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管路、第二段管路和第三段管路,所述第二段管路包括至少两条管路,所述第一段管路与第二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组,所述第二段管路与第三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组,所述第一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段管路通过第二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此结构的管路系统,由于第二段管路具有多条管路,当第二段管路发生堵管时,可通过调节第一阀组和/或第二阀组更换管路,并继续输送,整个过程只需调节阀组,无需立马停机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布料设备的泵送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管路系统的混凝土布料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系统及混凝土布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送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及混凝土布料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也逐年快速增加,且高度越来越高,泵送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是确保工期不被延误和高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发展超高泵送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根据所建高楼的高度情况,国内外常用的混凝土高压、超高压输送管路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对于100至200米高度的建筑物,属于一般中高层泵送工程,采用单台泵机配单条输送管路进行施工;二、对于200至300米高度的建筑物,属于常规高层泵送工程,采用两台超高压泵机配双条管路,管路中设置液压截止阀和反压缓冲弯;三、对于300至700米高度的建筑物,属于超高层泵送工程,采用两台超高压泵机配双条管路,另外还需配一台备用超高压泵机和一条备用管路,管路中设置截止阀和多级反压缓冲阀。上述几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上述三种布管方式都为单泵配单管分立单元,彼此之间不相互连通,而泵送设备至布料点之间路径较长,若其中一条管路发生故障后,如发生堵管、爆管故障时必须停机进行更换和维修,耗时太长甚至会因此造成停止施工问题。如果维修及更换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工程浇筑质量和进度。其次,上述几种布管方式,润管污水砂浆不能直接回收处理和利用,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用水清洗管路时,由于无法闭环回收清洗,难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再次,当泵送高度过高时,设置于管路中的插管式液压阀存在打不开的风险。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管路系统以及混凝土布料设备,以提高故障应对能力,避免一旦发生故障便需要进行检修,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及混凝土布料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问题之一。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管路、第二段管路和第三段管路,所述第二段管路包括至少两条管路,所述第一段管路与第二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组,所述第二段管路与第三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组,所述第一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段管路通过第二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段管路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二段管路包括第三管和第四管,第三段管路包括第五管和第六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通过所述第一阀组均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或第四管连通,所述第五管和第六管通过所述第二阀组均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或第四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二段管路还包括第七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通过所述第一阀组还可选择与所述第七管连通,所述第五管和第六管还可通过所述第二阀组与所述第七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段管路还包括第八管,所述第八管通过第一阀组还可选择与第三管、第四管或第七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第三段管路还包括第九管,所述第九管的一端连通废料斗,所述第九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阀组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或第四管或第七管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段管路还包括污水回收管和/或砂浆回收管,所述污水回收管和砂浆回收管均与所述第一阀组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第二段管路包括连通的水平段管路、垂直段管路和布料段管路,第一段管路通过第一阀组与所述水平段管路连通,第三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二阀组与所述布料段管路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包括至少三个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可选择地相互导通,所述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管路及第二段管路的各管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阀组和/或所述第二阀组包括至少两个分流阀,每个所述分流阀包括至少三个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可选择地相互导通;所述第一阀组的各分流阀之间通过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组的各分流阀的进出口至少与第一段管路和第二段管路中的一条管路连通;所述第二阀组的各分流阀之间通过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组的各分流阀的进出口至少与第二段管路和第三段管路中的一条管路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分流阀包括阀体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设置有流道,所述分流阀的进出口