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由于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关于各种多媒体信息的需求增加,对于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的目标在于将当前的移动电话系统的性能提高至下行链路1Gbps,上行链路500Mbps。为了这种移动电话系统的性能的提高,当前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IMI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认知无线电(CR:Cognitive Radio)、协作多点(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等主要技术。空时编码是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减少因衰落导致的性能劣化的有效技术。阿拉穆蒂(Alamouti)提出了利用发送端的两个天线、接收端的单个天线来获得分集增益(diversity gain)的空时编码技术。因这种空时编码技术未考虑频率选择性(selectively)而能够与OFDM技术一起使用,从而能够使效率最大化。同时,还具有能够通过这种利用多天线的空时编码来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和接收性能的优点。据此,需要一种可在各种信道环境下利用多天线来有效地传输信号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需求而提出的,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各种信道环境下利用多天线有效传送信号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利用多输入单输出方式传送用于与通过另一发送装置传送的信号实现分集增益的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传送第一信号;第二发送单元,传送第二信号;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根据第一协同通信技术而传送,其中,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与所述通过另一发送装置传送的信号根据第二协同通信技术而传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3 KR 10-2014-0067800;2013.07.05 US 61/8431.一种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利用多输入单输出方式传送用于与通过
另一发送装置传送的信号实现分集增益的信号,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传送第一信号;
第二发送单元,传送第二信号;
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根据第一协同通信技术而
传送,
其中,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与所述通过另一发
送装置传送的信号根据第二协同通信技术而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协同通信技术为编码协
同通信技术,而所述第二协同通信技术可以是通用循环延迟分集协同通信技
术,或者,第一协同通信技术为通用循环延迟分集协同通信技术,而第二协
同通信技术为编码协同通信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当第一协同通信技术为通用
循环延迟分集协同通信技术,而第二协同通信技术是编码协同通信技术时,
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的发送功率和延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当第一协同通信技术为通用
循环延迟分集协同通信技术,而第二协同通信技术是编码协同通信技术时,
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中的各个的发送功率和延迟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是根据时间可变的,或者,是被固定为默认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编码协同通信技术是空
时块编码技术和空频块编码技术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空时块编码技术和空频块编
码技术根据时间而可变地被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包括:
编码单元,对输入信号执行空时块编码或空频块编码;
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单元,对经编码的信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来输出
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延迟单元,经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
号应用循环延迟;
保护区间插入单元,将保护区间插入到经循环延迟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
号;
天线分配单元,考虑根据第一协同通信技术和第二协同通信技术的分集
增益来将插入有保护区间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配给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编码单元,对输入信号执行空时块编码或空频块编码;
相移单元,将相移应用于经编码的信号来输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单元,对经相移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快速傅里
叶逆变换;
保护区间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正贤,韩廷溢,朴柱晟,柳廷必,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