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京植专利>正文

动力传递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48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断续地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传递到齿轮箱输入轴,行星轮系传动的内齿轮在回转、滑动及固定三种状态中根据输出轴的转速变换其状态。主要包括有中心轮,它在发动机转动时同时被转动;与中心轮啮合、并可以在行星齿轮架上转动的诸行星齿轮,与诸行星齿轮啮合并可选择变换其状态的内齿轮;以及紧接在输入轴上的行星齿轮架,当它由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带动转动时,使输入轴转动。还备有压紧液压回路,与发动机输出轴协同工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车辆上的动力传递系统,特别涉及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断续地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传递方法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普通车辆上,例如由内燃机的转矩所驱动的汽车或者由电动机转矩带动的液压泵的排出驱动的液动机,都必须备有动力传递装置,如离合装置,以便在控制轴的转速的同时将内燃机或电动机输出轴的转矩间歇地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上。已经提出过多种离合装置,一般根据它们的操纵方式和构造进行分类。熟悉这种技艺的人都知道,现有的离合装置除了自动离合器外都是手动控制的。为了对手动离合装置实现这样的手动控制,离合装置常常被要求按照情况需要,中断动力传递而不管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如何。在这方面,已知的手动离合装置有这样的缺点,即离合装置每次动作都使发动机受到讨厌的起动负荷。另一方面,已知的自动离合装置用扭矩转换器来实现离合作用。扭矩转换器是一种用液压离合动力的间接型动力传递装置,这样就引起需要大量燃料来实现离合操作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方法及装置,能克-->服上述诸缺点,而且根据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供应压力循环流体,以实现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地控制动力传递,再由于发动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之间的转速差能够以缓慢地起动离合器操作形成稳定的动力传递及自动操作离合器,例如像装在汽车里的离合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使液压泵按照发动机输出轴转速输送压力流体,并且直接连续地循环可供实际使用,这和以前技术不同,以前的技术是在实际应用之前压力流体断续地被加入流体腔或流体池的。液压泵送出的压力流体连续地循环,因而称为压力循环流体。它的特点是它的压力并非常值,而是按照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成比例地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压力循环流体用在一种采用行星轮系传动断续地将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传给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行星轮系传动包括其中心轮固定在发动机输出轴上,而行星齿轮架则固定到手动或自动离合器的输入轴上,和诸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则根据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被控制在回转,滑动及固定三种状态之一中,这样,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通过行星轮系传动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上。车辆行驶中为了改变行驶速率而中断动力传递期间,内齿轮状态的变换是根据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与齿轮箱输入轴转速之间的差值按比例控制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传递方法中,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采用行星轮系传动断续地传到变速箱输入轴上,行星轮系中的中心轮固接在发动机输出轴上,而行星齿轮架则固接到输入轴上。动力传递方法-->包括在回转、滑动和固定三种状态中变换行星轮系的内齿轮的状态这一步骤,状态的变换是利用与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成比例地供给的压力循环流体来实现的,因而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通过行星轮系传递到齿轮箱输入轴。在以上的动力传递方法中,内齿轮状态的变换,还由循环压力流体控制,此压力流体与齿轮箱输入轴的转速成比例地供给,也可以是与发动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两者的转速之差成比例地供给,以此在车辆行驶时变换行驶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发动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可以分别联接到行星轮系传动的其他元件上,而不是分别联接到中心轮与行星轮架上,这样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此外,内齿轮在它的状态变换中是由第一液压泵输出的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的压力循环流体控制的,因此使发动机输出轴上被控制的转矩通过行星轮系传动传递到齿轮箱输入轴上。在车辆行驶中变换速率时,内齿轮由第一液压泵供给的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的压力循环流体与第二液压泵供给的与齿轮箱输入轴转速成比例的压力循环流体之间的压力差控制它的状态变换。压力循环流体被送到普通手动离合器,使这手动离合器能自动控制并实现自动化。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内齿轮由多个铰接的加压翼块产生的压紧力控制,压紧力大小与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加压翼块铰接到发动机输出轴上,根据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而离心展开,力图直立在发动机输出轴上,从而压紧内齿轮。-->此处的加压翼块由联接在翼块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单个压缩螺簧分别加侧压。弹簧力应该考虑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来定。本专利技术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别的优点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可以更清楚地被理解,附图中:图1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原始实施例中用压力循环流体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有行星轮系传动及多个辐射法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的动力传递装置与发动机输出轴协同工作的法兰压紧液压回路组合的剖面图;图5至7是图4中法兰压紧液压回路中的流量控制阀剖面图,它分别表示相应于主液压通路的球阀的各个不同位置;图8是图3的动力传递装置与发动机输出轴协同工作的法兰压紧液压回路组合的剖面图;图9是图2动力传递装置的详细液压系统图;图10及图11是分别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及第四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铰接压紧翼块的动力传递装置剖面图;图12是图10动力传递装置与使压紧盘从行星轮系传动的内齿轮分开的电磁阀及控制开关组合的剖面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有夹紧器的动力传递装置剖面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有普通环式摩擦片离合器与铰接压紧翼块的动力传递装置剖面图。参看图1及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原始实施例中采用行星轮-->系传动的动力传递装置。