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运输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431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其带有:第五轮,驱动轮绕水平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五轮上,第五轮绕竖轴可旋转地部分安装支承元件上;布置在第五轮上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经由齿轮箱与驱动轮的驱动轴耦合在一起;任选的转向马达,其布置在支承元件上以便使第五轮在支承元件中绕竖轴转动;支承元件与工业卡车的框架之间的平行杆组件,其容许预装配单元相对于框架大致垂直地运动;和支承元件与框架固定部分之间的弹簧机构,其中平行杆组件的至少一个上牵引杆铰接在一单独的附着部分的下端上,该下端利用附着位置与框架上的反附着位置形成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弹簧作用在支承元件的肩部与附着位置下方的附着部分的抵接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专利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
技术介绍
不管工业卡车具有三轮底盘还是具有四轮底盘或五轮底盘,最多仅仅设置单个驱动轮,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同时也是转向轮。为此,驱动轮绕水平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谓的第五轮上,第五轮绕竖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支承元件上。借助于转向驱动装置,第五轮相对于框架固定或不可转动的支承元件枢转。在第五轮上承坐着一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与第五轮一起枢转,驱动马达经由例如圆锥轮或正轮齿轮箱驱动驱动轮。驱动轮通常没有缓冲,而是通过轮胎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已知,用弹簧缓冲方式悬挂驱动轮,以及根据载荷,选择性地加载或解除驱动轮。在带有驾驶员座椅的工业卡车上,需要驱动轮的弹簧缓冲悬架,以使驾驶员不受强烈冲击的影响。从US 6,488,297B2中已知一种用于工业卡车的悬架,其中用于驱动轮的支承元件绕竖轴可旋转地安装,支承元件借助于平行杆组件可竖直移动地悬挂着。一弹簧作用于第一支承元件,由此阻碍第一支承元件向上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目标,即,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不管工业卡车的框架实际构造如何,预装配单元都容许可选择地连接于框架。构造紧凑,尤其是驱动轮的弹簧缓冲悬架。-->该目标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的。在本专利技术的预装配单元中,平行杆组件的至少一个上牵引杆铰接在一单独的附着部分的下端上,该下端利用附着位置与框架上的反附着位置形成接口(interface)。至少一个弹簧布置在支承元件的肩部与附着位置下方的附着部分的抵接部(abutment)之间。优选地,附着部分具有坐落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凸缘,凸缘带有附着孔。忽视预装配单元的安装规格,不管怎样,同样都可以实现。转向可以伺服协助,或者可以直接由牵引杆致动。预装配单元可以连接于低提升卡车、高提升卡车或任何其它工业卡车,而且它可以代替例如无缓冲驱动单元。工业卡车框架的形状完全类似于驱动单元的安装。相应地,不同的预装配单元(一组)具有相同的附着部分,不管它们实际上怎样实现的。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组不同的预装配单元,每个都具有相同的用于安装在工业卡车的框架上的附着部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着部分与提升缸的缸壳一体形成,提升缸的活塞杆作用于附着部分上方的工业卡车的载荷部分。例如,这样的预装配单元充当带有弹簧缓冲驱动轮悬架的低提升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支承元件设置有两个平行间隔开的支承凸耳,两个凸耳之间布置带有轴向通孔的纵向元件,例如管道。下牵引杆固定地连接到该元件上。通过该元件的孔,引入支承轴。其中一个下牵引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凸耳的内侧,另一个下牵引杆安装在另一个支承凸耳的外侧。在这样的安装中,下牵引杆和附着在其间的元件形成一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容许在振动时稳定地竖向引导驱动轮。该结构单元可以是焊接结构单元,或者甚至是铸造件。另外,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预先制造,随后与支承元件相连。这是因为,两个下牵引杆中的第一个牵引杆位于不同于另一个牵引杆的分配支承凸耳的另一侧上,这样,仅仅通过在支承轴上侧向移动它,就可以从下铰接部(articulation)上释放第五轮、支承元件和驱动轮的整个单元。-->因而,即使在狭窄的空间情况下,也能够极其简单地安装和拆除预装配单元。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承元件具有支承凸耳,该支承凸耳大致在下支承凸耳之间的中心处向上站立,单个上牵引杆铰接在支承凸耳上,该上牵引杆侧向铰接于附着部分的凸缘上,所述附着部分可拆卸地连接于框架的反附着部分。该构造将用于平行引导的杠杆的数量限定为三个。因而,还建立了将弹簧布置在上支承凸耳的各侧上的充足空间,依照一个实施例,弹簧下端支撑在第一支承元件的大致水平板状部分上。优选单个上杠杆的铰接布置成其容许整个驱动单元在框架中侧向运动,以便拆卸。对于低提升工业卡车,已知的是,经由拔杆组件或压杆组件致动安装在载荷臂前端的载荷轮。杆组件铰接在带有多个臂的杠杆上,该杠杆部分可旋转地安装在载荷部分上。该杠杆的附加臂铰接在驱动部分的框架上。当在提升缸的帮助下提升载荷部分时,使得杠杆同时回转,这朝载荷轮作用在杆组件上,并且相对于载荷臂向下枢转杆组件,这样,可以彼此平行地提升载荷臂,并且还可以在前端支撑载荷臂。