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植物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795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植物墙,属于立体绿化和室内空气污染物治理领域;所述型植物墙包括植物墙墙体、供水系统、补光系统、通风系统、废水收集系统;植物墙墙体包括安装在立体支撑框架上的弧形模块,在弧形模块外侧设置许多单元支撑板盛放植物,板上放置一个旋转器,在旋转器上放圆形植物槽,在植物槽上种植植物;其中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水槽、过滤器、供水管道;补光系统由位于立体支撑框架顶;部的补光灯构成。通风系统由竖向排布于立体支撑框架的一侧的风扇构成;废水收集系统由土壤砂砾和集水管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净化室内空气、调节湿度、美化墙面,可广泛用于商场、影剧院、展览会、住宅等建筑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植物墙,属于立体绿化和室内空气污染物治理领域;所述型植物墙包括植物墙墙体、供水系统、补光系统、通风系统、废水收集系统;植物墙墙体包括安装在立体支撑框架上的弧形模块,在弧形模块外侧设置许多单元支撑板盛放植物,板上放置一个旋转器,在旋转器上放圆形植物槽,在植物槽上种植植物;其中供水系统包括水泵、水槽、过滤器、供水管道;补光系统由位于立体支撑框架顶;部的补光灯构成。通风系统由竖向排布于立体支撑框架的一侧的风扇构成;废水收集系统由土壤砂砾和集水管构成;本技术能够净化室内空气、调节湿度、美化墙面,可广泛用于商场、影剧院、展览会、住宅等建筑中。【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植物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植物墙,属于立体绿化和室内空气污染物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植物墙可以美化室内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墙壁,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已将植物墙引入城市建筑设计;目前大多数植物墙使用格子型容器,不能给人一种层次立体感;如今大多数植物墙也都采用固定模式,植物不能更全面的吸收阳光,所以会出现不均衡生长;喷雾和滴灌通常采用两个系统来完成,不够经济;因此,植物墙的设计不仅要突出净化空气、美化墙壁,还要注重植物的可观赏性、废水的循环利用和供水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达到植物均衡生长、改善植物的可观赏性以及废水循环利用的效果一种新型植物墙,所述植物墙包括植物墙墙体、供水系统、补光系统、通风系统、废水收集系统; 所述植物墙墙体包括立体支撑框架1、弧形模板2、支撑板3、旋转器4、圆形植物槽5、毛毯6,弧形模板2安装在立体支撑框架1上,弧形模板2的凹面上均匀分布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旋转器4,圆形植物槽5位于旋转器4上部,弧形模板2上设置一层毛毯6 ; 所述补光系统包括补光灯7、供电轨道8,所述补光灯7设于立体支撑框架1的顶部,供电轨道8位于立体支撑框架1的顶部,供电轨道8的内部设有电源线;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风扇9,风扇的电源线置于供电轨道8内部; 所述废水收集系统包括壤砂砾10、集水管11、弧形模板缺口 12,壤砂砾10和集水管11均设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弧形模板2的末端设有弧形模板缺口 12。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13、农药试管14、止水阀I 15、清水输水管16、清水槽17、清水供水管18、水泵I 19、过滤器20、水箱21、螺丝孔22、营养液输水管23、止水阀II 24、营养液槽25、水泵II 26、三角阀27、喷洒孔28、滴灌孔29 ;所述清水槽17的一侧顶部与农药试管14连接,清水槽17与农药试管14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止水阀I 15 ;清水槽1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19和过滤器20,水泵119的进水口由水管和过滤器20连接、出水口和清水输水管16连接;清水槽17的上面设有清水供水管18 ;清水槽供水管18和水箱21之间设置有止水阀II 24 ;营养液槽25的底部设有水泵II 26 ;清水输水管16、营养液输水管23与供水管道13通过三角阀27连接;供水管道13的末端设有喷头,喷头上设有孔控板30,孔控板30上设有喷洒孔28和滴灌孔29,滴灌孔29垂直对准植物。 本技术所述营养液槽25的一侧设有螺丝孔22。 本技术所述弧形模板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板3。 本技术旋转器4下部设有小型发动机,小型发动机用2207的交流电带动。 本技术所述喷头的孔控板30上设有曲槽挡板32,曲槽挡板32倾斜对准进水口,孔控板30和喷头的侧壁之间设有小弹簧31。 本技术所述喷头呈三角形排列。 营养液槽25底部的水泵1126采用小功率水泵;清水槽17底部的水泵119采用大功率水泵。 孔控板30边缘设有一个小指针,喷洒滴灌板边缘上设一个小凹槽。 供水管道上的滴灌孔和喷洒孔的作用原理是根据压力的大小,压力大的时候是喷洒孔作用,压力小的时候是滴灌孔作用。 营养液是通过水压压进滴灌孔的,水的压力可以通过止水阀控制,传给隔板,将营养液压进滴灌孔。 本技术中清水槽17和营养液槽25都是利用水泵将液体经三角阀26输送到供水管道13,然后通过三角阀26来调节水压大小;从而根据液体不同的水压实现喷洒和滴灌。 