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侧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97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车体侧面结构中,冲击梁(116)通过冲击梁延伸部(118)安装至车门内面板(110)。冲击梁延伸部(118)的从冲击梁固定部分(126)延伸至车门内面板(110)的一部分用作能够将负载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门内面板(110)的负载传递部分(128),并且其延伸线指向车体柱(106)的质心(C2)。利用上述简单结构,在发生侧冲击时,能够将负载沿直线从冲击梁(116)传递至车体柱(106)的质心(C2),同时抑制车体柱(106)的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侧面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3443620中描述的车体的侧面结构(具体而言,其车门结构)具有冲击梁安装结构,其中冲击梁的前缘及后缘通过延伸构件安装至车门内面板。在实际的车体侧面结构中,希望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施加至冲击梁的负载被可靠地传递至柱。但是,额外地设置负载传递构件会增大结构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侧面结构,其能够利用简单结构将施加至冲击梁的负载向柱传递。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车体侧面结构,其具有:冲击梁,其被布置为在形成所述车体门的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以及用于将所述冲击梁的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内面板的冲击梁延伸部,其具有冲击梁固定部分以及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朝向车辆柱延伸的负载传递部分,所述冲击梁固定至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所述负载传递部分以面向所述车体柱的质心的角度延伸。因为冲击梁的端部固定至冲击梁延伸部的冲击梁固定部分,故冲击梁经由冲击梁延伸部安装至内面板。因为冲击梁设置有从冲击梁固定部分以朝向所述车体柱的质心的角度延伸的负载传递部分,故能够可靠地将施加至冲击梁的负载向柱质心传递。此外,因为负载传递部分设置在冲击梁延伸部上并且无需为上述负载传递设置额外的构件,故避免了结构复杂而能-->够具有简单结构。所述冲击梁延伸部可包括接合部分以及向外膨出部分,所述接合部分接合至所述内面板,并设置在所述冲击梁延伸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及内端部处,所述向外膨出部分设置在冲击梁延伸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处,并离开所述内面板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膨出。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向外膨出部分上的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处。换言之,通过设置在冲击梁延伸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及外端部处的接合部分,能够可靠地将冲击梁延伸部接合至内面板。此外,通过设置在冲击梁延伸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处的膨出部分,能够将冲击梁的端部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例如,如果采用将冲击梁固定部分设置在向外膨出部分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位置处的构造,则能够将冲击梁的端部固定至外侧位置。所述负载传递部分可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一体地形成。因此,与从冲击梁固定向上中断直至负载传递部分的构造相比,能够以较好的效果将负载从冲击梁传递至柱质心。在该冲击梁延伸部中,可以在冲击梁延伸部的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朝向所述负载传递部分延伸的部分处设置加强构件。由此,能够抑制负载传递部分的变形等,并能够以更好的效果将负载从冲击梁传递至柱质心。此外,在所述冲击梁延伸部中,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可与所述负载传递部分一体地形成,其包括所述加强构件,并且加强构件可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以面向所述柱的质心的角度形成。车体侧面结构还可具有:匹配支架,其与所述冲击梁延伸部将所述内面板夹持在两者之间,其中位于所述匹配支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处的表面大致平行于所述冲击梁延伸部的所述负载传递部分的延伸方向。通过上述构造,能够利用简单结构来将施加至冲击梁的负载向柱传递。-->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类似的标号被用来表示类似的元件,在附图中:图1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图2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的不同截面,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图4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冲击梁延伸部;图5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冲击梁延伸部;图6是剖视图,与图1类似,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的截面,其中车门处于侧面冲击时的情况;图7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一部分的冲击梁延伸部及其附近部分;图8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冲击梁延伸部;图9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图10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图11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一部分的冲击梁延伸部及其附近部分;图12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一部分的冲击梁延伸部及其附近部分;图13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图14A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冲击梁延伸部及其附近部分;图14B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加强支架;图15A是部分剖视图,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的车门及车体柱,其中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图15B是立体图,以放大形式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冲击梁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102的部分视图。本实施例的车体侧面结构102应用至在一端处相对于车体可摆动地被支撑的车门104的支撑端侧,以及在该支撑端侧形成车体的一部分的车体柱106。图2示出了车门104摆动打开的情况下的车体侧面结构102。以下,车辆向前方向由箭头FR表示,向上方向由箭头UP表示,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由箭头OUT表示。从图1及图2可以理解,车门104具有车门外面板108及车门内面板110。车门外面板108具有大致平板形状,而车门内面板110由平板部分110A、前壁部分110B以及向外延伸部分110C形成,平板部分110A位于车门外面板10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并大致平行于车门外面板108,前壁部分110B从平板部分110A向车门外面板108的前端部延伸,而向外延伸部分110C从前壁部分110B向前倾斜地向外延伸。当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向外延伸部分110C与车体柱106部分重叠。车门外面板108与车门内面板110在外周部分处相互接触,并形成车门主体112。如图3所示,车门铰链114设置在向外延伸部分110C与车体柱106之间。车门铰链114使得车门104能够围绕摆动中心轴线114A摆动。冲击梁116布置在车门外面板108与车门内面板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冲击梁116形成为管状或条状,由具有特定强度(刚度)的材料制-->成,并被布置为使得其轴向与车辆的纵向(前后)方向大致一致(至少具有车辆纵向上的分量)。如图1及图2所示,冲击梁116的前端部通过冲击梁延伸部118(如图4及图5详细所示)安装至车门内面板110。冲击梁延伸部118具有接合部分120,122,其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及内端部处接合至车门内面板110,向外延伸部分110C及前壁部分110B。此外,向外膨出部分124形成在接合部分120,122之间,由此以与车辆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式离开车门内面板110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膨出。在本实施例中,当从上方观察时,向外膨出部分124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侧面结构,具有由车体支撑的车体门以及在所述车体门的支撑端一侧形成所述车体的一部分的车辆柱,所述车体侧面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冲击梁,其在形成所述车体门的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 用于将所述冲击梁的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内面板的冲击梁延伸部,其具有冲击梁固定部分以及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朝向所述车体柱延伸的负载传递部分,所述冲击梁固定至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3-3 058419/20061.一种车体侧面结构,具有由车体支撑的车体门以及在所述车体门的支撑端一侧形成所述车体的一部分的车辆柱,所述车体侧面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冲击梁,其在形成所述车体门的外面板与内面板之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冲击梁的一个端部安装至所述内面板的冲击梁延伸部,其具有冲击梁固定部分以及从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朝向所述车体柱延伸的负载传递部分,所述冲击梁固定至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侧面结构,其中所述负载传递部分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车体柱的质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侧面结构,其中所述冲击梁延伸部包括接合部分以及向外膨出部分,所述接合部分接合至所述内面板,并设置在所述冲击梁延伸部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及内端部处,所述向外膨出部分设置在设置于所述外端部处的所述接合部分与设置于所述内端部处的所述接合部分之间,并离开所述内面板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膨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侧面结构,其中所述冲击梁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向外膨出部分上的位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侧面结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欣秀槙野浩司稻森茂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