间差速器,四轮均可自由驱动。但是,当有任何一轮打滑时,车辆就会停下来。如要使用差速锁,又很不方便。上述缺点严重影响了四轮驱动车辆的驱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改用一部两用差速器替代多部差速器,可同时实现四轮间差速;可使汽车的对角线两轮避免同时抱死或打滑,有良好的越野驱动性能,刹车平稳,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也能平稳行驶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固连的差速器壳、安装在差速器壳中的行星齿轮十字轴、安装在行星齿轮十字轴上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以及与半轴齿轮键合的半轴所组成。它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其输出半轴有旋转方向相同的四个。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可由两个普通差速器组成,其四根半轴分别经与其键合的伞齿轮、与该伞齿轮啮合且分别安装在左前轮、右后轮、左后轮、右前轮的四根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这种结构并装在前桥,由后桥转动分配实现对角线驱动差速。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安装在行星齿轮十字轴上的行星齿轮有8个,行星齿轮十字轴的每个轴端安装两个。其里面的行星齿轮经两个半轴齿轮、半轴、键合在两根半轴上的伞齿轮、与该伞齿轮啮合且安装在左前轮和右后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其外面的行星齿轮经两个过渡伞齿轮及其键合轴、键合在两根键合轴上的另一对过渡伞齿轮、与另一对过渡伞齿轮啮合且安装在左后轮和右前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央复合差速器,是在每个十字轴的轴端再加装一个行星齿轮。本技术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无论是在四轮直行还是在弯道行驶时,都能起到四轮间差速。改用一部两用差速器替代多部差速器,体积小。可使汽车的对角线两轮避免同时抱死或打滑。只有相邻两轮同时打滑时,车才能停下来。有两套驱动系统。有良好的越野驱动性能,四轮间有良好制约,刹车平稳。特别是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也能平稳行驶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1所示,本技术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1、差速器壳2、行星齿轮轴3、行星齿轮4、半轴齿轮5及半轴6组成。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输出半轴有旋向相同的四个。由两个普通差速器组成。半轴6分别经伞齿轮7、分别安装在四轮的输出半轴8~11上的从动伞齿轮12输出动力。图2所示,另一种结构的行星齿轮4和13有8个。行星齿轮轴3的每个轴端安装两个。其里面的行星齿轮4经两个半轴齿轮5、半轴6、键合在两根半轴6上的伞齿轮14、与该伞齿轮14啮合且安装在左前轮和右后轮的输出半轴15和16上的从动伞齿轮17输出动力。其外面的行星齿轮13经两个过渡伞齿轮18及其键合轴19、键合在两根键合轴19上的另一对过渡伞齿轮20、安装在左后轮和右前轮的输出半轴21和22上的从动伞齿轮23输出动力。图3所示为四轮驱动车辆绕最小转弯半径作圆周运动时四轮的轨迹。由内到外,四个同心圆分别是内前轮、内后轮、外前轮、外后轮的运动轨迹。设r为内前轮的最小圆周运动半径,a为后轮距,b为前轮距,M为内轮两轮轨迹差,N为外轮两轮轨迹差,则有:-->Z1+Z4=2πr+2π(r+M+b)=2π(2r+M+b)Z2+Z3=2π(r+M)+2π(r+a)=2π(2r+M+a)式中Z1、Z2、Z3、Z4分别为内前轮、内后轮、外前轮、外后轮的运动轨迹周长。又因a=b,M=N,亦即前后轮距相等、内轮差等于外轮差,因此有  Z1+Z4=Z2+Z3。上式说明设计一种双对角线差速器是可行的、合理的。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属于汽车底盘驱动桥技术。它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及半轴组成。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输出半轴有旋向相同的四个。可由两个普通差速器组成,半轴分别经伞齿轮、分别安装在四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行星齿轮也可有8个,每个轴端安装两个。里面的行星齿轮经两个半轴齿轮、半轴、键合在两根半轴上的伞齿轮、与该伞齿轮啮合且安装在左前轮和右后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其外面的行星齿轮经两个过渡伞齿轮及其键合轴、键合在两根键合轴上的另一对过渡伞齿轮、与另一对过渡伞齿轮啮合且安装在左后轮和右前轮的输出半轴上的从动伞齿轮输出动力。实施例1可同时实现四轮间差速,使对角线两轮避免同时抱死或打滑。越野驱动性能好,刹车平稳,在凹凸路面上行驶平稳。可广泛应用于越野车、吉普车、重型载重车、拖拉机等车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它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固连的差速器壳、安装在差速器壳中的行星齿轮十字轴、安装在行星齿轮十字轴上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以及与半轴齿轮键合的半轴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其输出半轴有旋转方向相同的四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它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固连的差速器壳、安装在差速器壳中的行星齿轮十字轴、安装在行星齿轮十字轴上的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齿轮以及与半轴齿轮键合的半轴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其输出半轴有旋转方向相同的四个。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车辆的双对角线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轴间双对角线差速器由两个普通差速器组成,其四根半轴分别经与其键合的伞齿轮、与该伞齿轮啮合且分别安装在左前轮、右后轮、左后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野
申请(专利权)人:张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