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列专利>正文

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2793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可有效解决太阳能热水装置24小时正常使用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真空管方阵经第一导热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通,所述的蓄热水箱是由外箱体和装在外箱体腔体内的内箱体构成的,内箱体的箱体壁上开有连通外箱体腔体和内箱体腔体的导热孔,内箱体的腔体内装有蓄热球,外箱体上装有与其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第二导热循环管路设置有多条支导热循环管路,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第二导热循环管路、支导热循环管路和外箱体的腔体内均装有导热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能耗小,绿色无污染,能够将太阳能有效的转换为热能并储存起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使用,使用方便,效果好,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设备,特别是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能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目前能源紧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各自能源价格飞涨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是一个巨大、清洁、长久的能源体,利用太阳能的光能转换热能的原理研制成功的太阳能热水器,如今已经成为了生活常用而又普及的设施之一。但是太阳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夜晚、阴雨、下雪及连续阴天,特别是在冬天采暖的季节,光照时间短,集热量太低,不能保证24小时采暖的需要,因此,太阳能集热设备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可有效解决太阳能热水装置24小时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均布的多根太阳能真空管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方阵和蓄热水箱,太阳能真空管方阵经第一导热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相连通,所述的蓄热水箱是由外箱体和装在外箱体腔体内的内箱体构成的,内箱体的箱体壁上开有连通外箱体腔体和内箱体腔体的导热孔,内箱体的腔体内装有蓄热球,外箱体上装有与其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第二导热循环管路设置有多条支导热循环管路,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第二导热循环管路、支导热循环管路和外箱体的腔体内均装有导热水。 所述的支导热循环管路有3条,3条支导热循环管路上分别装有蓄能地暖、储能暖气片和冷暖空调;所述的蓄能地暖是由下至上的第一塑料薄膜层、铝箔层、蓄热储能材料层、第二塑料薄膜层、混凝土层和装饰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相变蓄热储能材料层内设置有均布的地热管,地热管的两端与支导热循环管路相连;所述的储能暖气片是由过水管道和装在过水管道外部的蓄热储能体构成的,过水管道的两端与支导热循环管路相连。 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能耗小,绿色无污染,能够将太阳能有效的转换为热能并储存起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使用,使用方便,效果好,节能环保,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蓄热水箱的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蓄热球的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储能暖气片的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技术蓄能地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5给出,本技术包括均布的多根太阳能真空管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和蓄热水箱7,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经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与蓄热水箱7相连通,所述的蓄热水箱7是由外箱体7a和装在外箱体腔体内的内箱体7b构成的,内箱体7b的箱体壁上开有连通外箱体腔体和内箱体腔体的导热孔16,内箱体7b的腔体内装有蓄热球3,外箱体7a上装有与其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设置有多条支导热循环管路,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支导热循环管路和外箱体7a的腔体内均装有导热水18。 所述的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中的真空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的相连通;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蓄热水箱7外部设置有用于隔热保温的聚氨酯发泡层(图中未给出),有效保温隔热; 所述的支导热循环管路有3条,3条支导热循环管路9a、9b、9c上分别装有蓄能地暖10、储能暖气片11和冷暖空调12 ; 所述的蓄能地暖10是由下至上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06、铝箔层105、蓄热储能材料层104、第二塑料薄膜层103、混凝土层102和装饰层101构成的多层结构,相变蓄热储能材料层104内设置有均布的地热管107,地热管107的两端与支导热循环管路9a相连;所述的相变蓄热储能材料层是由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蓄热剂构成的,该蓄热剂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十水硫酸钠92.59%、硼砂1.68%、氯化钠5.73%混合在一起制成的,该蓄热剂的相变温度为27°C,硼砂用于防止过冷,氯化钠用于调节相变点。