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714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其中,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管线安装部包括U形安装底座,U形安装底座顶部内侧设有第一弧形顶棚、第二弧形顶棚和第三弧形顶棚,且第二弧形顶棚与第一弧形顶棚和第三弧形顶棚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U形安装底座的左右两臂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支撑脚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夹持板和第四夹持板,第二支撑脚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夹持板和第六夹持板;连接本体底端与U形安装底座顶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的管线安装孔内壁圆滑,可避免与线束之间发生摩擦,其使用寿命长,且还能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管卡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
技术介绍
一般线管卡夹可分为单线管卡夹、双线管卡夹、三线管卡夹或四线管卡夹等,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线束进行限位或固定,才能满足安装需求。然而,现有的线管卡夹中的管线安装孔内壁或设有棱角,或设有倒刺,这样均使得管线安装孔内壁极度不圆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线束容易松脱,且线束因为车辆的振动与管线安装孔内壁之间频繁发生摩擦,不仅严重有损线管卡夹本身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损坏线束,安全性能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线管卡夹的管线安装孔内壁极度不圆滑、与线束之间易发生摩擦、使用寿命短、易损坏线束且安全性能低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线安装孔内壁圆滑、可避免与线束之间发生摩擦、使用寿命长、利于保护线束且安全系数高的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包括连接部及置于连接部底端的管线安装部; 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及设置在连接本体左右两侧的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 管线安装部包括U形安装底座,U形安装底座顶部内侧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顶棚、第二弧形顶棚和第三弧形顶棚,而第一弧形顶棚左侧底部和第三弧形顶棚右侧底部分别与U形安装底座的左右两臂相连,且第一弧形顶棚和第二弧形顶棚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脚,第二弧形顶棚和第三弧形顶棚之间设有第二支撑脚; U形安装底座的左右两臂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支撑脚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夹持板和第四夹持板,第二支撑脚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夹持板和第六夹持板,而第一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第四夹持板和第五夹持板及第六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安装孔、第二管线安装孔和第三管线安装孔; 连接本体底端与U形安装底座顶端相连。 在本技术所述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中,包括连接部及置于该连接部底端的管线安装部;该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该连接本体左右两侧设有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该连接部用于与车身钣金卡接,而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的设置不仅方便了连接部与车身钣金的卡接,还增强了连接部与车身钣金的卡接强度。 在上述结构的管线安装部中,U形安装底座顶部内侧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顶棚、第二弧形顶棚和第三弧形顶棚,而上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第四夹持板和第五夹持板及第六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安装孔、第二管线安装孔和第三管线安装孔,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一管线安装孔、第二管线安装孔和第三管线安装孔顶部内侧表面圆滑,可避免第一管线安装孔、第二管线安装孔和第三管线安装孔与线束之间发生摩擦,不仅有助于延长所述线管卡夹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线束损坏,大大地提高了所述线管卡夹的安全性能。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左卡接板包括左上卡接板及与左上卡接板底端连接的第一垂直板。当左上卡接板与车身钣金卡接后,第一垂直板的设置对车身钣金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左上卡接板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连接本体之间设有夹角£^和α2,且夹角α I的取值范围为(7°,11°),夹角α 2的取值范围为(16°,20°)。夹角\和Ci2的设置有助于增强左上卡接板与车身钣金的卡接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卡接板包括右上卡接板及与右上卡接板底端相连的第二垂直板。同上所述,当右上卡接板与车身钣金卡接后,右上卡接板底端设置的第二垂直板能对车身钣金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右上卡接板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连接本体之间设有夹角03和Ct4,且夹角Ct3的取值范围为(7°,11°),夹角Ct4的取值范围为(16°,20°)。同上所述,夹角^3和04的设置有助于增强右上卡接板与车身钣金的卡接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U形安装底座顶端左右两侧均倾斜设有卡紧板,且卡紧板与U形安装底座顶端之间设有夹角CI5,且夹角CI5的取值范围为(23°,30°)。