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干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511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干辊,其包括辊芯,此外,其还包括:裹覆于所述辊芯的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所述包胶层沿挤干辊的径向方向从内向外至少包括:橡胶层和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为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具有良好的表面耐磨性和优良的内部弹性,同时,其在与带钢表面接触不易产生橡胶屑脱落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挤干带钢表面的水分。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兼顾了耐磨性和弹性,其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维检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干棍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板带上的水分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冷轧生产线上会普遍地采用挤干辊来挤干带钢表面的水分。挤干辊通常采用丁腈橡胶或者海帕龙橡胶,通过对挤干辊辊面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将带钢表面的水分挤干去除。 在冷轧生产线的入口清洗段、锌锅段出口水淬槽处以及平整机出口水喷淋等位置都设置有挤干辊,现有技术中的挤干辊多采用丁腈橡胶或者海帕龙橡胶。从橡胶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它们与挤干能力关系来看: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是挤干能力越差;然而硬度越低,耐磨性越差,但是挤干能力越好。目前,高等级的冷轧汽车板生产线对于带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合金化热镀锌生产线上,带钢表面粗糙度较高,其与挤干辊的橡胶材质部分摩擦后容易产生橡胶屑,从而造成生产线的异物压入。一旦为了提高挤干辊的耐磨性而增加其硬度时,带钢表面就不容易挤干。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包胶材质制成的挤干辊很难在硬度和耐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干辊,其具有良好的表面耐磨性和优良的内部弹性,同时,其在与带钢表面接触不易产生橡胶屑脱落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挤干带钢表面的水分。此外,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兼顾了耐磨性和弹性,其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维检更换。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干辊,其包括辊芯,此夕卜,该挤干辊还包括裹覆于辊芯的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该包胶层沿挤干辊的径向方向从内向外至少包括:橡胶层和聚氨酯层,该聚氨酯层为面层。 较之于现有技术中的挤干辊采用单一的丁腈橡胶层或海帕龙橡胶层,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的辊芯的外圆周外部所裹覆的包胶层具有至少两层结构,具体来说,从包胶层沿着挤干辊的径向方向从内向外至少包括两层,其中之一为橡胶层,而另一为聚氨酯层,其中聚氨酯层为面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下包胶层并不局限于橡胶层和聚氨酯层这两层,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三层、四层……至η层,除了橡胶层和聚氨酯层之外的其他层可以设置于辊芯和橡胶层之间,也可以设置于橡胶层和聚氨酯层之间。 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聚氨酯层必须为面层,也就是说,聚氨酯层为直接与带钢表面接触的那一层,相较于面层的其他层均为内层。而橡胶层可以是最内层,即橡胶层可以是直接裹覆于辊芯的外圆周外部,且其内圆周面与辊芯的外圆周面接触的那一层;也可以是面内层,即橡胶层也可以是裹覆于辊芯的外圆周外部,且其外圆周面与聚氨酯层的内圆周面接触的那一层。 由于聚氨酯材料是一种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高分子材料,它的硬度范围宽,力学性能可调性范围大,因此,其具备优异的耐磨性和综合力学性能,为此,将其作为挤干辊的面层,当挤干辊与带钢表面发生接触摩擦时不易产生细小屑粒。同时,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当上下挤干辊与带钢表面接触后会受到一挤压力,而使得上辊和下辊产生弹性形变,由此,利用两者之间的弹性形变来挤干带钢表面的多余水分。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橡胶层为丁腈橡胶层。 丁腈橡胶具有适合于挤干辊挤干的弹性性能,但是其耐磨性能相对较低,与硬度较大的物体接触摩擦后容易产生橡胶屑。不过,对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来说,由于丁腈橡胶层并非设置为面层,其不会与带钢表面产生直接接触,继而也不会产生橡胶细屑,因此,将丁腈橡胶层设置于包胶层的内层既能发挥橡胶的弹性性能,又能避免产生橡胶屑粒。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包胶层的单边厚度为T,所述橡胶层的单边厚度为0.6-0.8T。 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聚氨酯层与橡胶层的厚度比为1:3。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包胶层的单边厚度T与挤干辊的外径D的关系满足T/D = 0.05-0.07。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聚氨酯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3.2 μ mD 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橡胶层的邵氏硬度为60-65°,抗拉强度彡15MPa,伸长率彡150%,压缩变形率彡25%。 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中,上述聚氨酯层的邵氏硬度为80-90°,抗拉强度彡45MPa,伸长率彡450%,压缩变形率彡15%,阿克隆磨损彡0.05。 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具有良好的表面耐磨性和优良的内部弹性。 与现有技术中的挤干辊相比较,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可以在与带钢表面接触而不产生橡胶屑脱落的前提下,快速、有效地挤干带钢表面的水分。 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的挤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维检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不同硬度(HSA)的挤干辊材料在一定在线压力下的弹性压扁量的变化趋势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的包胶层与现有技术中的挤干辊的辊层的弹性压扁量之间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做进一步说明,但是该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图1显示了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挤干辊I属于去除板带上的水分的装置的一种,其包括辊芯11和裹覆于辊芯11的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12,其中,包胶层12包括丁腈橡胶内层121和聚氨酯面层122,从包胶层沿挤干辊的径向方向P由内向外依次分别为丁腈橡胶内层121和聚氨酯面层122。 显然地,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下的双层包胶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具有更多层的包胶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聚氨酯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因此,必须将聚氨酯层设置为面层,使其与带钢表面接触,避免在挤干过程中产生细微屑粒。 另外,若上述实施方式下的挤干辊的外径为D,包胶层12的单边厚度为T那么当挤干辊的外径D和包胶层的单边厚度为T之间的关系满足:T/D = 0.05?0.07时,该实施方式下的挤干辊具有更好的实施效果。 此外,若包胶层的单边厚度为T,那么橡胶层121的单边厚度t为0.6?0.8T也是一种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图2显示具有不同硬度的挤干辊材料在15Kg/cm2的在线压力下的弹性压扁量的变化趋势,而图3则显示了本技术所述的挤干辊的包胶层与现有技术中的挤干辊的辊层的弹性压扁量之间的区别。 通过实际测试可以获知,在生产线上对于挤干辊所施加的压力通常约为15Kg/cm2,在此在线压力下的挤干辊的最佳挤干效果所对应的弹性压扁量为25?30mm。如图2所示,当弹性压扁量为25?30mm时,挤干辊材料的硬度为70?75°。 以上述实施方式下的挤干辊为例,若挤干辊的双层包胶层中包括硬度为65°的丁腈橡胶内层和硬度为85°的聚氨酯面层,而对比例I采用的是硬度为65°的单一的丁腈橡胶辊层,对比例2采用的是硬度为85°的单一的聚氨酯辊层,同时,实施例中的挤干辊的双层包胶层与对比例I和对比例2中的挤干辊的辊层的厚度相同。 如图3所示,由于对比例I中的挤干辊的单层丁腈橡胶的硬度为65°,因此,其弹性压扁量则很难低于30_(超过挤干辊最佳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干辊,其包括辊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裹覆于所述辊芯的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所述包胶层沿挤干辊的径向方向从内向外至少包括:橡胶层和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为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干辊,其包括辊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裹覆于所述辊芯的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所述包胶层沿挤干辊的径向方向从内向外至少包括:橡胶层和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为面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为丁腈橡胶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的单边厚度为T,所述橡胶层的单边厚度为0.6-0.8T。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与橡胶层的厚度比为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卢超李庆胜朱炜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