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启动的IC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622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启动的IC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以及分别位于罐体底部、中部、上部和顶部的布水系统、集气器、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罐体在集气器的下方形成下反应室,在集气器和三相分离器间形成上反应室,集气器上设有若干提升管,各提升管自集气器穿过三相分离器连接至气液分离器,提升管包括口径不同的主管和副管,主管的口径大于副管的口径,各主管上均装有调节阀门,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连接。启动时,使用副管,然后打开主管。实现快速启动的同时,又可使IC厌氧反应器适应高有机负荷情况运行,使其在低、高有机负荷情况下,都能够稳定高效运行,适应范围大,节省调试时的外动力、循环设备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启动的10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用于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启动的X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反应器是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关键设备,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容积负荷)取决于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和污泥浓度。产气负荷和水力负荷既是强化传质的推动力,又是造成污泥流失的根本原因。内循环(10厌氧反应器内部有一个内循环系统,这个内循环系统,能将导致污泥流失的产气负荷转变成能强化传质的水力负荷,使冗厌氧反应器既能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又有着良好的传质性能。^厌氧反应器用它特有的内循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强化传质与污泥流失之间的矛盾。在现有的厌氧反应器中,^反应器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厌氧反应器。 在X厌氧反应器内循环系统的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其有机负荷及水力条件等参数计算设计内循环系统。该内循环系统通常会出现在X启动时速度较慢,严重时无法形成内循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启动的X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启动的X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罐体底部、中部、上部和顶部的布水系统、集气器、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在集气器的下方形成下反应室,在集气器和三相分离器间形成上反应室,所述集气器上设有若干提升管,各所述提升管自集气器穿过三相分离器连接至气液分离器,所述提升管包括口径不同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的口径大于所述副管的口径,各所述主管上均装有调节阀门,所述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布水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布水器、与所述布水器连接的进水管以及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上方的出水管,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装有与所述布水器连接的回流管。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罐体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布水器位于罐体底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回流管位于罐体内腔的轴线且由气液分离器穿过三相分离器、集气器连接至布水器。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每一根主管和一根副管组成提升管组,所述集气器上设有多组提升管组,各提升管组在所述回流管的四周均匀分布。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运行时,将有机污水进入反应器,经布水系统均匀布水后,依靠进水压力使反应器内的污水向上流动,在下反应室内接种的颗粒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颗粒污泥内的活性微生物会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沼气上升进入集气器后,经提升管导流进入气液分离器。废水在经过集气器时,大部分颗粒污泥会被截留,废水继续上升与上反应室内的颗粒污泥接触,继续产生沼气,在进入三相分离器时,经三相分离器将污水、颗粒污泥、沼气进行三相分离,颗粒污泥被截留在上反应室,污水流过三相分离器后经溢流堰溢流出水进入出水管流出反应器,沼气经三相分离器收集后经集气管引流进入气液分离器。 集气器内沼气量较大,在沼气经提升管导流进入气液分离器时,会以“气提”机理将部分废水一同提升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会将其内的污水和沼气分离,污水经回流管回流至反应器底部的布水系统,沼气经管道引出作为清洁能源利用。这个气提后经气水分离并回流的过程,便形成了 X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 已有的X厌氧反应器提升管每根提升管均为一条管道,X厌氧反应器一旦制作完成,该管道口径便已经确定,无法更改。若该提升管设计管径较大,会出现冗反应器启动时间长,有时会需要外动力循环强制回流的情况,不利于反应器的调试运行;若该提升管设计管径较小,会出现X反应器不能适应高有机负荷运行情况。 经本技术设计的提升管为每组提升管设计为双管或多管,并在其所有主管上装有调节阀门,可以解决上述所有问题。冗反应器启动时,将主管上的调节阀门关闭,仅使用副管,可以在较低有机负荷时快速实现气提作用,形成内循环,然后逐渐增大有机负荷,当有机负荷达到设计值的30% — 80%时,逐一打开主管的调节阀门,直到所有提升管的阀门全部打开。依次实现X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又可使X厌氧反应器适应高有机负荷情况运行,使X厌氧反应器无论在低有机负荷还是高有机负荷情况下,都能够稳定高效运行,扩大其适应范围,节省调试时需要的外动力循环设备和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六-八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启动的X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罐体1底部、中部、上部和顶部的布水系统2、集气器3、三相分离器4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罐体1在集气器3的下方形成下反应室11,在集气器3和三相分离器4间形成上反应室12,所述集气器3上设有若干提升管31,各所述提升管31自集气器3穿过三相分离器4连接至气液分离器5,所述提升管31包括口径不同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的口径大于所述副管的口径,各所述主管上均装有调节阀门32,所述三相分离器4和气液分离器5通过集气管6连接。 其中,所述布水系统2包括设于所述罐体1底部的布水器21、与所述布水器21连接的进水管22以及位于所述三相分离器4上方的出水管23,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装有与所述布水器21连接的回流管24。 所述罐体1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布水器21位于罐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所述回流管24位于罐体1内腔的轴线且由气液分离器5穿过三相分离器4、集气器3连接至布水器21。每一根主管和一根副管组成提升管组,所述集气器3上设有多组提升管组,各提升管组在所述回流管24的四周均匀分布。 本技术运行时,将有机污水进入反应器罐体1,经布水系统2均匀布水后,依靠进水压力使反应器罐体1内的污水向上流动,在下反应室11内接种的颗粒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颗粒污泥内的活性微生物会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沼气上升进入集气器3后,经提升管31导流进入气液分离器5。废水在经过集气器3时,大部分颗粒污泥会被截留,废水继续上升与上反应室12内的颗粒污泥接触,继续产生沼气,在进入三相分离器4时,经三相分离器4将污水、颗粒污泥、沼气进行三相分离,颗粒污泥被截留在上反应室12,污水流过三相分离器4后经溢流堰溢流出水进入出水管23流出反应器罐体1,沼气经三相分离器4收集后经集气管6引流进入气液分离器5。 集气器3内沼气量较大,在沼气经提升管31导流进入气液分离器5时,会以“气提”机理将部分废水一同提升进入气液分离器5,气液分离器5会将其内的污水和沼气分离,污水经回流管24回流至反应器底部的布水系统2,沼气经管道引出作为清洁能源利用。这个气提后经气水分离并回流的过程,便形成了 X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 本技术设计的提升管组为每组提升管设计为包括主管和副管的双管或多管,并在其所有主管上装有调节阀门32。X反应器启动时,将主管上的调节阀门32关闭,仅使用副管,可以在较低有机负荷时快速实现气提作用,形成内循环,然后逐渐增大有机负荷,当有机负荷达到设计值的30% — 80%时,逐一打开主管的调节阀门32,直到所有提升管的阀门全部打开。依次实现X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又可使X厌氧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启动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罐体底部、中部、上部和顶部的布水系统、集气器、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在集气器的下方形成下反应室,在集气器和三相分离器间形成上反应室,所述集气器上设有若干提升管,各所述提升管自集气器穿过三相分离器连接至气液分离器,所述提升管包括口径不同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的口径大于所述副管的口径,各所述主管上均装有调节阀门,所述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启动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罐体底部、中部、上部和顶部的布水系统、集气器、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罐体在集气器的下方形成下反应室,在集气器和三相分离器间形成上反应室,所述集气器上设有若干提升管,各所述提升管自集气器穿过三相分离器连接至气液分离器,所述提升管包括口径不同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的口径大于所述副管的口径,各所述主管上均装有调节阀门,所述三相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集气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启动的I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兆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