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阀及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746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阀的支架,包括与所述换向阀的主阀体配合的基部,其具有以预定夹角向外侧延伸的突部;所述基部开设有槽口,其位于所述突部的端部;所述槽口、所述突部和所述主阀体的外周面形成放置焊料的容纳槽。该换向阀的支架,由于突部的端部开设有槽口,相应地,放置于容纳槽中的焊料可设置能够置放于槽口内的弯折部,如此,利用槽口的内壁可限制焊料的轴向位置,防止焊料沿容纳槽的轴向脱落,并且,即使焊接过程中焊料向上浮动,由于焊料卡置于槽口内,也不会因此脱离主阀体的外周面而脱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焊料脱落,确保支架的基部与主阀体之间的焊料充足,确保两者的焊接强度,进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阀的支架,包括与所述换向阀的主阀体配合的基部,其具有以预定夹角向外侧延伸的突部;所述基部开设有槽口,其位于所述突部的端部;所述槽口、所述突部和所述主阀体的外周面形成放置焊料的容纳槽。该换向阀的支架,由于突部的端部开设有槽口,相应地,放置于容纳槽中的焊料可设置能够置放于槽口内的弯折部,如此,利用槽口的内壁可限制焊料的轴向位置,防止焊料沿容纳槽的轴向脱落,并且,即使焊接过程中焊料向上浮动,由于焊料卡置于槽口内,也不会因此脱离主阀体的外周面而脱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焊料脱落,确保支架的基部与主阀体之间的焊料充足,确保两者的焊接强度,进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专利说明】一种换向阀及其支架
本技术涉及制冷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其支架。
技术介绍
空调制冷系统中使用的换向阀,如四通换向阀,主要包括主阀、导阀和将导阀固定在主阀阀体上的支架。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换向阀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支架10大体呈“U”形结构,包括基部11和支撑部12 ;所述基部11呈圆弧形,与主阀阀体的外周面接触配合,所述支撑部12设于所述基部11的两端,用于固定支撑导阀,如此通过该支架10将导阀与主阀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换向阀。 其中,主阀与支架1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具体地,先通过电阻焊方式将支架10固定在主阀阀体上,再与阀座、接管通过钎焊方式焊接在一起。 焊接时,焊料放置于支架10与主阀阀体之间形成的容纳槽1a中。 支架10的基部11向外侧延伸形成突部111,该突部111与主阀阀体的外周面呈一定夹角;另,该突部111的两端还设有自基部11沿主阀阀体外周面延伸形成的阻挡部112。所述突部111和主阀阀体的外周面形成前述容纳槽10a,两个阻挡部112可挡住容纳槽1a的轴向开口。 焊接时,焊料(通常为直条焊料)放置在前述容纳槽1a内,然而,在焊接过程中,焊料仍然容易脱落,致使焊料不足,支架10与主阀阀体之间的焊接不牢固,一旦受到外力则容易脱落,造成产品失效。 因此,如何改进支架的结构,以确保支架与主阀阀体之间的焊接牢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阀及其支架,该支架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支架与主阀阀体之间的焊料脱落,确保支架与主阀阀体的焊接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换向阀的支架,包括与所述换向阀的主阀体配合的基部,其具有以预定夹角向外侧延伸的突部;所述基部开设有槽口,其位于所述突部的端部;所述槽口、所述突部和所述主阀体的外周面形成放置焊料的容纳槽。 该换向阀的支架,由于突部的端部开设有槽口,相应地,放置于容纳槽中的焊料可设置能够置放于槽口内的弯折部,如此,利用槽口的内壁可限制焊料的轴向位置,防止焊料沿容纳槽的轴向脱落,并且,即使焊接过程中焊料向上浮动,由于焊料卡置于槽口内,也不会因此脱离主阀体的外周面而脱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焊料脱落,确保支架的基部与主阀体之间的焊料充足,确保两者的焊接强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槽口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突部的两端。 所述槽口呈矩形。 所述槽口呈L形。 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基部两端的支撑部,其中至少一者沿所述主阀体外周面延伸形成所述容纳槽轴向的阻挡部。 所述槽口和所述阻挡部均设为一个,且所述槽口和所述阻挡部分设于所述突部的两端。 所述夹角的范围为25°?45°。 所述基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凸点。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向阀,包括主阀、导阀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主阀的阀体,用以固定支撑所述导阀,所述支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 由于所述支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支架的换向阀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换向阀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焊料放置于图3所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支架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支架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1 中: 支架10,基部11,支撑部12,容纳槽10a,突部111,阻挡部112 ; 图2-7 中: 支架200,基部201,槽口 201a,突部211,凸点212,支撑部202,爪状结构221 ; U形焊料300,本部301,折部3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换向阀及其支架,该支架能够避免焊接过程中,支架与主阀阀体之间的焊料脱落,确保支架与主阀阀体的焊接强度。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下文以四通换向阀及其支架为例说明,其他换向阀,如三通换向阀及其支架,与此结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四通换向阀及其支架进行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四通换向阀主要包括主阀、导阀和支架;其中,支架固定于所述主阀的主阀体,用以固定支撑所述导阀。 具体地,所述主阀与所述支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先将支架定位于所述主阀的主阀体,再与阀座、接管等通过钎焊方式焊接在一起。 具体地,可以在所述导阀上固定连接架,连接架与支架可以通过凸形结构与凹形结构的压接配合并螺栓组合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所述导阀固定于所述主阀;也可以使固定于主阀的支架通过挤压变形形成紧密扣合所述导阀的变形部,从而所述导阀固定于所述主阀。 工作时,导阀通过其电磁线圈感知电信号,完成先导式的切换动作,并转换为流体信号输入主阀,使主阀的活塞移动,以实现制冷和制热工作状态的切换。 由上可见,支架与主阀体的焊接可靠性至关重要,若支架松动脱离于主阀体,则四通换向阀无法工作。 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支架200包括基部201和支撑部202。支架20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冲压成形。 其中,基部201呈圆弧形,其弧度与主阀体的外周面的弧度一致,如此,基部201能够很好地与主阀体的外周贴合。 基部201的两端设置有支撑部202,使得支架200大体呈U形结构。该支撑部202具有爪状结构221,以便扣入导阀体的开口,通过爪状结构221的变形将导阀体固定在支架200上。如前所述,导阀也可通过中间件连接架与支架200固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导阀结构的不同,两个支撑部202并非需要完全对称,SP其爪状结构221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形,图2中示出了两个支撑部202不完全一致的结构;当然,根据需要,两个支撑部202的结构也可完全一致。 请一并结合图3-7 ;图3为图2所示支架的俯视图;图4为焊料放置于图3所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支架的A-A向剖视图;图6为图5所示支架的B-B向剖视图;图7为图6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基部201以预定的夹角b向外延伸形成突部211,同时,在突部211的两端,基部201开设有槽口 201a,这样,由突部211、主阀体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阀的支架,包括与所述换向阀的主阀体配合的基部(201),其具有以预定夹角向外侧延伸的突部(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201)开设有槽口(201a),其位于所述突部(211)的端部;所述槽口(201a)、所述突部(211)和所述主阀体的外周面形成放置焊料的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