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冠伟专利>正文

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35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可离合驱动轴,用于汽车等运载工具的离合装置中。其主要包括:上轴承,下轴承,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以及离合器等。其中,上轴承的下端设置上轴承斜啮合齿和上轴承凹槽,下轴承的上端设置下轴承斜啮合齿和下轴承凸起。离合器设置在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之间的空腔内。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汽车等运载工具的载荷状况实现离合器的快速离合和汽缸的运行,节省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间可离合驱动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驱动轴,更详细地说涉及机动车中间可离合驱动轴。
技术介绍
驱动轴广泛应用于例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和运载工具上,借助驱动轴以实现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驱动与离合。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驱动轴只能够实现单一的驱动离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46350.9,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船用推进装置的驱动轴”,该船用推进装置的驱动轴具有齿轮箱,该齿轮箱构成船用推进装置的下部并设有竖直的驱动轴容纳孔和齿轮腔,该齿轮腔与所述驱动轴容纳孔的下端相连并装有伞齿轮机构,该伞齿轮机构用于将驱动轴的动力传递给螺桨轴,该驱动轴在驱动轴容纳孔中支承于轴承中以进行转动,该轴承固定保持在所述驱动轴容纳孔内,所述驱动轴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轴承固定元件,其用于将所述轴承保持在所述驱动轴容纳孔中,从而使所述轴承不能够在所述驱动轴容纳孔中沿纵向运动;以及封盖元件,所述驱动轴穿过该封盖元件,该封盖元件设置在轴承固定元件的上方,并以液体密封的方式封闭所述驱动轴容纳孔。上述专利申请只是用于船只上,不适于用在汽车上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03120200.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汽车驱动轴用球窝接头”,-->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只是通过改变球窝接头的凹槽的结构,以实现降低轴向作用力,减小接触应力,降低噪音的目的。总之,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一种汽车驱动轴,其能够根据载荷的大小和行驶中需求的实际功率来实现功率的随时增大和减小。也就是说,当汽车在重载和爬坡时,需要大的功率,要求汽车的动力机构满负荷工作,而当汽车空载时或下坡行驶时,就不需要其动力机构满负荷工作。简言之,例如一辆具有六缸发动机的运货车,当运载较重货物且处于爬坡行驶时,这时就希望六缸发动机均工作,而当该汽车到达目的地卸货后,在行驶中就可以通过离合装置关闭一部分汽缸,使之处于非完全工作状态,这样可有效降低能耗,延长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离合器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其能够根据汽车的载荷和上下坡行驶等实际状况实现所需工作汽缸的离合,达到节省能源消耗。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中间可离合驱动器包括: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上轴承,下轴承,上轴承的下端圆周上和下轴承的上端圆周上制有斜啮合齿,上、下轴承位于上、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之间。下轴承的端部中间部分设有锥形定位凸台,上轴承的下端设置与下轴承的端部中间部分的锥形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凹槽。下轴承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凸起起到轴承定位作用。在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斜啮合齿。当汽车不需要一部分汽缸工作时,只需使本专利技术所述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分离开即-->可。当汽车处于重载负荷或汽车正在爬坡时,只需使所述上、下可离合驱动轴的斜啮合齿啮合在一起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可采取轴分体旋转啮合式离合或提拉断开式离合方式,或采取现有的汽车离合器的离合方式均可实现离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所述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可以根据汽车的载荷状况实现离合器的快速离合,当需要爬坡或负载较重时,能够快速的操作所述驱动轴使全部或所需的汽缸都处于工作状态。当汽车空载或处于下坡状态时,可以立即操作驱动轴使之处于分离状态,这样,一部分汽缸处于非工作状态,可以减少能源消耗。2.本专利技术所述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可以广泛应用于其它运载工具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中间可离合驱动轴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轴承;2-下轴承;3-上轴承斜啮合齿;4-下轴承斜啮合齿;5-上轴承凹槽;6-下轴承凸起;7-下轴承定位凸台;-->8-离合器;9-下轴承伞形驱动齿轮;10-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1-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2-孔。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上轴承1、下轴承2位于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0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1的孔12内。上轴承1的下端圆周上设置上轴承斜啮合齿3和上轴承凹槽5,下轴承2的上端圆周上设置下轴承斜啮合齿4和下轴承定位凸台7,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0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11之间设置离合器8。下轴承2的下端具有下轴承伞形驱动齿轮9。下轴承2的下端设置的下轴承伞形驱动齿轮9位于与其相配合的变速箱体内。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处于分离状态。如需将上轴承1和下轴承2啮合在一起,只需采用现有的汽车离合器的离合方式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可离合驱动轴的离合。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已经对专利技术的内容做了详尽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权的侵犯,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下轴承,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离合器,其中上轴承和下轴承位于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的孔内,上轴承的下端设置上轴承斜啮合齿和上轴承凹槽,下轴承的上端设置下轴承斜啮合齿和下轴承凸起,离合器设置在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可离合驱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下轴承,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离合器,其中上轴承和下轴承位于上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体和下中间轴承紧固定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