本技术中清水槽17采用大功率水泵119,再加上调节三角阀27的大小使液体的水压力大于小弹簧31的弹力,以致使孔控板30转动;孔控板30转动直至小指针被置于喷洒滴灌板边缘上的小凹槽挡住,此时能使孔控板30上的所有圆孔对准喷洒孔28和滴灌孔29。 本技术中营养液槽25采用小功率水泵II,再加上调节三角阀27的大小使液体的水压力小于小弹簧31的弹力,以致使孔控板30被小弹簧31拉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能使孔控板30上的圆孔堵塞住准喷洒孔28,而只保留滴灌孔29工作。 本技术在工作时:将清水槽17和营养液槽24注入一定量的水和营养液;在植物需要营养液的情况下,打开水泵1126利用水压将营养液供入营养液输水管23,当滴灌孔29有水冒出时,调整三角阀27的大小,保持滴灌状态;在植物需要保湿或水份时,开启水泵119,将水抽入清水输水管16,利用水压,将水通过喷洒孔28,喷洒作物;在植物需要农药除害时,在农药试管14里注入一定量的农药,打开止水阀115,将农药和水按比例融合,利用水泵119的压力将农药喷洒在植物上;喷洒的水和农药通过弧形板缺口 12汇集到土壤砂砾10里面,经过层层净化后,收集到集水管11,再次循环利用;在植物需要补光和通风扇时,可开启补光灯7和风扇9进行补光和通风;通过开启旋转器4的开关,让植物自转,一方面起到植物全面吸收阳光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可观赏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的弧形模板通过许多单元支撑板利用模板的弧度可以让植物的摆放层次有序,让人产生一种立体感,这种错落有序的设置可以对植物进行一对一精准的灌溉,起到节约用水,有效利用营养液的作用; (2)本技术采用旋转器自转的功能,可以使植物均衡生长,确保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能充分吸收阳光; (3)本技术采用土壤砂砾的净化功能,使浇灌后的废水能够通过土壤层层净化,并且实现循环再利用,节约用水; (4)本技术的水槽设计旨在给植物提供水分、营养以及及时喷洒农药,采用分槽设计,通过水泵和水压的作用实现喷洒和滴灌的效果; (5)本技术改善了植物墙的可观赏性、废水循环利用等方面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植物墙,根据其旋转器自传功能、弧形模板以及土壤砂砾净化作用,可以达到植物均衡生长、改善植物的可观赏性以及废水循环利用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植物墙的左视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所述植物墙的左视图; 图3是植物墙的主视图; 图4是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滴灌孔、喷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孔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喷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体支撑框架、2-弧形模板、3-支撑板、4-旋转器、5-圆形植物槽、6-毛毯、7-补光灯、8-供电轨道、9-风扇、10-壤砂砾、11-集水管、12-弧形模板缺口、13-供水管道、14-农药试管、15-止水阀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墙包括植物墙墙体、供水系统、补光系统、通风系统、废水收集系统;所述植物墙墙体包括立体支撑框架(1)、弧形模板(2)、支撑板(3)、旋转器(4)、圆形植物槽(5)、毛毯(6),弧形模板(2)安装在立体支撑框架(1)上,弧形模板(2)的凹面上均匀分布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旋转器(4),圆形植物槽(5)位于旋转器(4)上部,弧形模板(2)上设置一层毛毯(6);    所述补光系统包括补光灯(7)、供电轨道(8),所述补光灯(7)设于立体支撑框架(1)的顶部,供电轨道(8)位于立体支撑框架(1)的顶部,供电轨道(8)的内部设有电源线;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风扇(9),风扇的电源线置于供电轨道(8)内部;所述废水收集系统包括壤砂砾(10)、集水管(11)、弧形模板缺口(12),壤砂砾(10)和集水管(11)均设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弧形模板(2)的末端设有弧形模板缺口(12);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13)、农药试管(14)、止水阀Ⅰ(15)、清水输水管(16) 清水槽(17)、清水供水管(18)、水泵I(19)、过滤器(20)、水箱(21)、螺丝(22)、营养液输水管(23)、止水阀Ⅱ(24)、营养液槽(25)、水泵II(26)、三角阀(27)、喷洒孔 (28)、滴灌孔(29);所述清水槽(17)的一侧顶部与农药试管(14)连接,清水槽(17)与农药试管(14)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止水阀Ⅰ(15);清水槽(1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I(19)和过滤器(20),水泵I(19)的进水口由水管和过滤器(20)连接、出水口和清水输水管(16)连接;清水槽(17)的上面设有清水供水管(18);清水槽供水管(18)和水箱(21)之间设置有止水阀Ⅱ(24);营养液槽(25)的底部设有水泵II(26);清水输水管(16)、营养液输水管(23)与供水管道(13)通过三角阀(27)连接;供水管道(13)的末端设有喷头,喷头上设有孔控板(30),孔控板(30)上设有喷洒孔(28)和滴灌孔(29),滴灌孔(29)垂直对准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武陈精卫杨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