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糖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酶法从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多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的营养成分全面而且含量丰富,这使得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大豆加工业都方兴未艾,并且随着对大豆功能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大豆蛋白,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及大皂甙等功能成分也都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作为大豆蛋白加工业最大的副产物——豆渣,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忽视,对其研究也只停留在一般性应用上。一些企业对豆渣的不良处理还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泥。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脂肪、膳食纤维,还含有大量纤维素,这是很好的糖来源,利用这些纤维素可以得到大量的特性优良的水溶性大豆多糖。水溶性大豆多糖主要是以大豆分离蛋白、豆腐和腐竹等生产加工的副产物豆渣纤维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酶解(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分离、脱色、灭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大豆多糖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水溶液粘度低、口感好。大豆多糖除了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外,更是一种高性能的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尤其是在酸性环境下更具有独特的乳化稳定蛋白性能。大豆多糖与其它生物多糖相比粘性较低,并具有分散性、稳定性、乳化性和黏着性等特点。食品行业中常被用作食物纤维强化剂、持泡剂和食品特性改善剂。此外,可溶性多豆多糖还具有调节血糖值和血液脂质、促进肠道有害物质的吸附与排泄、抗癌、促进矿物质吸收利用性等生物学活性,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也有一定功效。早在1961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酶法从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多糖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1)原料预处理大豆粕经烘干至其水分含量为2‑4%,再超微粉碎至800‑1000目;(2)酶解将粉碎后的大豆粕,加水混匀,大豆粕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6‑12,并加入脂肪酶,脂肪酶的添加量0.3‑0.5%,酶解温度45℃,调pH 5.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再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4‑0.6%、酶解温度40℃、pH值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再加入菠萝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5‑1.2%,酶解温度为50℃,pH值6.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酶解后在90‑95℃下灭酶5‑10min;(3)非水溶性多糖转化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8‑1.2%、酶解温度40℃、pH值5,酶解1.5‑2.0h后,100‑105℃灭酶5‑10min;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酶法从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多糖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原料预处理
大豆粕经烘干至其水分含量为2-4%,再超微粉碎至800-1000目;
(2)酶解
将粉碎后的大豆粕,加水混匀,大豆粕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6-12,并加入脂肪酶,脂肪酶的添加量0.3-0.5%,酶解温度45℃,调pH 5.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
再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4-0.6%、酶解温度40℃、pH值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
再加入菠萝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5-1.2%,酶解温度为50℃,pH值6.5,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酶解后在90-95℃下灭酶5-10min;
(3)非水溶性多糖转化
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8-1.2%、酶解温度40℃、pH值5,酶解1.5-2.0h后,100-105℃灭酶5-10min;将上述的原料置于微波提取设备中提取,微波的功率为400-600W,频率为800MHZ,酶解0.1-0.5h,酶解后在90-95℃下灭酶5-10min;
(4)离心分离
将酶解后的大豆粕,离心10-20 min ,离心转速为4500 rpm,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别收集;
(5)可溶性多糖的提取
取步骤(4)中的上清液过滤去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在60-70℃下浓缩,浓缩至其浓度为60-70%,浓缩液按1:4比例加入95%乙醇沉淀静置10-20小时、离心10-20 min ,离心转速为4500 rpm,收集沉淀并用乙醇反复清洗2-3次,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4-6%后,再在-1-4℃下进行粉碎,得可溶性多糖;
上述的加酶量均为酶占超微粉碎后的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酶法从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酶的用量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宗磊,藏伟功,丁振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