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68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4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所述第一密闭容器(2)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一出油管(2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一进气管(202);所述第二密闭容器(3)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二进气管(302),所述第一进气管(202)和第二进气管(30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与一抽进气装置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空压机换油时,无需对空压机进行拆卸、恢复和调试,操作便捷,具有缩短换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油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中高压开关内空气压缩机的换油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电网的不断发展,新建变电站中气动机构高压开关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气动机构高压开关中空气压缩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空气压缩机油在空压机打压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而乳化,若不将其及时进行更换,就会造成空压机故障不能正常打压。因此对空压机换油是空气压缩机检修维护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受现有高压开关内空气压缩机安装结构限制,空气压缩机更换机油时,需先拆下该空气压缩机,然后再进行换油,而对空压机拆卸比较困难,造成了工作人员多,工作时间长,操作繁琐,且易发生机械伤害,使得长期以来空气压缩机换油的工作效率较低,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 传统空气压缩机换油过程各环节所需时间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空气压缩机拆卸和恢复的用时占空压机换油总用时的70.8%,是影响空压机换油时间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以缩短换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减少环境污染。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包括固定座,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密闭容器和第二密闭容器,所述第一密闭容器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一出油管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密闭容器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二出油管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一抽进气装置相连。 本专利技术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抽进气装置包括活塞和气缸,所述气缸的顶侧设有单项进气口和单项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通过左管道与右管道同时连通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左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右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分别与外界空气连通。 所述第一密闭容器和第二密闭容器为透明容器,且设有容量刻度。 所述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均由软管本体及便于插入空气压缩机内的硬管组成。 所述第一密闭容器和第二密闭容器螺纹连接的密封盖,所述第一出油管包括与密封盖一体式密封连接的出油管一和与出油管一可拆卸连接的出油管二,所述第二出油管包括与密封盖一体式密封连接的出油管三和与出油管三可拆卸连接的出油管四。 所述底座高度可调,且设有移动式滚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专利技术在对空压机换油时,无需对空压机进行拆卸、恢复和调试,操作便捷,具有缩短换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空气压缩机机油换油过程各环节所需时间。 图2是本专利技术换油原理示意图一。 图3是本专利技术换油原理示意图二。 图4是本专利技术换油原理示意图三。 图5是本专利技术换油原理示意图四。 图6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座、101管道支架、102容器卡箍、103管道卡钩、104固定孔、2第一密闭容器、201第一出油管、2011出油管一、2012出油管二、202第一进气管、2021进气管一、2022进气管二、203第一阀门、3第二密闭容器、301第二出油管、3011出油管三、3012出油管四、302第二进气管、3021进气管三、3022进气管四、303第二阀门、41活塞、42气缸、4201进气口、4202出气口、43左管道、4301第三阀门、4302第四阀门、44右管道、4401第五阀门、4402第六阀门、5密封盖。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抽进气装置以及相应的管路。 如图2-5所示,第一密闭容器2设有一端插入其底部的第一出油管201和一端位于其顶部的第一进气管202 ;第二密闭容器3设有一端插入其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01和一端位于其顶部的第二进气管302,第一进气管202和第二进气管30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与抽进气装置相连。 如图2-5所示,抽进气装置包括活塞41和气缸42,气缸的顶侧设有由单向阀控制的单项进气口 4201和单项出气口 4202,进气口 4201和出气口 4202分别通过左管道43与右管道44同时连通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左管道43上依次设有第三阀门4301和第四阀门4302,右管道44上依次设有第五阀门4401和第六阀门4402 ;所述第三阀门4301和第五阀门4401分别与外界空气连通。 如图6所示,固定座I上设有用于固定左管道43和右管道44的管道支架101和管道卡钩103,同时设置用于固定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的弹性卡箍102。 上述固定座I通过固定孔104与固定架可拆下连接,固定架高度可调且设有移动滚轮。 进一步,第一密闭容器和第二密闭容器为透明容器,且设有容量刻度,以便于精确控制所换机油的容量。 再进一步,第一出油管201第二出油管301均由软管本体及连接在软管本体自由端的便于插入空气压缩机内的硬管组成。 再进一步,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螺纹连接的密封盖5,第一出油管201包括与密封盖5 —体式密封连接的出油管一 2011和与出油管一 2011可拆卸连接的出油管二 2012,第二出油管301包括与密封盖5—体式密封连接的出油管三3011和与出油管三3011可拆卸连接的出油管四3012 ;第一进气管202包括与密封盖5 —体式密封连接的进气管一 2021和与进气管一 2021可拆卸连接的进气管二 2022,第二进气管302包括与密封盖5 —体式密封连接的进气管三3021和与进气管三3021可拆卸连接的进气管四3022,该结构设置一方面保障了容器的密闭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更换出油管。 具体使用方法: 一、空气压缩机废油排油过程: 1、如图2所示,打开第一阀门203、第四阀门4302、第五阀门4401,关闭第二阀门303、第三阀门4301、第六阀门4402,将第一油管插入空气压缩机中,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使第一密闭容器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空气压缩压机内的废油排出到第一密闭容器中。 2、如图3所示,打开第一阀门203、第三阀门4301、第六阀门4402,关闭其它三个阀门,将第一油管插入废油桶中,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使第一密闭容器形成高压,从而将第一密闭容器内的废油排出到废油桶中。 通过上述步骤I和2完成对压缩机废油的排出。 二、空气压缩机注入新油过程: 1、如图4所示,打开第二阀门303、第四阀门4302、第五阀门4401,关闭第一阀门203、第三阀门4301、第六阀门4402,将第二油管插入新油桶中,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使第二密闭容器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油桶内的新油注入到第二密闭容器中。 2、如图5所示,打开第二阀门303、第三阀门4301、第六阀门4402,关闭其它三个阀门,将第二油管插入空气压缩机中,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使第二密闭容器形成高压,从而将第二密闭容器内的新油加到空气压缩机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所述第一密闭容器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一出油管(2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一进气管(202);所述第二密闭容器(3)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二进气管(302),所述第一进气管(202)和第二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与一抽进气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包括固定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I)上设有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所述第一密闭容器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一出油管(2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一进气管(202);所述第二密闭容器(3)设有一端插入密闭容器底部的第二出油管(301)和一端位于密闭容器顶部的第二进气管(302),所述第一进气管(202)和第二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与一抽进气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进气装置包括活塞(41)和气缸(42),所述气缸的顶侧设有单项进气口(4201)和单项出气口(4202),所述进气口(4201)和出气口(4202)分别通过左管道(43)与右管道(44)同时连通第一阀门(203)和第二阀门(303),所述左管道(43)上依次设有第三阀门(4301)和第四阀门(4302),所述右管道(44)上依次设有第五阀门(4401)和第六阀门(4402);所述第三阀门(4301)和第五阀门(4403) (4401)分别与外界空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闭容器(2)和第二密闭容器(3)为透明容器,且设有容量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换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晗肖拥东国伟辉吴义方邓亚伟荆林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