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用于存放电池。该电池存放装置包括:具有电池存放室的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前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前表面;设在电池存放室后侧处的后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后表面,该后支撑板以这样的方式被可分离地固定于车架,即当被分离时,后支撑板能够朝着或者远离前支撑板移动,以与电池的尺寸一致;和位置调节装置,用于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将后支撑板固定于从多个固定位置中选出的一个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和具有该电池存放装置的叉车本专利技术要求提交于2005年12月27日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13020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在此全部引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并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不管电池的尺寸如何,该电池存放装置都能够稳定地存放电池。
技术介绍
叉车被用于提升、降低或者运输重物。根据所采用的动力源的种类,叉车可被分为发动机动力的叉车和电动叉车,后者产生的污染很少,并因此主要在室内区域使用。电动叉车(下文简称为“叉车”)装备有电池,用于向主原动机、诸如行进电机、流体泵电机等提供电流。参照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电池存放装置,在车架10的电池存放室12内容纳有笨重的电池20。电池存放室12具有侧面开口12a,电池20通过该侧面开口12a被推到电池存放室12中。在电池存放室12顶部保持敞开的情况下,电池20可以通过顶部开口被放置到电池存放室12中。当电池20被容纳于电池存放室12时,它与壁部保持接触,并由这些壁部保持到位,壁部包括:侧壁12b,前支撑板30和后支撑板40。在如图1所示的电池存放室12具有门12c以便封闭和打开侧面开口12a的情况下,电池20的一侧表面可以由门12c支撑。-->在后支撑板40的后面布置有用于驱动后轮的行进电机50和配重物52。行进电机50和配重物52被固定于车架10,以牢固地支撑电池20。在这点上,前支撑板30和后支撑板40被牢固地固定于车架10,为此,前支撑板30和后支撑板40可以在制造车架10时与车架10一体形成,或者可以焊接到车架10。同时,叉车根据它的提升能力分级。可以这样说,提升能力与叉车所装备的电池20的容量相应。电池20的容量和尺寸、即电池20沿车辆前后方向量得的长度1有关。简而言之,电动叉车根据所需的电池20的尺寸而被分成不同的等级。为了保证费效比的大批量生产,所希望的是叉车被设计成共享相似等级叉车中的部件或组件。但是,如上所述,现有的叉车不允许任意调节电池存放室12的尺寸,这意味着对于容量不同的电池的存放,沿车辆前后方向量得的电池存放室12的长度L将随着不同设计的车架10而改变。为此,现有的叉车要求车架10应当在车辆等级基础上被不同地设计,以与所需要的电池20的尺寸一致。这带来一个问题,即车架10不能共享相类似等级叉车中的车架,从而难以节省生产成本。而且,由于电池存放室12如上所述在尺寸上被固定,因而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尺寸误差,或者改变电池标准,则电池20无法容纳于电池存放室12中,也无法被稳定支撑于电池存放室12中。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它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稳定支撑电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它允许-->类似类型的叉车共享一单个的车架,从而节省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用于将电池存放在车辆内,该电池存放装置包括:具有电池存放室的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前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前表面;设在电池存放室后侧处的后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后表面,该后支撑板以这样的方式被可分离地固定于车架,即当被分离时,后支撑板能够朝着或者远离前支撑板移动,以与电池的尺寸一致;和位置调节装置,用于以可以调节位置的方式将后支撑板固定于从多个固定位置中选出的一个位置。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叉车中所采用的电池存放装置的后透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池存放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以及图4是与图3相类似的视图,但是显示了电池存放装置,其中后支撑板通过位置调节而被向后移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与前面所述的现有技术叉车相同的部件或组件将以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和描述。参照图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叉车的电池存放装置包括车架10,该车架10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电池存放室12。电池存放室12具有一个入口,电池20通过它被接纳或取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存放室-->12具有形成于它的其中一个侧壁12b处的开口部分12a,作为入口。