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935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58
提供一种摩托车。车身框架包含:燃料箱轨道管,该燃料箱轨道管从前管向后延伸;一对左右本体管,该一对左右本体管从燃料箱轨道管的后端部向左和向右分叉,并且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该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分别从左右本体管的上部分向后延伸;和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该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分别连接在左右座位轨道管的中间部分和本体管的下部分之间。燃料箱布置在从车身框架的前管的后部分延伸到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区域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所述燃料箱轨道管上。燃料箱包含布置在面向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燃料箱的后部分的箱内式燃料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燃料箱的摩托车,燃料通过安装在其中的燃料泵从该燃料箱被供应至引擎。
技术介绍
作为被构造成通过安装在燃料箱中的燃料泵将燃料供应到引擎的一种摩托车,已知的摩托车具有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桥接在燃料箱轨道管上方的燃料箱,该轨道管在前管的后方前后延伸,并且构成车身框架。燃料箱的截面形成为具有向下凹陷形状,以便避免干涉布置在燃料箱下方的燃料箱轨道管。同时,用于摩托车的燃料泵(箱内式燃料泵)必须设置有位于燃料箱的最下方位置的燃料抽吸部分,以便将容纳在燃料箱中的燃料无保留地供应到引擎。对于该要求,已提出一种摩托车,其中燃料泵布置在燃料箱面向左右燃料箱轨道管之间的底壁上,该左右燃料箱轨道管构成车身框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1-063045A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076570A然而,根据如上所述的箱内式燃料泵,因为构成车身框架的燃料箱轨道管布置在左侧和右侧且以一定间隔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形成在燃料箱的底部上以便避免干涉燃料箱轨道管的向下凹陷部分变得更大,从而燃料箱的内部容量减小。此外,因为燃料箱轨道管安装成使引擎能够放置在布置在这些管下方的车身框架上,燃料箱轨道管必须布置在相对于引擎在预定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隙的高度。同时,从保障行驶稳定性的观点来看,需要将燃料箱布置在车身框架的适当位置。当燃料箱相对于驾驶员的操作位置布置在比较高的位置时,行驶稳定性可能劣化。通常,燃料箱的背侧(上表面)的高度依据安装于其中的燃料泵的上端部的位置。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依据燃料箱的底部位置。燃料箱的底部位置依据燃料箱轨道管的高度位置。因此,在燃料箱轨道管的布置位置被限制的情况下,不可能使燃料箱的底部位置降低预定位置以上,从而不可能将燃料泵安装在低位置。因此,不可能将燃料泵的上端部布置在低位置,从而燃料箱的背侧(上表面)的高度变得更高。尤其是,对于安装在具有一个燃料箱轨道管的车身框架上的燃料箱,不可能将燃料泵布置在燃料箱轨道管之间的燃料箱的底壁上,如专利文献1和2所述。因此,不可能使燃料泵的安装位置降低预定位置以上,从而燃料箱的背侧(上表面)的高度变得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注意到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于燃料箱的形状或者安装位置所导致的对骑车姿态的限制的摩托车,因而增加骑车位置的自由度并且改善骑车质量和可操作性,而不减小燃料箱的内部容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包括:燃料箱轨道管,该燃料箱轨道管从前管向后延伸;一对左右本体管,该一对左右本体管从燃料箱轨道管的后端部向左和向右分叉,并且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该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分别从左右本体管的上部分向后延伸;和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该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分别连接在左右座位轨道管的中间部分和本体管的下部分之间;和燃料箱,该燃料箱布置在从车身框架的前管的后部分延伸到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区域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燃料箱轨道管上;其中,燃料箱包含箱内式燃料泵,该箱内式燃料泵布置在面向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燃料箱的后部分。根据上述构造,燃料箱布置在从前管的后部分延伸到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区域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燃料箱轨道管上。因此,相比燃料箱轨道管布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以一定间隔基本上平行于彼此的构造,能够减少避免干涉燃料箱轨道管的空间,从而保障燃料箱的内部容量。此外,在燃料箱轨道管的后侧,箱内式燃料泵布置在面向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位置(燃料箱的后部分),座位轨道管在燃料箱轨道管下方的位置向右延伸。