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安全专利>正文

网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687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网罩,使得使用可靠。其由一绳体、一小环体、以及固定件、勾体组成;其特征是:具有长度的绳体以小环体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呈来回往返的顺时针方向编绕状态,于绳体相互交叠处的二端及往返时接近小环体处,各以固定件固定,完成一编结程序后的绳体各段呈放射状态;绳体为由外向内方式盘绕状,且在绳体相互交叉处以固定件固定,在网罩最外侧的周缘上设有勾体。用于网住物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罩本技术涉及网罩,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车顶网住乘载物品的网罩。已有网罩如图4、5所示:其由一中心环10、纵、横向绳体20、30、固定件40及勾体50组成;中心环10设于中央并对应设纵向绳体20,每一纵向绳体20始端绕设于中心环10上,由一固定件40固定,成为一套合环201,各纵向绳体20垂直方向对应等距绕设横向绳体30,各横向绳体30始末端及与纵向绳体20相互交叠处藉固定件40固定,形成网目60,各纵向绳体20末端绕设于最外侧横向绳体30,以固定件40固定,最外侧横向绳体30上组设勾体50。使用时,勾体50勾设于各定位上,将物品网住于车顶上。但由于纵、横向绳体的固定、定位由固定件固设,且各纵、横向绳体具有弹性,受拉掣时会变形,致固定件之间产生间隙,网体松脱,造成网内物件掉落等等,总之,已有网罩的使用可靠性相当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的网罩。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网罩,其由一绳体、一小环体、以及固定件、勾体组成;其特征是:具有长度的绳体以小环体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呈来回往返的顺时针方向编绕状态,于绳体相互交叠处的二端及往返时接近小环体处,各以固定件固定,完成一编结程序后的绳体各段呈放射状态;绳体为由外向内方式盘绕状,且在绳体相互交叉处以固定件固定,在网罩最外侧的周缘上设有勾体。上述设计,经使用试验证实,达到了使用可靠的效果,而不再发生如已有网罩使用中发生的种种缺失。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编结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已有网罩结构示意图;图5为已有网罩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由一绳体1、一小环体2、以及固定件3、勾体4组成;其特征是:具有长度的绳体1以小环体2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2呈来回往返的顺时针方向编绕状态,于绳体1相互交叠处的二端及往返时接近小环体2处,各以固定件3固定,完成一编结程序后的绳体1各段呈放射状态;绳体1为由外向内方式盘绕状,且在绳体1相互交叉处以固定件3固定,在网罩最外侧的周缘上设有勾体4。其中,绳体1以小环体2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2呈来回往返的逆时针方向编绕状态。如图2所示:该绳体1具有适当的长度,于该绳体1的起始端1a段在往内绕设并穿过小环体2后,再转折向外绕设一相等距离的1b段,并在该1a段与1b段接近小环体2处,以固定件3予以固定而形成1c点,另在1b段末端与1a段起始端相互交错处的二端各形成1d点及1e点,并在1d点及1e点处以固定件3固定之;接着,以小环体2为圆心且距1a段适当距离后形成一2a段在绕过小环体2时,随即转折以同等距离返回并形成2b段,且在2a点与2b点接近小环体2处以固定件3将之固定,并在该处形成2c点,至于2b段与2a段交叉相叠处的二端处各形成2d点与2e点,同时在2d点与2e点处以固定件3固定之;继续以小环体2为圆心并顺时针或逆时针如前述方式绕设以形成3a段、3b段、3c点、3d点、3e点及4a段、4b段、4c点、4d点、4e点及5a段、5b段、5c点、5d点、5e点及6a段、6b段、6c点、6d点、6e点及7a段、7b段、7c点、7d点、7e点及8a段、8b段、8c点、8d点、8e点及9a段、9b段、9c点、9d点、9e点及10a段、10b段、10c点、10d点、10e点(其编结流程与前述1a段、1b段、1c点、1d点、1e点及2a段、2b段、2c点、2d点、2e点相同,故不再费述),当完成10e点时再向1a段及1b段处延设一11a段,该11a段在经过1d点时并以固定件3固定,且同时依序向1a段、2b段、2a段、3b段、3a段、4b段、4a段、5b段、5a段、6b段、6a段、7b段、7a段、-->8b段、8a段、9b段、9a段、10b段、10a段及1b段之中央适当处绕设形成12a段、12b段、12c段、12d段、12e段、12f段、12g段、12h段、12i段、12j段,尚若1-10之各线段较长时,则於12j段後再如12a段之起始段向中心之中央方向绕设,形成13a段、13b段、13c段、13d段、13e段、13f段、13g段、13h段、13i段、13j段及14a段、14b段、14c段、14d段、14e段、14f段、14g段、14h段、14i段、14j段,及至绳体1整体绕设完成後,於14j段与1A段、26段相交处及14j段的终点端与14a段相叠处,各以固定件3予以固定,且该绳体1对应绕设之纵、横两向相交处,亦藉固定件3固定之,另,在1a段及1b段间、2a段及2b段、3a段及3b段间、4b段及4b段间、5a段及5b段间、6a段及6b段间、7a段及7b段间、8a段及8b段间、9a段及9b段间、10a段及10b段间对应组设勾体4。藉由以上的网罩结构的设立,可知本技术具有较习用结构为佳的效果达成,如:1、以单一绳体编结成型,可改善习用以多绳体编结形成网罩的方式的麻烦、效率不彰、浪费成本的缺点。2、采单一绳体编设而成,加上,其只须加绳该单一绳体的起始端固定处的结构,即可形成一确实改善习知网罩中诸多绳体的起始端、终止端固定处易脱落的缺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网罩,其由一绳体、一小环体、以及固定件、勾体组成;其特征是:具有长度的绳体以小环体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呈来回往返的顺时针方向编绕状态,于绳体相互交叠处的二端及往返时接近小环体处,各以固定件固定,完成一编结程序后的绳体各段呈放射状态;绳体为由外向内方式盘绕状,且在绳体相互交叉处以固定件固定,在网罩最外侧的周缘上设有勾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网罩,其由一绳体、一小环体、以及固定件、勾体组成;其特征是:具有长度的绳体以小环体为圆心,并绕过小环体呈来回往返的顺时针方向编绕状态,于绳体相互交叠处的二端及往返时接近小环体处,各以固定件固定,完成一编结程序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全
申请(专利权)人:周安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