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利用液压使装置的滑动齿轮运动,并且通过用户的一键按钮操作来控制所述四轮驱动切换装置。所述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具有后轮驱动轴、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滑动齿轮、液压流动通道、圆柱形室腔、回复弹簧和前轮驱动齿轮。液压力通过流动通道作用到滑动齿轮上,滑动齿轮运动到一侧,并且液压力使得第三驱动齿轮保持动力传递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switching device),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中,通过用户的一键(one-touch)按钮操作,液压通过流动路径被供应,并且通过液压操作滑动齿轮以实现四轮驱动切换。
技术介绍
在普通的农用拖拉机中,引擎产生的动力(power)被分为:行进动力,用于通过传动驱动轮子;PTO(动力输出,Power Take Off)动力,用于驱动安装在拖拉机上的各种工作机械。这里,根据拖拉机的工作特点,行进动力主要集中于后轮驱动上。但是,如果需要更大的力,则行进动力连接到前轮驱动轴,从而切换到四轮驱动。图1是完全示出拖拉机的传统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包括:后轮驱动轴10,当从引擎接收到动力时旋转;第一驱动齿轮11,用于传递后轮驱动轴10的旋转动力;第二驱动齿轮20,当从第一驱动齿轮11接收到动力时旋转;滑动齿轮40,当从第二驱动齿轮20接收到动力时旋转;前轮驱动轴30,与滑动齿轮40结合,滑动齿轮40在前轮驱动轴30上左右运动,并且前轮驱动轴30具有与滑动齿轮40的齿状突起(toothed protrusion)45接合的齿导向件(tooth guide)31,从而从滑动齿轮40接收动力;操纵连杆50,用于使滑动齿轮40左右运动,以实现四轮驱动切换。图2a和图2b是图1中用“A”指示的部分的详细示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二驱动齿轮20形成有与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齿轮11啮合的大直径的齿轮部分21和与滑动齿轮40啮合的小直径的齿轮部分23,其中,小直径的齿轮部分23形成在与大直径的齿轮部分21相对的一侧。滑动齿轮40包括:大直径的齿轮部分41,与第二驱动齿轮20的小直径的齿轮部分23啮合;轮辋槽(rim groove)43,形成在大直径的齿轮部分41-->的一侧,与操纵连杆50连接;齿状突起45,形成在大直径的齿轮部分41的内表面上,与前轮驱动轴30结合。图3是显示传统四轮驱动切换杠杆的示意性示图。如图3所示,操作器操纵杠杆51,从而进行四轮驱动切换,并且杠杆51连接到复杂的操纵连杆50,使滑动齿轮40朝着前轮驱动轴30直线运动。但是,如上构造的现有技术需要安装和操作操纵连杆50和操纵杠杆51以操作滑动齿轮40的空间。因此,基于这种设计,拖拉机的主体的大小增大,导致很难实现紧凑的设计。另外,装配操纵连杆50和操纵杠杆51的步骤的数量增加,装配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并且装配步骤所需的时间也增加,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问题。此外,由于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滑动齿轮40不变地连接到第二驱动齿轮20,从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当拖拉机停止并且第二驱动齿轮20不旋转时,才能进行四轮驱动切换。另外,由于第二驱动齿轮20的小直径的齿轮部分23和滑动齿轮40的大直径的齿轮部分41被制造为直齿轮的形式,因此出现这些齿轮的初始啮合不易的问题,在齿的啮合过程中,齿轮的齿之间的摩擦阻力很严重,并且当用户操作操纵杠杆51时需要施加很大的力。图4a和图4b是示出利用液压缸的传统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示意性示图,其解决了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一些问题。在这种四轮驱动切换装置中,可通过按钮操作来实现四轮驱动切换。在这些附图中示出的利用液压缸的传统四轮驱动切换装置中,左右直线运动以将后轮驱动轴10的动力传递到前轮驱动轴30的滑动齿轮40由液压缸60和连接到液压缸60的臂61的连杆63操作。对于该装置的操作,虽然没有在所述附图中示出,但是,当操作器操纵开关以输入ON信号时,调制阀(或用于调节工作流体的流动的阀)响应于所述信号被操作,使得工作流体可被供应到安装到四轮驱动切换单元的液压缸60,并且如图4b所示地突出的液压缸60的臂61使铰接的连杆63枢转特定角度。此时,与连杆63互锁的滑动齿轮40左右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四轮驱动切换。但是,该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额外地使用了昂贵的液压缸-->60,因此生产成本增加,并且由于连杆63的连接结构,因此也使得装配处理很难执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中,通过用户的一键按钮操作,液压通过流动通道被供应,并且滑动齿轮通过液压而操作以实现四轮驱动切换,而不用额外的液压缸和连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中,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可实现紧凑的设计,可降低成本,可方便地操作按钮,并且提供这样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中,通过花键齿轮的结合传递动力而不使用额外的液压缸,从而降低了成本并最小化动力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其中,通过在使第三驱动齿轮和滑动齿轮保持沿基本相同的方向的基本相同的旋转速度的同时进行动力传递,可平稳地实现四轮驱动切换。