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00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固定器,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其特征是: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就可以将相邻的两块模板连接固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对拉螺栓,节约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对拉螺栓的切割,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固定器,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其特征是: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其优点是:本技术通过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就可以将相邻的两块模板连接固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对拉螺栓,节约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对拉螺栓的切割,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专利说明】一种模板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固定器,属于建筑工程模板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广泛使用对拉螺栓进行模板的固定与支撑加固,下面以柱子为例介绍一下目前的施工方法: 1、按照图纸上柱子的尺寸,将模板的料下好; 2、制作适合长度和数量的对拉螺栓和螺母; 3、将模板支护在预定的位置,然后通过对拉螺栓将相对的两块模板串在一起组成了模板的围护结构,即:如图1所示,模板I与模板3通过对拉螺栓5和与之相配合的螺母4串在一起,模板2与模板6通过对拉螺栓8和与之相配合的螺母7串在一起,以抵抗混凝土对模板的挤压,保证模板的位置,即保证混凝土柱的尺寸。在实际施工中,会根据施工方案等文件设置对拉螺栓的间距。 4、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围护结构内。 5、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拧下螺母,拆除模板,将留在混凝土外的对拉螺栓割掉。 由上施工过程即可看出为了保证柱子的几何尺寸,目前使用对拉螺栓使工程的措施费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并且制作切割对拉螺栓也增加了人工成本,施工中还往往难以将对拉螺栓切割的较为整齐,也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节约建筑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节约建筑成本,提供一种模板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固定器,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其特征是: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 所述第一翼缘板与第二翼缘板的连接为铰接。 所述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与模板用螺钉固定。 所述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设置有与模板通孔相对应的第一翼缘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螺栓分别穿过第一翼缘板通孔与相邻模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与相邻模板通孔,用螺栓固定。 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就可以将相邻的两块模板连接固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对拉螺栓,节约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对拉螺栓的切害I],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模板固定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不,一种模板固定器15包括第一翼缘板151、第二翼缘板153,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 下面以柱子模板为例,介绍一下模板的支拆过程: 1、按照图纸的尺寸,将模板的料下好; 2、将相邻的两块模板之间通过模板固定器固定,即可以是将模板11和模板12之间通过模板固定器15固定,模板12与模板13之间、模板13与模板14之间、模板14与模板11之间均通过模板固定器固定,形成了模板的围护结构; 3、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围护结构内; 4、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模板固定器拆除,即可实现对混凝土柱子模板的拆除。 由上述模板的支护和拆除过程可以看出,使用模板固定器15就可以避免使用对拉螺栓,也就是说避免了对拉螺栓的制作,从而降低了措施钢筋的使用,进而节约了建筑成本,并且也避免了对对拉螺栓的切割,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优选将第一翼缘板151与第二翼缘板153通过铰接轴152铰接;另外,第一翼缘板151和第二翼缘板153与模板螺钉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比如绑扎。优选地,还可以是第一翼缘板151和第二翼缘板153分别设置有与模板通孔相对应的翼缘板通孔154,具体翼缘板通孔154可以是第一翼缘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螺栓分别穿过第一翼缘板通孔与模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与模板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可以保证连接固定的可靠性,也就是保证了模板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模板固定器,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其特征是: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翼缘板与第二翼缘板的连接为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与模板用螺钉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设置有与模板通孔相对应的第一翼缘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螺栓分别穿过第一翼缘板通孔与相邻模板通孔和第二翼缘板通孔与相邻模板通孔,用螺栓固定。【文档编号】E04G17/00GK204112735SQ201420573319【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专利技术者】马建波, 武轶彬, 白林福, 李智超, 孙长海, 米佳, 阴文革, 郑旭芬, 郭丽芳 申请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板固定器,包括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其特征是:第一翼缘板的一端与第二翼缘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翼缘板和第二翼缘板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块模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波武轶彬白林福李智超孙长海米佳阴文革郑旭芬郭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