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针对现有的落地伞进行改进设计,针对伞柄(1)和伞围撑杆(3)重新设计,引入管道和腔体,结合电控风机(4),向伞布(2)下方提供送风,用于加速伞布(2)下方空气的流动,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空气清新的环境,更加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特别涉及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现有技术中的伞各式各样,但是现有技术对于伞的改进、创新多集中在结构或材料方面,诸如专利号:200810216500.3,涉及一种具有吹风功能的伞,包括撑杆,撑杆的下端设有手柄,撑杆的上端设有伞围;所述撑杆包括顶段、中段和底段,顶段的上端设置伞围,底段的下端设置手柄,中段通过可拆卸连接设置于顶段与底段之间;所述中段具有水平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设置轴流风机;与现有技术与比,该技术方案由于取消了高压腔和低压腔,减小了风阻,风力损失小,并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当中段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中段,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即从结构上进行改进,减小了风阻,提高了使用寿命。 还有专利201320882212.8,公开了一种伞,包括伞杆、握柄、伞撑和伞布,所述伞杆上端连接设有伞撑,所述伞杆下端连接设有握柄,所述伞撑上设置有伞布,所述伞杆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螺纹连接有握柄,所述握柄为电热宝,所述握柄上设有充电口和开关,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伞撑相连接,所述的旋转杆上设置有弹簧装置。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利用握柄跟旋转杆相互配合旋转产生作用力来控制雨伞打开和闭合,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并且通过在握柄设计成电热宝,可以用来暖手,实用性强;该技术方案即从结构上进行改进,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操作控制方式,并且引入暖手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 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310314503.1,涉及一种伞具,包括一个伞杆,具有一个上端和一个下端;一个上伞毂,与伞杆的上端耦合;一个滑套,位于上伞毂之下,与伞杆耦合,在伞具关闭的下端位置与伞具打开的上端位置之间滑动;多个支撑件,与所述的上伞毂及滑套连接;一个位于伞杆上的支撑结构体;以及一个安装在滑套上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配置成:与支撑结构体啮合后,使滑套保持在上端位置,而与支撑结构体脱啮后,则使滑套从上端位置滑到下端位置。采用了该种结构的伞具,其组装体配置简单且牢固,可利用一个处于升起位置的滑套,将伞具固定到张开状态,大大提高了伞具的使用感受,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伞,均是从结构入手,改进撑伞的使用习惯,使之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设计者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伞要么在阳光强烈的环境下使用,进行遮阳,要么在雨天使用,用于遮风挡雨,这两种情况下,伞布内部区域就聚集热空气,会让伞布下的使用者感觉不适,若再加之空气质量不好,那伞布下使用者的感觉就会变得更差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落地伞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控制伞布下空气质量,提高使用感受的户外落地温控伞。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包括伞柄、伞布和至少三根伞围撑杆,各根伞围撑杆的其中一端围绕伞柄、与伞柄的顶端相连接,且各根伞围撑杆彼此相邻间的跨度相等,伞布设置在所有伞围撑杆共同支撑起的伞围上;该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电控风机,所述伞柄为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管道,所述各根伞围撑杆中设有腔体,各根伞围撑杆上与伞柄顶端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各根伞围撑杆上的开口与其自身内部的腔体相连通,并且各根伞围撑杆上的开口与伞柄顶端的开口相互连通,伞柄竖直将其底端的开口与电控风机的出风孔相连接,各根伞围撑杆的腔体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出风孔,通过出风孔连通腔体内部与伞围撑杆外部。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柄底端的开口与所述电控风机的出风孔密封连接。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根伞围撑杆上的出风孔指向所述伞布的下方。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底座,所述电控风机的底部可拆卸式地连接在底座的表面上。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风机保护罩,风机保护罩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活动设置在所述电控风机的外部,且所述电控风机的控制按钮可拆卸式地外接至风机保护罩的表面。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控风机为电控冷风机、电控暖风机或者电控冷暖风机。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柄和各根伞围撑杆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伞布采用双层材料上下叠加制成,其中,外表层采用高密度碰击布,内表层采用黑胶面料。 