该开口部分12a由门12c以可打开的方式封闭。电池存放装置还包括前支撑板100,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12内的电池20的前表面;和后支撑板200,用于支撑电池20的后表面。前支撑板100被布置在电池存放室12的前面并被紧紧固定于车架10。后支撑板20具有末端部分210,并且它被以使得该末端部分210与前支撑板100相对且它们之间留有电池20的方式安装。在这点上,后支撑板200沿着安装于车架10尾端的配重物52延伸。更广义地来说,配重物52是车架10的一部分。更具体的,后支撑板200以可分离方式联接于配重物52的一对臂,呈水平姿势,使得后支撑板200的末端部分210能够支撑电池20的后表面26。优选的,后支撑板200被布置和设置成使得当电池20被容纳就位时,后支撑板200能够接触并支撑电池20的后表面26的上部中央部分。更优选的,后支撑板200适合于支撑电池20的后表面26的最上面的部分。在这种结构下,容纳于电池存放室12中的电池20的前表面24和后表面26被前后支撑板100和200可靠地支撑,由此电池20能够被稳定地保持在电池存放室12内,而不会有任何不想要的运动。虽然在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实施例中,后支撑板200联接于配重物52,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则可以直接将后支撑板200联接于车架10。参照图3和4,电池存放装置还包括位置调节装置,用于改变后支撑板200相对于前支撑板100的联接位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形成于后支撑板200的通孔300;大致等间距形成于配重物52的多个固定孔304;和通过后支撑板200的通孔300插入并与固定孔之一304螺纹接合的固定螺栓302。固定孔304相对于前支撑板100沿着车辆长度方向被布置成列。这样,后支撑板200的位置根据固定螺栓302与固定孔304的接合而可以任意调节。前支撑板100和后支撑板200之间的空间距离L’通过以此方式调节后支撑板200的位置而改变。虽然固定孔304在附图中显示出好像形成一单列,但是应当指出固定孔304被设置成两列,与配重物52的臂54一一对应。在上述结构的位置调节装置下,可以调节前支撑板100和后支撑板200之间的空间距离L’,以与容纳在电池存放室12内的电池20的前后宽度1相一致,如图3和4所示。因此,前支撑板100和后支撑板200能够稳定支撑电池20的前表面24和后表面26,而不管电池20的尺寸如何,由此消除了根据电池的尺寸提供不同尺寸的电池存放室的需要。参照图2,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后支撑板200中形成有安装孔220。用于驱动后轮(未示出)的行进电机50穿过该安装孔220被装配到位。行进电机50由电池20的电流提供能量,并且通过传动装置(未示出)而被可操作地连接于后轮。如果行进电机50以此方式安装,则行进电机50的安装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用于将电池存放在车辆内,该电池存放装置包括:具有电池存放室的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前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前表面;设在电池存放室后侧处的后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 池的后表面,该后支撑板以这样的方式被可分离地固定于车架,即当被分离时,后支撑板能够朝着或者远离前支撑板移动,以与电池的尺寸一致;以及位置调节装置,用于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将后支撑板固定于从多个固定位置中选出的一个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12-27 10-2005-0130208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用于将电池存放在车辆内,该电池存放装置包括:具有电池存放室的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前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前表面;设在电池存放室后侧处的后支撑板,用于支撑容纳于电池存放室的电池的后表面,该后支撑板以这样的方式被可分离地固定于车架,即当被分离时,后支撑板能够朝着或者远离前支撑板移动,以与电池的尺寸一致;以及位置调节装置,用于以可调节位置的方式将后支撑板固定于从多个固定位置中选出的一个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其中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形成在后支撑板中的通孔;在电池存放室的后侧处形成在车架中的多个固定孔;和通过所述通孔插入并与固定孔之一相接合的固定螺栓,其中所述多个固定孔沿着后支撑板的移动方向被布置成排,且其中后支撑板能够移动到固定位置之一,并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孔之一的接合而被固定到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其中车架包括设置在电池存放室后侧处的配重物,后支撑板被固定于所述配重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其中配重物具有与后支撑板的移动方向平行延伸的一对臂,所述固定孔形成于该对臂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存放装置,其中后支撑板-->适合于将电池的后表面支撑在高于该后表面中心部分的部分中。6.一种叉车,包括用于存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槿郁,郑圭炼,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