此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有发动机驱动输出轴1及齿轮箱输入轴2。输入轴2断续地将发动机输出轴1的转矩传给变速箱,比如一个自动齿轮箱或者一个手动齿轮箱。发动机输出轴1上有驱动第一液压泵30的第一齿轮机构31,此泵30供给压力循环流体。输出轴1的自由端还装有中心轮3,中心轮3则和多个行星齿轮5啮合,诸行星齿轮5由固接到齿轮箱输入轴2上的行星齿轮架4支承并可转动。诸行星齿轮5与内齿轮6啮合。内齿轮6上有辐射法兰6′从内齿轮6外表面上向外辐射外伸。中心轮3,诸行星齿轮5,内齿轮6及行星齿轮架4构成行星轮系传动,断续地把发动机输出轴1的转矩传递到齿轮箱输入轴2。内齿轮6上的辐射法兰6′由压紧装置紧压成固定状态或滑动状态,如本文后面将描述的那样。压紧装置的压紧程度由第一液压泵30根据发动机输出轴1的转速供给的压力循环流体来控制。当辐射法兰6′被压紧到固定状态时,与输出轴1转速相等的转矩通过内齿轮6传送到行星齿轮架4上,进而传到齿轮箱输入轴2。但是,当辐射法兰6′被压紧到滑动状态时,小于输出轴1转速的转矩通过诸行星齿轮5及内齿轮6传递到行星齿轮架4上。这样,输出轴1的转矩是根据输出轴1的转速传递给变速箱输入轴2并受到控制的。为了在行驶中改变车辆的行驶速率,离合操作是以慢慢压紧或松开内齿轮6上的辐射法兰6′缓慢实现的。这里,慢慢压紧或松开辐射法兰6′是由根据发动机输出轴1的转速而供应的压力循环流体与根据齿轮箱输入轴2的转速而供应的压力循环流体两者之间-->的压力差而实现的。因此,在改变速率操作时可以得到予期的车辆平滑行驶状态。当发动机是大负荷发动机时,最好在内齿轮6上用多个间隔开的辐射法兰6b来代替原来的辐射法兰6′。间隔开的辐射法兰6b从内齿轮6上延伸的轴向圆筒6a上向外辐射,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此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利用向离合器50的液压缸51供给第一液压泵30的压力循环流体,使普通离合器50自动化。就是说,发动机输出轴1的转动使第一齿轮机构31开始动作,使泵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传递给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传递所述转矩中,采用第一液压泵根据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供给压力循环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2-10-29 20065/92;KR 1992-12-23 25319/921、一种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传递给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传递所述转矩中,采用第一液压泵根据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供给压力循环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矩的传递采用行星轮系传动和变换所述行星轮系传动中内齿轮的转动、滑动、及固定三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来实现,这种变换是由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根据其转速输出的压力循环流体来达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行驶时,所述内齿轮的状态的变换是根据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成比例地供给的所述压力循环流体和与所述齿轮箱输入轴的转速成比例地供给的压力循环流体之间的压力差来控制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供给的所述压力循环流体是由所述第一液压泵供给,所述第一液压泵则由根据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动作的齿轮机构的转矩所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的中心轮固定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而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的行星齿轮架则固定在所述齿轮箱输入轴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的中心轮固定在所述齿轮箱输入轴上,而所述行星轮系传动的行星齿轮架则固定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的所述状态变换是由按比例作用的所述压力循环流体控制的,该压力循环流体由所述第一液压泵按所述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地供应,作用在所述内齿轮外表面上整体外伸的辐射法兰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液压泵按照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成比例地供应的所述压力循环流体送到通过离合器操纵连杆联接在离合器踏板与离合器之间的液压缸中,从而操纵所述离合器。9、一种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用行星轮传动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的动力传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由多个铰接的加压翼块,根据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成比例产生的压紧力来在回转、滑动和固定状态间变换所述行星轮系传动中内齿轮的状态,由于所述加压翼块铰接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因而根据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所述翼块受离心力作用而展开,力图直立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压紧所述内齿轮,这样,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通过所述行星轮系传动传到所述输入轴。10、一种断续地把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传到变速箱输入轴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行星轮系传动,它包括:装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和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一起转动的中心轮;-->和所述中心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所述诸行星齿轮装在行星齿轮架上,可以转动;和所述多个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在转动、滑动及固定三种状态中可选择变换其状态;还有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诸行星齿轮的所述行星齿轮架,所述行星齿轮架紧固连接到所述输入轴上,因此当所述行星齿轮架被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转矩转动时,所述行星齿轮架使所述输入轴转动;还有变换所述内齿轮状态的装置,利用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转速成比例输出的压力循环流体来在转动,滑动及固定三种状态中来变换所述行星轮系传动中的所述内齿轮的状态。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变换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机构,它装在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能与之同时转动;和所述第一齿轮机构相连接的第一液压泵,它可根据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旋转输出压力循环流体;第二齿轮机构,它装在所述输入轴上并与该轴同时转动;联接到所述第二齿轮机构的第二液压泵,它能根据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输送压力循环流体;至少一个辐射法兰,它从行星轮系传动的所述内齿轮的外表面上整体向外伸出;还有液压缸,它利用所述第一液压泵供给的压力循环流体来压紧所述内齿轮上的所述辐射法兰,所述液压缸根据所述第一液压泵的压力循环流体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京植
申请(专利权)人:闵京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