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639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当安装在车载电子设备内的微处理器(CPU)失控时在确保正常动作的基础上重新起动CPU。具备监视由CPU10驱动的多个车载负载6a、6b、CPU10的动作并且在产生异常时将CPU复位并重新起动的监视定时器12、存储该复位输出的产生的存储元件16a,根据存储元件16a的输出使得负载驱动元件15a、18a或负载继电器不动作。存储元件16a根据电源开关4的断开或重新接入而复位并且车载电子设备1a恢复到正常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对于在内装有使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等中的微处理器的车载电子设备,当微处理器失控时在确保安全基础上重新起动微处理器的改进后车辆用控制装置,特别地,涉及具有监视微处理器失控的功能的车辆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与微处理器的失控监视及重新起动控制所相关的各种现有技术,如下所述。例如,如特开平7-1976003号公报所揭示,在由微机驱动控制的车辆安全装置的驱动电路中设置与门电路,当微机的监视脉冲为正常时,根据产生动作许可信号的判别电路的输出同微机的动作指令信号的逻辑积来驱动气囊等的车辆安全装置。此时,若根据复位脉冲重新起动微机,则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司机不能够发现微机产生的暂时失控。又,在特开平5-81222号公报中揭示了下述内容,即,在由主CPU与副CPU这2个CPU构成的系统中,当主CPU失控或发生故障时,根据设置在外部的监视定时电路输出的复位信号,2个CPU都进行初始化、重新起动,又,当副CPU失控或发生故障时,主CPU监视该情况,并且从主CPU向副CPU输出复位信号并且使副CPU初始化、重新起动。这种情况下,若根据复位脉冲重新起动微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司机不能够发现微机产生的暂时失控情况。此外,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如特开平5-18315号公报所揭示,为了使由安装在发动机控制装置内的微机来驱动控制的激励器进行初始化,通过由电源开关驱动的电源继电器向发动机控制装置供电,即使在电源开关断开后,也使得上述电源继电器继续动作并且随着完成初始化而断开电源继电器。这种情况下,若根据复位脉冲重新起动微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司机-->不能够发现微机产生的暂时失控情况。另一方面,如特开平8-339308号公报所揭示,根据对微机使用监视定时器所获得的异常检测而使得微机完全停止,为了进行恢复,在暂时停止向微机供给动作电源之后,必需再次供给动作电源。此时,司机必需再次开闭电源开关,才能再次起动微机,故具有能够识别微机存在异常的特点。然而,在这种以往的装置中,电子设备的异常可以大致分为微处理器及周围电路的硬件故障、及由微处理器噪声故障等引起的暂时失控故障,由于硬件故障是持续现象,故司机能够识别。然而,对于微处理器噪声故障等引起的暂时失控故障,若能够将其复位并且进行自动恢复,则也并不需要司机来识别,而当重复产生这样的故障时,希望能够识别该情况并且采取其后的对策。在能够识别上述情况的上述特开平8-339308号公告中,无论微处理器的失控是否为暂时的,一旦产生失控,则完全停止微处理器。然而,完全停止微处理器,对于车辆的安全并不一定是最妥当的,若失控是暂时的,如能够马上重新起动,则负载会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车辆用控制装置,该车辆用控制装置在微处理器失控时,能够立即试着复位并重新起动,同时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仅在不适当的负载时强制停止其动作,通过断开电源开关或重新接入来解除强制停止。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即使在被强制停止后的负载下,当断开电源开关且发动机停止时,解除强制停止,并且使得激励器恢复到初期位置。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车载发动机运行用手动操作电源开关;当所述电源开关接通时由车载蓄电池进行供电并且控制多个车载负载的第1控制手段;监视所述第1控制手段的动作并且在动作异常时产生复位脉冲并使所述第1控制手段重新起动的监视手段;存储来自所述监视手段的复位脉冲的产生的存储手段;以及响应于所述存储手段的动作并且停止设置在所述车载负载的供电电路上的负载继电器的动作的输出停止手段,所述存储手段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时或重新接通时被复位。又,本专利技术第2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在所述手动操作电源开关接通时从所述车载蓄电池向所述第1控制手段进行供电的电源继电器;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后根据所述第1控制手段的输出直到所述车载负载的一部分恢复到初期位置为止使得所述电源继电器的继续动作的延迟输出手段;以及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时将所述存储手段复位的复位手段。又,本专利技术第3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控制上述多个车载负载以外的其他车载负载的第2控制手段,由所述第1控制手进行对所述第2控制手段的监视以及异常时重新起动用的复位。