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第一输入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该放电保护电路在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放电电路与逆变器主电路断开,不影响系统工作,因此无额外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第一输入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该放电保护电路在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放电电路与逆变器主电路断开,不影响系统工作,因此无额外损耗。【专利说明】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大功率光伏逆变器中,需要母线电容来支撑母线电压,而一般母线电容电压较高,容量较大,当系统关机后,母线仍残留电荷,所以需要放电电路来释放电荷,以避免发生触电危险。目前,常用的放电方式为在母线电容上并联一电阻,但是在系统工作时,该电阻会消耗能量,使系统的损耗增加,如何降低系统损耗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采用半导体晶体管来控制放电电路,无需复杂的控制电路,系统损耗小,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电路结构,如果能采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的放电保护电路将会有效降低系统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系统损耗的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其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上拉电阻、第二上拉电阻、第一输入电阻、第二输入电阻、母线电容,所述第一输入电阻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工作过程中,当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外界信号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饱和,第二三极管截止,这样就不会对母线电容放电;当系统关闭时外界信号消失,母线电容有电压,第一三极管截止,第二三极管饱和,第二上拉电阻对母线电容放电。该放电保护电路具有如下优点:(1)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放电电路与逆变器主电路断开,不影响系统工作,因此无额外损耗;(2)该放电保护电路利用半导体控制放电电路通断,电路简单,易于控制,简单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系统运行时的电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系统关闭时的电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本实例的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其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一输入电阻RM、第二输入电阻Rb2、母线电容C,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输入电阻Rbl的一端与外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电阻Rb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连接,R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Rb2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Rb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当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外界信号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饱和Q1,第二三极管截止92,这样就不会对母线电容放电(如图2中粗黑线所示);当系统关闭时外界信号消失,母线电容C有电压,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二三极管Q2饱和,第二上拉电阻R2对母线电容C放电(如图2中粗黑线所示)。 该放电保护电路具有如下优点:(1)光伏逆变器系统运行时,放电电路与逆变器主电路断开,不影响系统工作,因此无额外损耗;(2)该放电保护电路利用半导体控制放电电路通断,电路简单,易于控制,简单可靠。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上拉电阻(R1X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一输入电阻(R ω)、第二输入电阻(Rb2)、母线电容(C),所述第一输入电阻(R bl)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电阻(Rb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Rb2)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Rb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i)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C)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文档编号】H02M1/00GK204131422SQ201420584852【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专利技术者】杨华杨, 洪峰 申请人:苏州弘鹏新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逆变器母线电容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一输入电阻(R b1)、第二输入电阻(Rb2)、母线电容(C),所述第一输入电阻(R b1)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电阻(R b1)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输入电阻(Rb2)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电阻(Rb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的阳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C)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杨,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鹏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