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及其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622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8:49
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及其曝气装置,包括: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文丘理管、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带有流量调节阀的氧气气源和自吸式水泵,其中:文丘理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氧气气源和自吸式水泵相连,文丘理管的输出端与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的入水口相连。本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氧利用率高、低气蚀、无堵塞等特点,能够产生磁场强度在14500GS以上的N5钕铁硼强磁性材料且输出气泡体积在10μm以下。适用于水中增氧领域,可替代传统的溶气罐,适合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水体充氧曝气或气浮分离法等水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及其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处理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磁场强度在 14500GS以上的N5钕铁硼强磁性材料且输出气泡体积在10 ii m以下的气泡发生腔及其曝气 装直。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气泡发生器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强力 混合搅拌,将气体破碎成小气泡。传统的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过大,同时耗能很大,此外 由于气泡过大,在液体中停留时间过短而影响气体的溶解。因此增氧效果差,电能消耗高。 目前的微气泡发生器多是由激光在气泡发生器的表面开出无数细密的小孔,利用 高压泵产生高压空气透过小孔产生微气泡释放到水体中形成溶解氧。此类装置要消耗很大 的电能,且停机后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容易堵塞微气孔造成系统瘫痪。高浓度的溶氧水对水 泵等配件气蚀严重,由于水泵泵水的同时还要担任压气的任务,所以泵水量大大低于其正 常工作状态下的水量;泵体内气泡的存在也容易引起叶轮的抖动易损坏叶片。综上所述,现 阶段急需一种能够满足工业需要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气泡大,停留时间短,能耗高,结构复杂,气蚀严 重,易堵塞的弊端,提出一种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及其曝气装置,本装置结构紧 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氧利用率高、低气蚀、无堵塞等特点,适用于水中增氧领域,可替代 传统的溶气罐,适合污水处理、水产养殖等水体充氧曝气或气浮分离法等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罐体和依次设置于其内部的 强磁涡旋管、强磁螺旋叶片以及若干对强磁磁钢组,其中:强磁涡旋管位于罐体的内部前 端,强磁螺旋叶片位于罐体的内部后端,强磁磁钢组分别设置于强磁涡旋管内和强磁螺旋 叶片的外缘。 所述的强磁涡旋管的剖面为矩形结构,其整体为涡旋状方管结构,所述强磁磁钢 组固定设置于涡旋状方管结构的内壁顶部和底部。 所述的强磁涡旋管上的强磁磁钢组是由多块N极磁钢组和S极磁钢组组成,该钕 铁硼磁钢上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该固定孔实现与强磁涡旋管的固定连接,该钕铁硼磁钢 的外表面设有环氧树脂层。 所述的强磁螺旋叶片为等半径等螺距的连续螺旋状结构,所述的强磁磁钢组固定 设置于叶片的外缘。 所述的强磁涡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出水口上分别设有进 水压力传感器和出水压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包括:上述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文丘理 管、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电连接的带有流量调节阀的氧气气源和自吸式水泵,其中:文丘理 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氧气气源和自吸式水泵相连,文丘理管的输出端与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 泡发生腔的入水口相连。 所述的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的出水口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释放头,该强 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的进水压力传感器和出水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控制 器的控制输出线分别与释放头的控制输出线和氧气流量调节阀的控制输出线相连实现闭 环控制。 所述的闭环控制通过进、出水压力传感器采集获得的数据计算得到最佳阀门开 度,并对氧气流量调节阀和可控释放头的开度进行调节控制;使得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 发生腔的工作压力稳定。 