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放阀。解决了现有技术影响快放阀进气或排气速度的技术问题。它包括阀门总成及与阀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的三通接头、直角接头和过渡接头,所述的阀门总成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阀盖和下阀盖,上阀盖的底部设有一个能容纳阀芯组件的容置腔,阀芯组件设在容置腔内,阀芯组件包括截面呈T型的膜片且与膜片套接的弹性件,膜片顶部具有一个环形的储油环且当膜片往运动时,储油环与上阀盖的内壁贴合,所述的下阀盖的内部具有一个突出的且与膜片底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部,该密封部的顶部且在密封部内部具有倒圆台锥形的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膜片与阀体内部粘连,膜片动作迅速,进气和排气迅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放阀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涉及一种快放阀。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汽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经常采用快放阀来缩短解除制动的时间。快放阀的工作原理是:制动时从制动阀来的压缩空气自进气口进入,将膜片下推,使膜片脱离进气口,而将排气口密封,压缩空气由出气口进入制动气室;制动解除时压缩空气将膜片上推,使膜片脱离排气口,而将进气口密封,制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经出气口从排气口排出,由于排气管路短,就大大减少了排气时间,缩短解除制动的时间。 虽然压缩空气经过油水分离,得到的是含油量极少的纯净空气,但是压缩空气中仍然含有极少的油水物质,这些物质在膜片及阀体内部会形成油膜,使膜片与阀体粘连,影响膜片动作的效率,使膜片产生滞后移动,从而影响快放阀在进气或排气的速度。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放阀[专利号:CN202593496U],它,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的上阀体和下阀体相互连接形成容腔,在上阀体上远离下阀体的一端设有控制口,所述的上阀体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的下阀体上远离上阀体的一端设有排气口,在下阀体上垂直于排气口的侧面还设有两个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均与容腔连通。 上述方案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密封性能好,不容易发生气泄漏的优点。但是,该方案在长时间使用时,也会发生膜片粘连的现象,进气和排气速度同样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气及排气灵活的快放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快放阀,包括阀门总成及与阀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的三通接头、直角接头和过渡接头,所述的阀门总成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阀盖和下阀盖,上阀盖的顶部具有能让压缩空气进入上阀盖内的进气口,进气口 11螺接三通接头,上阀盖上还设有两个沿上阀盖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出气口且出气口连通进气口,出气口螺接直角接头,所述的下阀盖上设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中心线与进气口的中心线重合,排气口螺接过渡接头,所述的上阀盖的底部设有一个能容纳阀芯组件的容置腔,阀芯组件设在容置腔内,该容置腔连通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阀芯组件包括截面呈T型的膜片且与膜片套接的弹性件,当膜片往上运动时,膜片能堵住进气口并连通出气口和排气口,当膜片往下运动时,膜片能堵住排气口并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膜片顶部具有一个环形的储油环且当膜片往运动时,储油环与上阀盖的内壁贴合,所述的下阀盖的内部具有一个突出的且与膜片底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部,该密封部的顶部且在密封部内部具有倒圆台锥形的连接口。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弹性件套设在密封部及膜片上,且弹性件的顶部顶住膜片使膜片与上阀盖的内壁密封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弹性件为柱形弹簧。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弹性件的顶部压设有放气螺栓,且该放气螺栓在上阀盖内的位置可通过设置在上阀盖内的内螺纹上下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放气螺栓位于上阀盖上,且穿过上阀盖后压设在弹性件上。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放气螺栓与弹性件之间设有一个呈环形的螺栓盖,该螺栓盖位于上阀盖的容置腔内且压设在弹性件上。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上阀盖和下阀盖通过O型圈密封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储油环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梯形或扇形。 在上述的一种快放阀中,所述的三通接头为卡套式锥端三通管接头,所述的直角接头为卡套式锥螺纹直角接头,所述的过渡接头外套设有一个耐油橡胶制成的螺纹护罩。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防止膜片与阀体内部粘连,膜片动作迅速,进气和排气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阀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中:上阀盖10、进气口 11、出气口 12、下阀盖20、排气口 21、密封部22、连接口23、阀芯组件30、膜片31、储油环311、弹性件32、放气螺栓40、螺栓盖41、O型圈50、三通接头61、直角接头62、过渡接头63、螺纹护罩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快放阀,包括阀门总成及与阀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的三通接头61、直角接头62和过渡接头63,所述的阀门总成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通过O型圈50密封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面密封或线密封的方式使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直接密封。