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6941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9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包括科学合理地引进电子和气动元素的机头支撑装置、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中央翼支撑装置和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这样即可精确快速地实现机头、中机身、后机身和中央翼的对接,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安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多元化方向,且通过承重传感器实现精准测量承重数据,并在显示屏显示,以便操作员查看、操作X轴向手轮丝杆滑台和Y轴向手轮丝杆滑台来调节柔性支撑器的载荷,实现柔性支撑定位器在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协调一致、安全可靠,确保飞机部件移动精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的柔性支撑器可沿横向导轨向左右两侧移开,有利于飞机总装完毕后出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在飞机生产过程包括有大部件的对接,通常是机头、中机身、后机身和中央翼部件的;这些大部件的对接处都设对接接口(即工艺接头),共有16个。目前,国内现有传统的飞机大部件对接主要靠工装和工艺补偿来保证大部件的协调,在对接部位留有余量,采用吊装和牵引的方式进行对接,然后进行精加工,这种对接方法精度低、可靠性差、极易出现超差问题,致使造成无法逆转的水平测量参数;而且测量点比较多,总装生产线上工作平台比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布置方法,会造成工作梯的遮挡,设置测量点会增加很多,如果设置地面上布置测量靶标点,影响路面上工作人员和设备通过,势必造成碰触、磕绊,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精度下降,采用地面建立测量体系,精确度高,采用预埋结构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精确快速地实现机头、中机身、后机身三大部段和中央翼的对接,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安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多元化方向,飞机部件移动精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利于飞机总装完毕后出站的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包括有机头支撑装置、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中央翼支撑装置和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机头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机头对接工作区内,包括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均包括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可前后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移动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柔性支撑器和第二柔性支撑器、第三柔性支撑器和第四柔性支撑器;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分别主要由横向导轨和移动安装座组成;所述移动安装座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向导轨上,并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的升降平台分别设有第五柔性支撑器、第六柔性支撑器、第七柔性支撑器和第八柔性支撑器;所述中央翼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均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的升降平台上分别设有前后平排设置的第九柔性支撑器和第十柔性支撑器、第十一柔性支撑器和第十二柔性支撑器;所述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后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均包括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可左右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移动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十三柔性支撑器和第十四柔性支撑器、第十五柔性支撑器和第十六柔性支撑器。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与机头右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与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与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与中央翼右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中心线与飞机纵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前后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左右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主要由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一支撑脚组成;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撑底座上,且其伸缩杆朝下,末端设有第一支撑脚;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主要由第二升降气缸和第二支撑脚组成;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撑底座上,且其伸缩杆朝下,末端设有第二支撑脚。进一步地,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和中央翼支撑装置固定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的地面上,所述改造站位的机头对接工作区内和后机身对接工作区的地面设有支撑脚固定座,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的第一支撑脚的下端、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的第二支撑脚的下端均设计为杯锥形,所述支撑脚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凹孔;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脚下端杯锥形部分可抽出地卡在机头对接工作区内的支撑脚固定座的定位凹孔内,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第二支撑脚下端杯锥形部分可抽出地卡在后机身对接工作区内的支撑脚固定座的定位凹孔内。进一步地,本系统还包括预埋在改造站位地基内的钢板,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中央翼支撑装置和支撑脚固定座均与钢板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支撑器、第二柔性支撑器、第三柔性支撑器、第四柔性支撑器、第五柔性支撑器、第六柔性支撑器、第七柔性支撑器、第八柔性支撑器、第九柔性支撑器、第十柔性支撑器、第十一柔性支撑器、第十二柔性支撑器、第十三柔性支撑器、第十四柔性支撑器、第十五柔性支撑器和第十六柔性支撑器均包括有承重传感器、X轴向手轮丝杆滑台、Y轴向手轮丝杆滑台和承重安装座;所述承重安装座上设有承重升降平台,所述X轴向手轮丝杆滑台安装在承重升降平台上,所述Y轴向手轮丝杆滑台安装在X轴向手轮丝杆滑台的滑台上,所述承重传感器安装在Y轴向手轮丝杆滑台的滑台上,且承重传感器的顶部设有与飞机对接接口处的工艺接头的球头匹配的定位球窝。