因此,能够降低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从而降低燃料箱的背侧(上表面)的高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燃料箱的形状或者安装位置所导致的对骑车姿态的限制,因而增加骑车位置的自由度并且改善骑车质量和可操作性,而不减小燃料箱的内部容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中,优选地,燃料泵布置成相对于车身中心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偏移,并且燃料泵包含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的下部分从燃料箱的底表面向下突出;并且与燃料箱相对的左右座位轨道管中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形成为低于另一侧的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燃料泵布置成相对于车身中心向一侧偏移,也能够通过向下收缩布置在相同侧的一个座位轨道管来保障燃料泵的安装空间,其中燃料泵的下部分具有突出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料泵的安装位置,从而有效地降低燃料箱的背侧(上表面)的高度。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进一步包括空气净化器盒,在座位轨道管的下方,空气净化器盒布置在由左右座位轨道管、本体管和座位支柱管围绕的框架内,并且空气净化器盒被构造成将用于燃烧的空气供应至引擎;并且空气净化器盒形成为通过盖打开和闭合主体盒部分的开口,并且布置成在使侧主体盒部分的开口侧朝向另一侧的座位轨道管的车身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净化器盒布置成面向布置在较高位置的另一侧的座位轨道管的车身侧的主体盒部分的开口侧。因此,相比空气净化器盒布置成面向布置在较低位置的一侧的座位轨道管的车身侧的主体盒部分的开口侧的构造,能够保障空气净化器盒的容量。因此,能够改善引擎中的燃料的燃烧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抗噪音措施来减少噪声。此外,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进一步包括空气净化器盒,在座位轨道管的下方,空气净化器盒布置在由左右座位轨道管、本体管和座位支柱管围绕的框架内,并且空气净化器盒被构造成将用于燃烧的空气供应至引擎;并且空气净化器盒布置成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偏移,该另一侧是燃料泵的相反侧。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空气净化器盒布置成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偏移,该另一侧是燃料泵的相反侧,因此能够布置空气净化器盒并且避免燃料泵的布置位置。从而,能够保障空气净化器盒的容量,从而能够改善引擎中的燃料的燃烧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抗噪音措施来减少噪声。此外,因为能够以平衡的方式将燃料泵和空气净化器盒布置在车身的左侧和右侧,因此能够改善摩托车行驶时的直线性。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中,电子组件或者车载工具优选地布置在框架中,位于左右方向上布置有燃料泵的一侧。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组件或者车载工具布置在框架中,位于左侧和右侧中布置有燃料泵的一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布置在空气净化器盒的相反侧的空间,从而不必单独地提供用于布置电子组件或者车载工具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由于燃料箱的形状或者安装位置所导致的对骑车姿态的限制,因而增加骑车位置的自由度并且改善骑车质量和可操作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摩托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含:燃料箱轨道管,所述燃料箱轨道管从前管向后延伸;一对左右本体管,所述一对左右本体管从所述燃料箱轨道管的后端部向左和向右分叉,并且向下延伸;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所述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分别从所述左右本体管的上部分向后延伸;和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所述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右座位轨道管的中间部分和所述本体管的下部分之间;和燃料箱,所述燃料箱布置在从所述车身框架的所述前管的后部分延伸到所述座位轨道管的前部分的区域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所述燃料箱轨道管上;其中,所述燃料箱包含箱内式燃料泵,所述箱内式燃料泵布置在面向所述座位轨道管的所述前部分的所述燃料箱的后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19 JP 2013-1502961.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含:
燃料箱轨道管,所述燃料箱轨道管从前管向后延伸;
一对左右本体管,所述一对左右本体管从所述燃料箱轨道管的后端部向左和向右
分叉,并且向下延伸;
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所述一对左右座位轨道管分别从所述左右本体管的上部分
向后延伸;和
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所述一对左右座位支柱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右座位轨道管
的中间部分和所述本体管的下部分之间;和
燃料箱,所述燃料箱布置在从所述车身框架的所述前管的后部分延伸到所述座位轨道
管的前部分的区域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架设在所述燃料箱轨道管上;
其中,所述燃料箱包含箱内式燃料泵,所述箱内式燃料泵布置在面向所述座位轨道管
的所述前部分的所述燃料箱的后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燃料泵布置成相对于车身中心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偏移,并且所述燃
料泵包含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的下部分从所述燃料箱的底表面向下突出;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佳弘高桥庄太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