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可选择地导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均包括三个进出口,所述第一分流阀的其中一个进出口与所述第二分流阀的其中一个进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的其余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段管路及第二段管路的各管路连接;或/和,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五分流阀及第六分流阀,所述第五分流阀及第六分流阀均包括三个进出口,所述第五分流阀的其中一个进出口与所述第六分流阀的其中一个进出口连通,所述第五分流阀及第六分流阀的其余进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段管路及第三段管路的各管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分流阀、第二分流阀、第三分流阀及第四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分别包括五个进出口,所述第三分流阀及第四分流阀分别包括三个进出口,所述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均与所述第三分流阀及第四分流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五分流阀、第六分流阀及第七分流阀,所述第七分流阀包括四个进出口,所述第五分流阀及第六分流阀分别包括三个进出口,所述第五分流阀及第六分流阀均与所述第七分流阀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段管路和/或第二段管路和/或第三段管路中至少一条管路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与所述弯管可转动连接。上述结构的管路系统,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管路、第二段管路和第三段管路,其中,第二段管路包括至少两条管路,第一段管路与第二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组,第二段管路与第三段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组,第一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第三段管路通过第二阀组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此结构的管路系统,由于第二段管路具有多条管路,可以将其中一条或多条作为备用管路,当第二段管路之一发生堵管时(通常第二段管路较长,而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发生故障,且难以确定故障位置),可通过调节第一阀组和/或第二阀组切换管路,并继续输送,整个过程只需调节阀组,无须立马停机进行维修,同时也可以在切换以后迅速对故障管路进行检修,施工和检修均不会耽误,大大提高了管路的使用效率,当用于混凝土布料设备上时,尤其是超高压泵送,第二段管路通常从泵送出口至布料楼面,距离长落差大,及时切换有利于提高泵送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布料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泵及备用输送泵,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泵送管路系统,所述第一输送泵和/或备用输送泵与所述第一段管路连接。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管路(2)、第二段管路(3)和第三段管路(4),所述第二段管(3)路包括至少两条管路,所述第一段管路(2)与第二段管路(3)之间设置有第一阀组(5),所述第二段管路(3)与第三段管路(4)之间设置有第二阀组(6),所述第一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阀组(5)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3)连通,所述第三段管路(4)通过第二阀组(6)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系统,用于建筑物的混凝土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管路(2)、第二段管路(3)和第三段管路(4),所述第二段管(3)路包括至少两条管路,所述第一段管路(2)与第二段管路(3)之间设置有第一阀组(5),所述第二段管路(3)与第三段管路(4)之间设置有第二阀组(6),所述第一段管路通过所述第一阀组(5)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3)连通,所述第三段管路(4)通过第二阀组(6)可选择地与每条第二段管路连通;所述第一阀组(5)和/或所述第二阀组(6)包括至少两个分流阀,每个所述分流阀包括至少三个进出口,所述进出口可选择地相互导通;所述第一阀组(5)的各分流阀之间通过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组(5)的各分流阀的进出口至少与第一段管路(2)和第二段管路(3)中的一条管路连通;所述第二阀组(6)的各分流阀之间通过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组(6)的各分流阀的进出口至少与第二段管路(3)和第三段管路(4)中的一条管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路(2)包括第一管(A0)和第二管(B0),第二段管路(3)包括第三管(A1)和第四管(B1),第三段管路(4)包括第五管(A2)和第六管(B2),所述第一管(A0)和第二管(B0)通过所述第一阀组(5)均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A1)或第四管(B1)连通,所述第五管(A2)和第六管(B2)通过所述第二阀组(6)均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A1)或第四管(B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管路(3)还包括第七管(C1),所述第一管(A0)和第二管(B0)通过所述第一阀组(5)还可选择与所述第七管(C1)连通,所述第五管(A2)和第六管(B2)还可通过所述第二阀组(6)与所述第七管(C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路(2)还包括第八管(C0),所述第八管(C0)通过第一阀组(5)还可选择与第三管(A1)、第四管(B1)或第七管(C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段管路(4)还包括第九管(C2),所述第九管(C2)的一端连通废料斗(1),所述第九管(C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阀组(6)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管(A1)或第四管(B1)或第七管(C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路(2)还包括污水回收管(D)和/或砂浆回收管(E),所述污水回收管(D)和砂浆回收管(E)均与所述第一阀组(5)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段管路(3)包括连通的水平段管路、垂直段管路和布料段管路,第一段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交,戴献军,冯东亮,刘明松,廖昭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