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安装座上设有升降安装腔和承重控制器,所述升降安装腔内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承重升降平台设于升降安装腔内,且底部与升降电机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承重控制器与升降电机和承重传感器导通连接,且设有显示屏,内部还设有报警系统,外部设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所述报警系统导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安装腔内还设有升降导向滑轨和滑块,所述升降导向滑轨纵向地固定在承重安装座上;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卡在升降导向滑轨上,并与承重升降平台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和移动平台、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的移动安装座、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的固定座、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和移动平台均采用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精确快速地实现机头、中机身、后机身三大部段和中央翼的对接,相对于全自动化的装置节约了很大的成本,而又大大的优于相对于简单的纯手动的调节装置,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安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多元化方向,而且通过承重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头支撑装置(100)、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200)、中央翼支撑装置(300)和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0);其中,所述机头支撑装置(1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机头对接工作区内,包括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均包括有支撑底座(103),所述支撑底座(103)设有可前后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104);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的移动平台(10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柔性支撑器(105)和第二柔性支撑器(106)、第三柔性支撑器(107)和第四柔性支撑器(108);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2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分别主要由横向导轨(205)和移动安装座(206)组成;所述移动安装座(206)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向导轨(205)上,并设有升降平台(207);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的升降平台(207)分别设有第五柔性支撑器(208)、第六柔性支撑器、第七柔性支撑器和第八柔性支撑器;所述中央翼支撑装置(3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均包括有固定座(303),所述固定座(303)设有升降平台(304),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的升降平台(304)上分别设有前后平排设置的第九柔性支撑器(305)和第十柔性支撑器(306)、第十一柔性支撑器和第十二柔性支撑器;所述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后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均包括有支撑底座(403),所述支撑底座(403)设有可左右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404);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的移动平台(40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十三柔性支撑器(405)和第十四柔性支撑器(406)、第十五柔性支撑器(407)和第十六柔性支撑器(4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头支撑装置(100)、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200)、中央翼支撑装置(300)和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0);其中,所述机头支撑装置(1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机头对接工作区内,包括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均包括有支撑底座(103),所述支撑底座(103)设有可前后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104);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的移动平台(104)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柔性支撑器(105)和第二柔性支撑器(106)、第三柔性支撑器(107)和第四柔性支撑器(108);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2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分别主要由横向导轨(205)和移动安装座(206)组成;所述移动安装座(206)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向导轨(205)上,并设有升降平台(207);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的升降平台(207)分别设有第五柔性支撑器(208)、第六柔性支撑器、第七柔性支撑器和第八柔性支撑器;所述中央翼支撑装置(3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均包括有固定座(303),所述固定座(303)设有升降平台(304),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的升降平台(304)上分别设有前后平排设置的第九柔性支撑器(305)和第十柔性支撑器(306)、第十一柔性支撑器和第十二柔性支撑器;所述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0)设置在改造站位的后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均包括有支撑底座(403),所述支撑底座(403)设有可左右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404);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的移动平台(40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十三柔性支撑器(405)和第十四柔性支撑器(406)、第十五柔性支撑器(407)和第十六柔性支撑器(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与机头右支撑装置(102)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201)与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203)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202)与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204)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301)与中央翼右支撑装置(302)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的中心线与飞机纵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的支撑底座(103)的底部设有滚轮(109),前后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110);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1)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402)的支撑底座(403)的底部设有滚轮(409),左右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4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101)和机头右支撑装置(102)的升降支撑脚(110)主要由第一升降气缸(111)和第一支撑脚(112)组成;所述第一升降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付景丽肖鼎李贤德冯万喜巩玉强赵海升张学振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