关于这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设置成,平行杆组件的下牵引杆的轴与杠杆在框架上的铰接部同轴。优选地,杠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承轴上。由此使驱动轮的悬架实现简单、紧凑的结构。附图说明在下文,借助于在附图中描绘的实施例子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显示了低提升工业卡车上的本专利技术预装配单元的透视图。图2显示了图1中预装配单元右侧的侧视图。图3显示了图2中预装配单元的前视图。图4显示了图2中预装配单元左侧的侧视图。图5显示了图2中预装配单元的顶视图。图6显示了图2-4中预装配单元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部分地描绘了低提升工业卡车。它具有驱动部分和载荷部分。驱动部分仅用框架100和驱动单元10表示。在下文将借助于图2-6更加详细地描述驱动单元10。载荷部分102具有两个平行轮臂104、106。另外,可以辨认电池收容室,其固定地连接于轮臂104、106。进一步也可以不这样处置。用108标记的电池收容室的向上伸出的部分与驱动部分10的提升缸相连,提升缸将在后面描述。三臂杠杆110在参考标记112所指示的位置处绕水平轴可枢转地安装在载荷部分102上。在相对一侧,设置有相应杠杆。杠杆110的一个臂在参考标记114指示的位置处可枢转地铰接在框架100上。杠杆的第三臂在参考标记116指示的位置处铰接在压杆上,压杆被引导在轮臂106内部。轮臂104也是这样布置。在轮臂104、106的端部设有载荷轮(未显示),载荷轮安装在与各个压杆相连的摇杆上。当提升载荷部分102时,杠杆110在时钟方向枢转,通过这样,向压杆施加压力。该运动在低提升工业卡车中是众所周知的。在图2-6中,更加详细地描绘了驱动单元10。在图1中,工业卡车为三轮车辆。它可以是常见的手柄杆或牵引杆转向的工业卡车,也可以带有四轮底盘或五轮底盘。驱动轮12绕水平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五轮14上。第五轮14具有斜齿轮箱16和上水平齿环18,其上附着有一驱动马达20。驱动马达20可以是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者甚至是直流电动机,其经由齿轮箱16使驱动轮12旋转。齿环18绕竖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承元件22上。在支承元件22的顶侧直立地承坐一转向马达24,当经由转向传送器触发转向马达24时,转向马达24绕竖轴转动第五轮14。所述部件都是传统的部件,因此不需要进一步详细地论述。从这些图中可以得到,支承元件22具有上水平部分和从该部分以不同角度向下延伸的裙部26,裙部26局部地形成圆的一段圆弧的形状。但是,裙部26在后侧局部敞开,在那里形成位于盘18下方的水-->平肩部28。支承凸耳30、32从该水平肩部28向下布置。它们大致以一定距离彼此平行布置。正如从附图中清楚地显示的,较短的牵引杆铰接在支承凸耳30、32上。在支承凸耳30上铰接有牵引杆34,在支承凸耳32上铰接有牵引杆36。牵引杆36铰接在支承凸耳32的外侧,牵引杆34铰接在支承凸耳30的内侧。通过支承凸耳30、32的相应孔中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其具有:第五轮,驱动轮绕水平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五轮上,第五轮绕竖轴可旋转地部分安装在支承元件上;布置在第五轮上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经由齿轮箱与驱动轮的驱动轴耦合在一起;任选转向马达,该转向马达布置在支承元件上以便使第五轮在支承元件中绕竖轴转动;支承元件与工业卡车的框架之间的平行杆组件,其容许预装配单元相对于框架大致垂直地运动;和支承元件与框架固定部分之间的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平行杆组件的至少一个上牵引杆(46)铰接在单独的附着部分(50)的下端上,该下端利用附着位置与框架上的反附着位置形成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弹簧(64)作用在支承元件(22)的肩部(28)与附着位置下方的附着部分(50)的抵接部(6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6-9-6 102006041684.81.一种用于工业卡车的驱动装置的预装配单元,其具有:第五轮,驱动轮绕水平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五轮上,第五轮绕竖轴可旋转地部分安装在支承元件上;布置在第五轮上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经由齿轮箱与驱动轮的驱动轴耦合在一起;任选转向马达,该转向马达布置在支承元件上以便使第五轮在支承元件中绕竖轴转动;支承元件与工业卡车的框架之间的平行杆组件,其容许预装配单元相对于框架大致垂直地运动;和支承元件与框架固定部分之间的弹簧机构,其特征在于,平行杆组件的至少一个上牵引杆(46)铰接在单独的附着部分(50)的下端上,该下端利用附着位置与框架上的反附着位置形成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弹簧(64)作用在支承元件(22)的肩部(28)与附着位置下方的附着部分(50)的抵接部(60)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业卡车具有驱动部分和载荷部分,附着部分(50)与提升缸(52)的缸壳形成单件,提升缸(52)的活塞杆作用于附着部分(50)上方的的载荷部分(10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其特征在于,附着部分(50)具有坐落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凸缘(54,56),两个凸缘(54,56)带有附着孔(5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其特征在于,其用牵引杆实现。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其特征在于,附着部分(50)具有指向下的支承凸耳,支承元件(22)的肩部具有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克伦琴H洛曼U席佩尔
申请(专利权)人:容海因里希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