又,在本专利技术第4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所述存储手段根据来自所述监视手段的复位脉冲与供给所述第2控制手段的复位脉冲的逻辑和输出而进行动作。又,在本专利技术第5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中,所述存储手段对于向所述第1或第2控制手段输出复位脉冲的次数进行计数,响应于规定次数以上的复位脉冲的产生而使所述输出停止手段动作并停止所述负载继电器的动作。又,本专利技术第6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异常警报手段,所述异常警报手段响应于所述存储手段的动作而向外部指示所述第1或第2控制手段为异常时通过复位操作来进行重新起动的情况。又,本专利技术第7方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作为所述监视手段采用监视计定时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路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正常动作的时序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异常动作的时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路框图。符号说明1a,1b车载电子设备,2车载蓄电池,4电源开关,5电源继电器,6a第1车载负载,6b第3车载负载,7负载继电器,8第2车载负载,10、10a微处理器,10b副微处理器,12监视定时器,12b逻辑和元件,16b输出停止电路,16c显示灯(异常警报装置),16a触发器(存储元件),16f计数器(存储元-->件),16g逻辑和元件,17下降检测元件,O1控制输出(延迟输出手段),15a、18a、19a晶体管(负载驱动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实施形态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构造图。在该图中,1a是包含后述微处理器以及各种存储器等的周围电路的车载电子设备,2是车载蓄电池,3是用于维持车载电子设备1a内的RAM存储器等的动作的静态电源线,4是点火开关等的电源开关,5是由输出接点5a与电磁线圈5b构成的电源继电器,该电源继电器5的输出接点5a随着电磁线圈5b的通电而接通并连接车载蓄电池2与车载电子设备1a。6a是通过负载继电器7的输出接点7a与车载蓄电池2连接的第1车载负载,6b是通过电源继电器5的输出接点5a与车载蓄电池2连接的第3车载负载,7b是负载继电器7的电磁线圈,在构造上,当电磁线圈7b通电时,输出接点7a接通。又,车载电子设备1a的内部结构如下所述。10包含未图示的各种存储器等并且作为输入输出多个信号的第1控制手段的微处理器,11是对微处理器10供给静态电源P1、动作电源P2、电源开关4的接通/断开信号输入SW等电源单元,12是作为在微处理器10正常动作时获得周期性产生接通/断开脉冲的监视信号WD、在监视信号WD停止动作时产生复位脉冲输出RST2的监视手段的监视定时器(WDT),12a是在动作电源P2上升时产生复位脉冲输出RST的单次计时器(on shot timer),12b是逻辑和元件,该逻辑和元件12b将复位脉冲输出RST1或RST2供给微处理器10的复位输入RST并且由此进行微处理器10的初始化、重新起动。13a是对电磁线圈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车载发动机运行用手动操作电源开关;当所述电源开关接通时由车载蓄电池供电并控制多个车载负载的第1控制手段;监视所述第1控制手段的动作,在动作异常时产生复位脉冲,使所述第1控制手段重新起动的监视 手段;存储来自所述监视手段的复位脉冲的产生的存储手段;以及响应所述存储手段的动作使设置在所述车载负载的供电电路上的负载继电器的动作停止的输出停止手段,所述存储手段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时或重新接通时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车载发动机运行用手动操作电源开关;当所述电源开关接通时由车载蓄电池供电并控制多个车载负载的第1控制手段;监视所述第1控制手段的动作,在动作异常时产生复位脉冲,使所述第1控制手段重新起动的监视手段;存储来自所述监视手段的复位脉冲的产生的存储手段;以及响应所述存储手段的动作使设置在所述车载负载的供电电路上的负载继电器的动作停止的输出停止手段,所述存储手段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时或重新接通时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手动操作电源开关接通时从所述车载蓄电池向所述第1控制手段供电的电源继电器;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后根据所述第1控制手段的输出使得所述电源继电器的继续动作直到所述车载负载的一部分恢复到初期位置为止的延迟输出手段;以及在所述电源开关断开时使所述存储手段复位的复位手段。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上述多个车载负载以外的其他车载负载的第2控制手段,由所述第1控制手进行对所述第2控制手段的监视以及在异常时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昌英桥本光司中本胜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