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445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结构,尤其是一种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属于LED灯具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包括散热器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内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白光LED光源和红外LED光源,散热器外的顶端设置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提供基板上白光LED光源和红外LED光源的工作电源,并能使得白光LED光源与红外LED光源工作状态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能实现正常白光照明和夜晚红外补光的有效切换与控制,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结构,尤其是一种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属于LED灯具的

技术介绍
为了安防摄像需求,夜晚照相需要红外LED补光。而正常照明需要白光LED。目前,现有的LED灯具多数难以满足安防摄像的补光和正常照明的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能实现正常白光照明和夜晚红外补光的有效切换与控制,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包括散热器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内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白光LED光源和红外LED光源,散热器外的顶端设置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提供基板上白光LED光源和红外LED光源的工作电源,并能使得白光LED光源与红外LED光源工作状态的切换。所述散热器的底端设有面罩,所述散热器与面罩间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基板的正下方。所述散热器上设置对称分布的弹簧卡扣。所述面罩上设置竖直向上分布的定位圈,散热器位于定位圈内。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电源支架安装在散热器外的顶端,散热器的外壁具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基板采用铝基板,基板与散热器内的底壁间设置有导热胶。所述驱动电源包括整流电路DB1,所述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与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第一原边线圈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端与变压器T1第一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以及开关管Q1的漏极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以及驱动切换芯片U1的CLK端连接,驱动切换芯片U1采用OZ2082C的芯片;电容C7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驱动切换芯片U1的VDD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以及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端与变压器T1第二原边线圈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第二原边线圈的另一端接地;驱动切换芯片U1的CMOP端通过电容C6接地,驱动切换芯片U1的DRV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以及开关管Q1的栅极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驱动切换芯片U1的CS端、开关管Q1的源极端以及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变压器T1副边线圈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端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白光LED光源的正极端、红外LED光源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驱动切换芯片U1的FB端、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白光LED光源的负极端与开关管Q2的漏极端连接,开关管Q2的栅极端通过电阻R11与驱动切换芯片U1的SW1端连接,开关管Q2的源极端通过电阻R10接地;红外LED光源的负极端与开关管Q3的漏极端连接,开关管Q3的栅极端通过电阻R12与驱动切换芯片U1的SW2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以及开关管Q3均采用MOS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基板上设置若干白光LED光源与红外LED光源,基板通过导热胶安装在散热器内,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通过导光板导光;散热器顶端的驱动电源能提供白光LED光源以及红外LED光源的工作电压,并根据外部交流电的供电状态,来自动切换白光LED光源以及红外LED光源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在正常照明与安防摄像补光之间的有效切换,操作方便,恒流精度高,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驱动电源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罩、2-弹簧卡扣、3-驱动电源、4-散热器、5-定位圈、6-电源支架、7-基板、8-导热胶、9-白光LED光源以及10-红外LED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满足安防摄像的要求,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能实现正常白光照明和夜晚红外补光的有效切换与控制,本专利技术包括散热器4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4内的基板7,所述基板7上设有若干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散热器4外的顶端设置驱动电源3,所述驱动电源3提供基板7上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的工作电源,并能使得白光LED光源9与红外LED光源10工作状态的切换。具体地,通过驱动电源3能与外部交流电连接,当驱动电源3与外部交流电连接后,能为基板7上的白光LED光源9、红外LED光源1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压,白光LED光源9、红外LED光源10均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多个发光芯片串接组成,以满足照明和红外补光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驱动电源3提供白光LED光源9、红外LED光源10工作时,只允许白光LED光源9或红外LED光源10发光工作。当需要在白光LED光源9与红外LED光源10之间切换时,可以通过驱动电源3进行控制切换,通过驱动电源3切换后,能保持白光LED光源9与红外LED光源10工作时的稳定状态,直至下次切换操作。所述散热器4的底端设有面罩1,所述散热器4与面罩1间设有导光板11,所述导光板11位于基板7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热器4呈罩状,面罩1呈平板状,以散热器4构成的筒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形成的灯具结构还可以采用形式的,具体不再列举。所述面罩1上设置竖直向上分布的定位圈5,散热器4位于定位圈5内,散热器4利用定位圈5与面罩1安装固定。导光板11能对白光LED光源9以及红外LED光源10发出的光学进行导光输出,避免产生炫目等,导光板11位于散热器4的端部,且位于散热器4与面罩1之间,导光板11也位于定位圈5内。所述散热器4上设置对称分布的弹簧卡扣2。通过弹簧卡扣2能够将整个灯具安装固定在所需的位置,利用弹簧卡扣2进行安装固定,为本
常用的技术手段,弹簧卡扣2的具体结构为本
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驱动电源3通过电源支架6安装在散热器4外的顶端,散热器4的外壁具有若干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能提高散热器4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确保对白光LED光源9以及红外LED光源10的散热效果。所述基板7采用铝基板,基板7与散热器4内的底壁间设置有导热胶8。基板7采用铝基板,使得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此外,基板7还可以采用常用的其他材料。导热胶8能将基板7上的热量及时有效地传导到散热器4上,通过散热器4上的翅片结构进行散热,确保白光LED光源9以及红外LED光源10的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电源3包括整流电路DB1,所述整流电路DB1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包括散热器(4)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4)内的基板(7),所述基板(7)上设有若干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散热器(4)外的顶端设置驱动电源(3),所述驱动电源(3)提供基板(7)上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的工作电源,并能使得白光LED光源(9)与红外LED光源(10)工作状态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包括散热器(4)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4)内的基板(7),所述基板(7)上设有若干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散热器(4)外的顶端设置驱动电源(3),所述驱动电源(3)提供基板(7)上白光LED光源(9)和红外LED光源(10)的工作电源,并能使得白光LED光源(9)与红外LED光源(10)工作状态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4)的底端设有面罩(1),所述散热器(4)与面罩(1)间设有导光板(11),所述导光板(11)位于基板(7)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4)上设置对称分布的弹簧卡扣(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面罩(1)上设置竖直向上分布的定位圈(5),散热器(4)位于定位圈(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源(3)通过电源支架(6)安装在散热器(4)外的顶端,散热器(4)的外壁具有若干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基板(7)采用铝基板,基板(7)与散热器(4)内的底壁间设置有导热胶(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控开关实现白光和红外切换的灯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源(3)包括整流电路DB1,所述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与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以及变压器T1第一原边线圈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凯华利生谭丽君赵建鹏李首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