U形安装底座顶端左右两侧卡紧板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U形安装底座与车身钣金的连接强度,防止所述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与车身钣金脱落。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与U形安装底座的左臂和右臂之间设有夹角α6,且夹角α 6的取值范围为(28°,35°)。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分别与U形安装底座的左臂和右臂之间设有夹角α 6,这样的设计能为管线预留比较大的走线空间,如若该夹角α6小于28°,则管线固定不牢,易脱落,如若该夹角α6大于35°,则预留的走线空间太小,能设置的管线太少,使用不便。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三夹持板和第四夹持板与第一支撑脚之间均设有夹角α7,且夹角α7的取值范围为(28°,35°)。同上所述,将夹角α 7的取值范围设计为(28°,35°),能在保证管线安装牢固的前提下为管线预留比较大的走线空间,如若该夹角α7小于28°,则管线固定不牢,易脱落,如若该夹角Ci7大于35°,则预留的走线空间太小,能设置的管线减少,使用不便。 作为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五夹持板和第六夹持板与第二支撑脚之间均设有夹角α8,且夹角α8的取值范围为(28°,35°)。同上所述,将该夹角^8的取值范围设计为(28°,35°),也能在保证管线安装牢固的前提下为管线预留比较大的走线空间,如若该夹角α8小于28°,则管线安装孔过大,管线固定不牢,易脱落,如若该夹角%大于35°,则会大大减小预留的走线空间,使用不便。 另外,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的管线安装孔内壁圆滑,可避免与线束之间发生摩擦,其使用寿命长,且还能对线束起到保护作用,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为连接本体,2为左上卡接板,3为第一垂直板,4为右上卡接板,5为第二垂直板,6为U形安装底座,7为第一弧形顶棚,8为第二弧形顶棚,9为第三弧形顶棚,10为第一支撑脚,11为第二支撑脚,12为第一夹持板,13为第二夹持板,14为第三夹持板,15为第四夹持板,16为第五夹持板,17为第六夹持板,18为第一管线安装孔,19为第二管线安装孔,20为第三管线安装孔,21为卡紧板,22为支撑筋,23为装饰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在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包括连接部及置于该连接部底端的管线安装部。 如图1所示,上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I及设置在该连接本体I左右两侧的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其中,该左卡接板包括左上卡接板2及与该左上卡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及置于所述连接部底端的管线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1)左右两侧的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所述管线安装部包括U形安装底座(6),所述U形安装底座(6)顶部内侧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顶棚(7)、第二弧形顶棚(8)和第三弧形顶棚(9),而所述第一弧形顶棚(7)左侧底部和第三弧形顶棚(9)右侧底部分别与所述U形安装底座(6)的左右两臂相连,且所述第一弧形顶棚(7)和第二弧形顶棚(8)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脚(10),所述第二弧形顶棚(8)和第三弧形顶棚(9)之间设有第二支撑脚(11);所述U形安装底座(6)的左右两臂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所述第一支撑脚(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夹持板(14)和第四夹持板(15),所述第二支撑脚(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夹持板(16)和第六夹持板(17),而所述第一夹持板(12)和第三夹持板(14)、第四夹持板(15)和第五夹持板(16)及第六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1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安装孔(18)、第二管线安装孔(19)和第三管线安装孔(20);所述连接本体(1)底端与U形安装底座(6)顶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及置于所述连接部底端的管线安装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I)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I)左右两侧的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 所述管线安装部包括U形安装底座(6 ),所述U形安装底座(6 )顶部内侧设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顶棚(7)、第二弧形顶棚(8)和第三弧形顶棚(9),而所述第一弧形顶棚(7)左侧底部和第三弧形顶棚(9 )右侧底部分别与所述U形安装底座(6 )的左右两臂相连,且所述第一弧形顶棚(7)和第二弧形顶棚(8)之间设有第一支撑脚(10),所述第二弧形顶棚(8)和第三弧形顶棚(9)之间设有第二支撑脚(11); 所述U形安装底座(6)的左右两臂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所述第一支撑脚(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夹持板(14)和第四夹持板(15),所述第二支撑脚(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夹持板(16)和第六夹持板(17),而所述第一夹持板(12)和第三夹持板(14)、第四夹持板(15)和第五夹持板(16)及第六夹持板(17)和第二夹持板(1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安装孔(18)、第二管线安装孔(19)和第三管线安装孔(20); 所述连接本体(I)底端与U形安装底座(6 )顶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接板包括左上卡接板(2)及与所述左上卡接板(2)底端连接的第一垂直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线管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卡接板(2)顶部和底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