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44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载体使用核壳型的颗粒、并在其上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各种配体从而得到的新型分离剂。一种分离剂,其特征在于,在具备载体和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载体表面的配体的分离剂中,前述载体为由核和多孔性壳形成的核壳型颗粒,所述核由无孔性无机物质构成,该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该壳由聚烷氧基硅氧烷的水解物形成,前述配体为光学活性聚合物、光学不活性的聚酯、蛋白质或核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载体使用核壳型的颗粒、并在其上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各种配体从而得到的新型分离剂。一种分离剂,其特征在于,在具备载体和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载体表面的配体的分离剂中,前述载体为由核和多孔性壳形成的核壳型颗粒,所述核由无孔性无机物质构成,该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该壳由聚烷氧基硅氧烷的水解物形成,前述配体为光学活性聚合物、光学不活性的聚酯、蛋白质或核酸。【专利说明】分罔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特定载体和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该载体表面的特定配体 的分离剂。
技术介绍
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学相关的产业领域中,对作为生产对象的目标物质进行分离 /精制是极其重要的课题,作为这样的分离技术,一直以来进行的是使用分离剂的方法。作 为这样的分离剂分离出作为分离对象的物质的原理,有利用分离剂与目标物质的亲和性的 情况、利用分离剂与目标物质的光学活性的情况。 作为前述分离剂,一直以来已知的是以全多孔性硅胶作为载体、并在该载体上根 据作为分离对象的目标物质而担载有各种配体的分离剂。 作为将全多孔性硅胶用作载体而得到的分离剂,例如已知有担载有光学活性聚合 物的分离剂。使用将这样的光学活性聚合物担载于载体而成的分离剂时,能够进行光学离 析。 作为前述光学活性聚合物,报告有将纤维素等多糖制成衍生物的多糖衍生物(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1)、光学活性的聚(甲基)丙烯酰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光学活性的聚氨 基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光学活性的聚酰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和5)。 另一方面,还已知有光学活性的低分子化合物(例如具有联萘基结构、冠醚结构的 化合物)通过化学键键合于载体的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另外,还报告有如下的分离剂:其将由具有交联结构的合成高分子构成的颗粒作 为载体,并在该载体上担载蛋白质、具有糖链的糖蛋白来作为配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 另外,关于使核酸担载于载体的技术,例如已知有在玻璃基板上借助脱乙酰壳多 糖来固定DNA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8)。 进而,作为用于鉴定离子性高分子的芯片,还已知有在玻璃之类的载体上担载 DNA、RNA等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 作为可用于担载配体的载体,一直以来可使用全多孔性的硅胶。关于该情况,不仅 已知有全多孔性的颗粒,还已知具有无孔性的核、且在其外表面具有多孔性的壳的核壳型 颗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0)。这样的核壳型颗粒之中,还已知使纤维素三(4-氯-3-甲基 苯基氨基甲酸酯)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细孔径为l〇nm的物质而成的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 (例如,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8/102920号 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02/088204号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10-128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平11-335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9-91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3-327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12-18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8 :日本特开2010-77022号公报 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3-284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10 :日本特开昭49-36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公平4-07773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 1 :K. Lomsadze, G. Jibuti, T. Farkas, B. Chankvetadze, J. Chromatogr. A 1234 (2012) 50 非专利文献 2 :B. Chankvetadze, E. Yashima, Y. Okamoto, J. Chromatogr. A 670 (1994) 39 非专利文献3 :Y. Okamoto, M. Kawashima, K. Hatada, J. Chromatogr. 363 (1986) 173 非专利文献4 :Y. Okamoto, R. Aburatani, K. Hatada, Bull. Chem. Soc. Jpn. 63 (1990) 955 非专利文献 5 :B. Chankvetadze, E. Yashima, Y. Okamoto, J. Chromatogr. A 694 (199 5) 101 非专利文献 6 :Y. Okamoto, R. Aburatani, T. Fukumoto and K. Hatada, Chem Lett., (19 87) 1857。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载体使用核壳型的颗粒、并在其上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各种配体 从而得到的新型分离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作为分离剂中使用的载体,不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硅胶之类的全多 孔性颗粒,而是使用由无孔性核和多孔性壳形成的核壳型颗粒,并使其担载各种配体而得 到的分离剂对于分离各种目标物质而言是有用的。 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分离剂,其特征在于,在具备载体和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 载体表面的配体的分离剂中,前述载体为由核和多孔性壳形成的核壳型颗粒,所述核由无 孔性无机物质构成,该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该壳由聚烷氧基硅氧烷的水解物构成, 前述配体为光学活性聚合物、光学不活性的聚酯、蛋白质或核酸。 【具体实施方式】 〈核壳型颗粒〉 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剂中使用无孔性的核和在其外表面具有多孔性的壳的核壳型颗粒。另 夕卜,该核壳型颗粒的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 通过使核壳型颗粒的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可期待成为配体的物质浸透至 核壳型颗粒的壳的内部、有助于目标物质的良好分离。 核壳颗粒的壳的细孔直径可以通过压汞法来测定。 细孔直径通常为300nm以下。 压汞法为如下方法:施加压力而使汞浸入开孔部,并使用压力值与相对应的浸入 汞体积,由Washburn式算出假设为圆柱状的细孔直径的方法,可以应用针对陶瓷成形体而 规定的JIS R1655。 此处,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无孔性是指:将通过BET法测得的核颗粒的表面的比表面 积(m 2/g)设为A、并将可根据由核颗粒的粒径求得的表面积(由颗粒半径r算出的4 π r2)而 算出的单位重量的表面积(m2/g)设为B时,(A-B) /BX 100不足20。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多孔性是指通过BET法测得的其表面的比表面积为 10mm 2/g 以上。 核壳型颗粒的核与壳的厚度之比通常为1:9~9:1。该比值从确保目标物质的良好 分离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1~2:1。关于该比值,可通过如后述那样地调整核壳颗粒的壳 层的厚度来制备。 此处,核的厚度是指核的直径。 构成核壳型颗粒的核的材料是无机物质,作为其具体例,可优选地列举出:从玻 璃、钛和锆之类的金属或其金属氧化物以及膨润土、云母等粘土矿物所代表的材料中选择 的无机物质,且该无机物质为无孔性的颗粒。 成为上述核的材料的颗粒的粒径优选为0. 1 μ m以上、更优选为0. 5 μ m以上、特别 优选为1 μ m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使用成为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分离剂,其是具备载体和通过物理吸附而担载于载体表面的配体的分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由核和多孔性壳形成的核壳型颗粒,所述核由无孔性无机物质构成,该壳的细孔直径为30nm以上,该壳由聚烷氧基硅氧烷的水解物构成,所述配体为光学活性聚合物、光学不活性的聚酯、蛋白质或核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崇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赛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