十水硫酸钠的相变潜热为57.5千卡/千克,每吨蓄热剂在27°C时可提供57500千卡的热量,100 Hl2的住房内只需300kg的蓄热剂储存的热量即可使用一天,这样很好的解决的夜晚和阴雨天无法使用太阳能的问题。 所述的储能暖气片11是由过水管道111和装在过水管道111外部的蓄热储能体112构成的,过水管道111的两端与支导热循环管路9b相连,所述的蓄热储能体112是由壳体和装在壳体内的蓄热剂构成的,该蓄热剂为固-液相变温度为50°C的蓄热剂,蓄热剂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酰胺9% (作为增稠剂)、三水醋酸钠82.5% (作为蓄热剂主体)、硼砂5% (作为防过冷剂)和氯化钠3.5% (用于调节相变点)混合在一起制成的;当室外停止供热水时,蓄热剂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还能正常供暖8-10小时,以保证全天候使用,其原理是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并储存起来,二次转换再利用,该储能暖气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也可利用现有的供暖设施进行简单的改造即可使用,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热值高,无烟尘,无污染,静音运行,节约能源。 所述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21上分别装有水龙头13和淋浴头14,用于洗浴及生活用水; 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上装有与空气源热泵5相连的辅助导热循环管道4,辅助导热循环管道4上有阀门6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真空管方阵克服了连续阴雨天,冬季阳光弱。光照时间短,不能正常使用的不足,并且节约能源。 所述的蓄热球3是由不锈钢球体31制成的球形中空结构,不锈钢球体的腔体内装有蓄热剂32,所述的蓄热剂的固-液相变温度为50°C的蓄热剂,蓄热剂是由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酰胺9% (作为增稠剂)、三水醋酸钠82.5% (作为蓄热剂主体)、硼砂5% (作为防过冷剂)和氯化钠3.5% (用于调节相变点)混合在一起构成的; 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上装有第一循环泵8a,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上装有第二循环泵8b。 本技术使用时,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通过太阳能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内的导热水升温,温度通过导热水传递给装在内箱体7b的腔体内的蓄热球3,蓄热球将热量储存起来,夜间或阴雨天时,再将热量释放出来,加热导热水,用于各个支导热循环管路,实际使用时,可在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上设置控制总阀门,在每条支导热循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支路控制阀门,用于控制各个管路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能耗小,绿色无污染,将太阳能和空气能有机结合,解决的供暖、制冷、生活用水等问题,是工厂、企业、学校、医院、宾馆等单位的采暖,能够将热能有效储存起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使用,使用方便,效果好,节能环保,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包括均布的多根太阳能真空管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方阵(1)和蓄热水箱(7),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真空管方阵(1)经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与蓄热水箱(7)相连通,所述的蓄热水箱(7)是由外箱体(7a)和装在外箱体腔体内的内箱体(7b)构成的,内箱体(7b)的箱体壁上开有连通外箱体腔体和内箱体腔体的导热孔(16),内箱体(7b)的腔体内装有蓄热球(3),外箱体(7a)上装有与其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设置有多条支导热循环管路,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支导热循环管路和外箱体(7a)的腔体内均装有导热水(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包括均布的多根太阳能真空管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和蓄热水箱(7),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真空管方阵(I)经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与蓄热水箱(7)相连通,所述的蓄热水箱(7)是由外箱体(7a)和装在外箱体腔体内的内箱体(7b )构成的,内箱体(7b )的箱体壁上开有连通外箱体腔体和内箱体腔体的导热孔(16 ),内箱体(7b)的腔体内装有蓄热球(3),外箱体(7a)上装有与其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设置有多条支导热循环管路,所述的第一导热循环管路(2)、第二导热循环管路(15)、支导热循环管路和外箱体(7a)的腔体内均装有导热水(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水箱(7)外部设置有用于隔热保温的聚氨酯发泡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导热循环管路有3条,3条支导热循环管路(9a、9b、9c)上分别装有蓄能地暖(10)、储能暖气片(11)和冷暖空调(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采暖、制冷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地暖(10)是由下至上的第一塑料薄膜层(106)、铝箔层(105)、蓄热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列杜秀灵张振荣王飞亚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