所述的最佳阀门开度通过以下方式获得:a、当进水压力高于负的0. 1公斤时,阀 门开度保持在50%固定不变(不对出水压力进行采样计算);b、当进水压力传感器等于或 低于负的〇. 1公斤时对出水压力进行采样计算,如果出水压力低于〇. 4公斤就减小释放头 的阀门开度,c、当进水压力传感器等于或低于负的0. 1公斤且出水压力高于0. 45公斤就增 大释放头的阀门开度。 所述的调节控制是指:1、当进水压力高于负的0. 1公斤时,氧气流量调节阀关闭; 2、当进水压力传感器等于或低于负的0. 1公斤,氧气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按与出水压力正比 调节。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氧气的利用率高,能大大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溶 度,净化水体降低C0D,同时对水体还有磁化作用,减小水体分子团大小,利于水体中浊物的 絮凝和沉淀;本装置仅需一个水泵需要消耗电能,水泵给水提供动力将其推入涡旋强磁磁 场,使水流切害磁力线而成为带电粒子;同时利用水泵的进水口能产生一定负压的特性使 其吸入氧气或空气,空气与水的混合液在水泵的高速叶轮的作用下,被初步切割成小气泡, 随后进入强磁涡旋后与水的带电粒子碰撞并交换电子。随着水泵的加压进入螺旋磁场气体 基团与水分子基团破裂变成更小的分子基团,随着压力的升高氧的溶解度随之提高,小的 氧分子基团很容易被带电的水分子捕获面由分子态转成离子态即被溶解。从而解决了常压 下水中溶解氧因过饱合而无法继续提高的问题;此外,通过闭环式控制,本装置能够实现全 自动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 - 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混合液流经强磁涡旋管时的路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N极强磁磁钢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S极强磁磁钢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强磁螺旋叶片示意图; 图中:氧气气源1、氧气流量调节阀2、自吸式水泵3、文丘理管4、强磁涡旋式超微 细气泡发生腔5、可控释放头6、出水管7、控制器8、进水压力传感器9、出水压力传感器10、 强磁涡旋管11、强磁螺旋叶片12、进水管13、N极磁钢组14、螺旋隔板15、和S极磁钢组16、 N极强磁磁钢组17、S极强磁磁钢组18、铆钉19、下档板20、上档板21、半圆型螺旋叶22、轴 23、强磁磁钢24、铆钉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 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氧气气源1、氧气流量调节阀2、自吸式水泵3、文丘理管 4、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5、可控释放头6、出水管7、控制器8、进水压力传感器9和 出水压力传感器10,其中:氧气气源1通过氧气流量调节阀2与文丘理管4的负压接口连 接;文丘理管4的进水口与自吸式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文丘理管4的出水口与强磁涡旋式 超微细气泡发生腔5的进水口连接;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5的出水口通过可控的 释放头6与出水管7连接,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进 水压力传感器9与出水压力传感器10 ;进水压力传感器9、出水压力传感器10的信号线与 控制器8的信号线连接,控制器8控制输出线与氧气流量调节阀2、可控的释放头6连接实 现闭环控制。 如图2所示,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5的进水侧内部依次设有强磁涡旋管 11和强磁螺旋叶片12。 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述的强磁涡旋管11的剖面为矩形结构a,其整体为涡旋 状方管结构,包括:进水管13、上档板21、下档板20和螺旋隔板15,其中:N极磁钢组14由 多个钕铁硼材质的N极强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依次设置于其内部的强磁涡旋管、强磁螺旋叶片以及若干对强磁磁钢组,其中:强磁涡旋管位于罐体的内部前端,强磁螺旋叶片位于罐体的内部后端,强磁磁钢组分别设置于强磁涡旋管内和强磁螺旋叶片的外缘。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依次设置于其内部 的强磁涡旋管、强磁螺旋叶片以及若干对强磁磁钢组,其中:强磁涡旋管位于罐体的内部前 端,强磁螺旋叶片位于罐体的内部后端,强磁磁钢组分别设置于强磁涡旋管内和强磁螺旋 叶片的外缘。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强磁涡旋 管的剖面为矩形结构,其整体为涡旋状方管结构,所述强磁磁钢组固定设置于涡旋状方管 结构的内壁顶部和底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强磁涡旋 管上的强磁磁钢组是由多块N极磁钢组和S极磁钢组组成,该钕铁硼磁钢上设有若干固定 孔,通过该固定孔实现与强磁涡旋管的固定连接; 所述的钕铁硼磁钢的外表面设有环氧树脂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涡旋式超微细气泡发生腔,其特征是,所述的强磁螺旋 叶片为等半径等螺距的连续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永泰汪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佛欣流域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