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率器件和控制器件均焊接于同一电路板上引起散热欠佳且系统容易失效以及现有技术中电机和控制器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将具有功率电路的基板贴设在壳体的内侧面上,将具有控制电路的控制板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基板相隔,电机绕组也设置在壳体内部,该结构占用空间小,系统功率密度高,便于安装和维护。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分开设置,系统抗干扰性与稳定性得到提高。基板与控制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功率电路产生的热量主要经过与基板相贴合的壳体散发出去,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通过间隔空间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良好,系统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电动工具、白色家电、暖通系统等电机应用系统中,电机和控制器两者为分立组装或者组装于一体,而且功率器件和控制器件均焊接于同一块普通电路板上,从而形成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即控制器。但是,该结构散热欠佳,系统抗干扰性较差,电机系统容易失效。还有,电机系统功率密度低,整体结构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功率器件和控制器件均焊接于同一电路板上引起散热欠佳且系统容易失效以及现有技术中电机和控制器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贴设于该壳体的内侧面且用于安装功率器件并形成功率电路的基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基板相隔设置且用于安装控制器件并形成控制电路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功率电路电连接的电机绕组,所述功率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以及与所述下壳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上壳,所述基板固定贴设在所述下壳的内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贴合面,所述控制器件安装在所述控制板的远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上,所述功率器件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上。或者,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若干连接柱。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为金属连接柱。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铝基板或者铜基板或者铜铝合金基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基板取代传统电路板来焊接功率器件,将具有功率电路的基板贴设在壳体的内侧面上,将具有控制电路的控制板设置在壳体内部并与基板相隔,电机绕组也设置在壳体内部,电机绕组与功率电路之间电连接,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该结构占用空间小,系统功率密度高,便于安装和维护。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分开设置,系统抗干扰性与稳定性得到提高。基板与控制板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功率电路产生的热量主要经过与基板相贴合的壳体散发出去,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通过间隔空间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良好,系统经久耐用。本技术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能适用于电动工具、白色家电、暖通系统等电机应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包括壳体10、固定贴设于该壳体10的内侧面且用于安装功率器件21并形成功率电路的基板20、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部且与所述基板20相隔设置且用于安装控制器件31并形成控制电路的控制板3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部且与所述功率电路电连接的电机绕组40,所述功率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基板20与所述控制板30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S。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采用金属材质,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架,其他零部件均安装在壳体10中。功率器件21包括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等,功率器件21均焊接在基板20上,并形成功率电路。基板20需制作得尽可能大,并固定于壳体10的内侧面上,便于将功率电路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空间。具体地,基板20可以采用胶粘或者紧固件(图未示)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控制器件31焊接于控制板30上,形成控制电路,控制板30固定在壳体10内部,并与基板20相隔设置。电机绕组40与功率电路之间通过导线60实现电连接。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通过导线(图未示)实现电连接。本技术采用基板20取代传统电路板来焊接功率器件21,将具有功率电路的基板20贴设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将具有控制电路的控制板3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并与基板20相隔,电机绕组40也设置在壳体10内部,电机绕组40与功率电路之间电连接,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该结构占用空间小,系统功率密度高,便于安装和维护。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分开设置,系统抗干扰性与稳定性得到提高。基板20与控制板3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S,功率电路产生的热量主要经过与基板20相贴合的壳体10散发出去,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通过间隔空间S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良好,系统经久耐用。本技术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能适用于电动工具、白色家电、暖通系统等电机应用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包括下壳12以及与所述下壳1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上壳11,所述基板20固定贴设在所述下壳12的内侧面。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紧固件连接或者卡勾连接或者其他机械连接结构,该结构便于加工与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基板20与所述控制板30相互平行设置。该结构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提高系统功率密度。进一步地,所述基板20与所述壳体10之间形成贴合面A,所述控制器件31安装在所述控制板30的远离所述贴合面A的一侧上,所述功率器件21安装在所述基板20的远离所述贴合面A的一侧上。该结构有利于基板20牢固安装于壳体10内侧面上,还能避免控制板30上的控制电路与基板20上的功率电路之间相互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或者,所述基板20与所述控制板30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20与所述控制板30之间的若干连接柱5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50均匀分布在控制板30上,确保控制板30的连接牢固。连接柱50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基板20上,而连接柱50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控制板30上,让基板20与控制板30之间形成间隔空间S,避免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在工作时相互干扰,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还有,能让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通过间隔空间S散发出去。连接柱50与控制板30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连接柱50与基板20之间也采用螺钉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以理解地,连接柱50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而连接柱50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控制板30上,也能达到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贴设于该壳体的内侧面且用于安装功率器件并形成功率电路的基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基板相隔设置且用于安装控制器件并形成控制电路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功率电路电连接的电机绕组,所述功率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
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贴设于该壳体的内侧面且用于安装功率器件并形成功率电
路的基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基板相隔设置且用于安装控制器件并
形成控制电路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功率电路电连接的电
机绕组,所述功率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板之
间形成有间隔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包括下壳以及与所述下壳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上壳,所述基板固定贴设在所述下
壳的内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
与所述控制板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