上阀盖10的顶部具有能让压缩空气进入上阀盖10内的进气口 11,进气口 11螺接三通接头61,上阀盖10上还设有两个沿上阀盖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出气口 12且出气口 12连通进气口 11,出气口螺接直角接头62,所述的下阀盖20上设有排气口 21且排气口21的中心线与进气口 11的中心线重合,排气口 21螺接过渡接头63,所述的上阀盖10的底部设有一个能容纳阀芯组件30的容置腔,阀芯组件30设在容置腔内,该容置腔连通进气口 11、出气口 12和排气口 21,阀芯组件30包括截面呈T型的膜片31且与膜片31套接的弹性件32,当膜片31往上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进气口 11并连通出气口 12和排气口 21,当膜片31往下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排气口 21并连通进气口 11和出气口 12,所述的膜片31顶部具有一个环形的储油环311,储油环3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梯形或扇形,当膜片31往运动时,储油环311与上阀盖10的内壁贴合,所述的下阀盖20的内部具有一个突出的且与膜片31底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部22,该密封部22的顶部且在密封部22内部具有倒圆台锥形的连接口 23。 上述的储油环311的作用是:一方面能将压缩空气中的油水暂时存储,使油水不会在膜片31的表面干燥并形成具有粘性的油膜层,从而防止膜片31与上阀盖10的内部粘连;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膜片31的表面与上阀盖1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膜片31脱离上阀盖10更灵活。 所述的三通接头61为卡套式锥端三通管接头,可以连接不同的压缩空气管路用于进气,所述的直角接头62为卡套式锥螺纹直角接头,所述的过渡接头63外套设有一个耐油橡胶制成的螺纹护罩64,该螺纹护罩64起到消声器的作用。 连接口 23的作用是:倒圆台锥形的连接口 23与膜片31的底部密封连接时,形成线密封,线密封在机械密封中是常用的密封方式,容易实施;本技术的线密封的优点是能较少膜片31与密封部22的接触面积,因此基本密封部22与膜片31有粘连,粘结力也极小,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很容易脱离,从而使膜片31移动灵活。 弹性件32套设在密封部22及膜片31上,且弹性件32的顶部顶住膜片31使膜片31与上阀盖10的内壁密封连接。优选的,弹性件32为柱形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放阀,包括阀门总成及与阀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的三通接头(61)、直角接头(62)和过渡接头(63),所述的阀门总成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上阀盖(10)的顶部具有能让压缩空气进入上阀盖(10)内的进气口(11),进气口(11)螺接三通接头(61),进气口上阀盖(10)上还设有两个沿上阀盖(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出气口(12)且出气口(12)连通进气口(11),出气口(12)螺接直角接头(62),所述的下阀盖(20)上设有排气口(21)且排气口(21)的中心线与进气口(11)的中心线重合,排气口(21)螺接过渡接头(6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阀盖(10)的底部设有一个能容纳阀芯组件(30)的容置腔,阀芯组件(30)设在容置腔内,该容置腔连通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气口(21),阀芯组件(30)包括截面呈T型的膜片(31)且与膜片(31)套接的弹性件(32),当膜片(31)往上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进气口(11)并连通出气口(12)和排气口(21),当膜片(31)往下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排气口(21)并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的膜片(31)顶部具有一个环形的储油环(311)且当膜片(31)往运动时,储油环(311)与上阀盖(10)的内壁贴合,所述的下阀盖(20)的内部具有一个突出的且与膜片(31)底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部(22),该密封部(22)的顶部且在密封部(22)内部具有倒圆台锥形的连接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放阀,包括阀门总成及与阀门总成可拆卸的连接的三通接头(61)、直角接头(62)和过渡接头(63),所述的阀门总成包括可拆卸密封连接的上阀盖(10)和下阀盖(20),上阀盖(10)的顶部具有能让压缩空气进入上阀盖(10)内的进气口(11),进气口(11)螺接三通接头(61),进气口上阀盖(10)上还设有两个沿上阀盖(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出气口(12)且出气口(12)连通进气口(11),出气口(12)螺接直角接头(62),所述的下阀盖(20)上设有排气口(21)且排气口(21)的中心线与进气口(11)的中心线重合,排气口(21)螺接过渡接头(6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阀盖(10)的底部设有一个能容纳阀芯组件(30)的容置腔,阀芯组件(30)设在容置腔内,该容置腔连通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气口(21),阀芯组件(30)包括截面呈T型的膜片(31)且与膜片(31)套接的弹性件(32),当膜片(31)往上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进气口(11)并连通出气口(12)和排气口(21),当膜片(31)往下运动时,膜片(31)能堵住排气口(21)并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的膜片(31)顶部具有一个环形的储油环(311)且当膜片(31)往运动时,储油环(311)与上阀盖(10)的内壁贴合,所述的下阀盖(20)的内部具有一个突出的且与膜片(31)底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的密封部(22),该密封部(22)的顶部且在密封部(2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珠彩,
申请(专利权)人:金珠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