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针对现有的落地伞进行改进设计,针对伞柄和伞围撑杆重新设计,引入管道和腔体,结合电控风机,向伞布下方提供送风,用于加速伞布下方空气的流动,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空气清新的环境,更加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中,设计伞柄底端的开口与电控风机的出风孔密封连接,能够大大提高电控风机经伞柄内部管道送风的效率,避免了损耗;并且针对伞围撑杆上的出风孔,设计出风孔指向所述伞布的下方,使得送风更具针对性、更加直接,进一步有效提闻了伞布下空气的流动效率;(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中,还设计了底座,能够为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提供更加稳固的设置,提高了抗风性;而且针对引入的电控风机,为其设计了风机保护罩,有效实现了针对电控风机的保护,使之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所;(4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中,设计电控风机为电控冷风机、电控暖风机或者电控冷暖风机,使得使用更加人性化,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设计生产需求,采用不同的电控风机使之具有相应的功能,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应用环境更加多样化;(5)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户外落地温控伞中,针对伞柄和伞围撑杆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使得该设计的伞具有更加轻便、牢固的结构,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结构的牢固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并且所述伞布采用双层材料上下叠加制成,其中,外表层采用高密度碰击布,使得该设计伞的外表层具有更好的防水性,并且具有防碰击性;内表层采用黑胶面料,使得该设计伞的内表层具有更好的防紫外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计户外落地温控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伞柄,2.伞布,3.伞围撑杆,4.电控风机,5.出风孔,6.底座,7.风机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包括伞柄1、伞布2和至少三根伞围撑杆3,各根伞围撑杆3的其中一端围绕伞柄1、与伞柄I的顶端相连接,且各根伞围撑杆3彼此相邻间的跨度相等,伞布2设置在所有伞围撑杆3共同支撑起的伞围上;该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电控风机4,所述伞柄I为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管道,所述各根伞围撑杆3中设有腔体,各根伞围撑杆3上与伞柄I顶端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其自身内部的腔体相连通,并且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伞柄I顶端的开口相互连通,伞柄I竖直将其底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包括伞柄(1)、伞布(2)和至少三根伞围撑杆(3),各根伞围撑杆(3)的其中一端围绕伞柄(1)、与伞柄(1)的顶端相连接,且各根伞围撑杆(3)彼此相邻间的跨度相等,伞布(2)设置在所有伞围撑杆(3)共同支撑起的伞围上;其特征在于:该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电控风机(4),所述伞柄(1)为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管道,所述各根伞围撑杆(3)中设有腔体,各根伞围撑杆(3)上与伞柄(1)顶端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其自身内部的腔体相连通,并且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伞柄(1)顶端的开口相互连通,伞柄(1)竖直将其底端的开口与电控风机(4)的出风孔相连接,各根伞围撑杆(3)的腔体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出风孔(5),通过出风孔(5)连通腔体内部与伞围撑杆(3)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包括伞柄(I)、伞布(2)和至少三根伞围撑杆(3),各根伞围撑杆(3)的其中一端围绕伞柄(I)、与伞柄(I)的顶端相连接,且各根伞围撑杆(3)彼此相邻间的跨度相等,伞布(2)设置在所有伞围撑杆(3)共同支撑起的伞围上;其特征在于:该户外落地温控伞还包括电控风机(4),所述伞柄(I)为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管道,所述各根伞围撑杆(3)中设有腔体,各根伞围撑杆(3)上与伞柄(I)顶端相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其自身内部的腔体相连通,并且各根伞围撑杆(3)上的开口与伞柄(I)顶端的开口相互连通,伞柄(I)竖直将其底端的开口与电控风机(4)的出风孔相连接,各根伞围撑杆(3)的腔体壁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出风孔(5),通过出风孔(5)连通腔体内部与伞围撑杆(3)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户外落地温控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I)底端的开口与所述电控风机(4)的出风孔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