附图说明图1是完全示出拖拉机的传统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截面图;图2a和图2b是图1中用“A”指示的部分的详细示图;图3是显示传统四轮驱动切换杠杆的示意性示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利用液压缸的传统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示意性示图;图5是完全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动力传递结构的截面图;图6a和图6b是图5中用“B”指示的部分的详细示图;图7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透视图;图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中的施压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5是完全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动力传递结构的截面-->图,以下将描述该附图中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构造。首先,设置后轮驱动轴110,后轮驱动轴110通过从引擎接收动力而旋转,用于从后轮驱动轴110接收旋转动力的第一驱动齿轮111结合到后轮驱动轴110上。另外,通过从第一驱动齿轮111接收动力而旋转的第二驱动齿轮113被支撑在后PTO轴112上,并在后PTO轴112上回转,通过从第二驱动齿轮113接收动力而旋转的第三驱动齿轮120被支撑在惰性轴130上并在其上回转。滑动齿轮140结合到惰性轴130上,使得其可在惰性轴130上左右运动,从而其与第三驱动齿轮120之间处于动力传递或断开状态,如图8所示地设置额外的施压装置150以使滑动齿轮140左右直线运动。此时,施压装置150将通道133和圆柱形室腔148限定在滑动齿轮140和惰性轴130之间,而液压通过通道133被施加,从而滑动齿轮140可运动到一侧并且保持与第三驱动齿轮120的动力传递状态。另外,前轮驱动轴173通过从滑动齿轮140接收动力的前轮驱动齿轮171而被操作。此外,如图6a和6b所示,回复弹簧160被安装在滑动齿轮140和第三驱动齿轮120的轴承124之间,从而当施压装置150的压力撤销时,滑动齿轮140可沿反方向运动并且保持与第三驱动齿轮120的动力断开状态。以下,将参照图6a和图6b(详细示图)以及图7(主要部件的透视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组件。图6a和图6b是图5中用“B”指示的部分的详细示图,图7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透视图。如图所示,第三驱动齿轮120包括外径部分121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包括:后轮驱动轴,通过从引擎接收动力而旋转;第一驱动齿轮,结合到后轮驱动轴,以传递旋转动力;第二驱动齿轮,通过从第一驱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旋转,并且被后PTO轴支撑,以在后PTO轴上回转; 第三驱动齿轮,通过从第二驱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旋转;惰性轴,用于支撑第三驱动齿轮,使得第三驱动齿轮可在所述惰性轴上回转;滑动齿轮,结合到惰性轴上,以在惰性轴上左右运动,从而实现与第三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或断开状态;施 压装置,具有流动通道和形成在滑动齿轮和惰性轴之间的圆柱形室腔,施压装置通过流动通道施加工作流体的压力,使得滑动齿轮运动到一侧以保持与第三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状态;回复弹簧,当施压装置的压力撤销时,使滑动齿轮运动到相对侧,从而保持与第三 驱动齿轮的断开状态;前轮驱动齿轮,用于通过从滑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操作前轮驱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5-6-14 10-2005-00510471.一种拖拉机的四轮驱动切换装置,包括:后轮驱动轴,通过从引擎接收动力而旋转;第一驱动齿轮,结合到后轮驱动轴,以传递旋转动力;第二驱动齿轮,通过从第一驱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旋转,并且被后PTO轴支撑,以在后PTO轴上回转;第三驱动齿轮,通过从第二驱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旋转;惰性轴,用于支撑第三驱动齿轮,使得第三驱动齿轮可在所述惰性轴上回转;滑动齿轮,结合到惰性轴上,以在惰性轴上左右运动,从而实现与第三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或断开状态;施压装置,具有流动通道和形成在滑动齿轮和惰性轴之间的圆柱形室腔,施压装置通过流动通道施加工作流体的压力,使得滑动齿轮运动到一侧以保持与第三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状态;回复弹簧,当施压装置的压力撤销时,使滑动齿轮运动到相对侧,从而保持与第三驱动齿轮的断开状态;前轮驱动齿轮,用于通过从滑动齿轮接收动力而操作前轮驱动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三驱动齿轮包括:外径部分,形成用于从第二驱动齿轮接收动力的大直径齿轮部分;内径部分具有:轴承,安装在外径部分和内侧的惰性轴之间;延伸的管状部分,形成在与安装轴承的端部相对的侧部;用于动力传递的内花键,形成在延伸的管状部分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济,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