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的二次顶出油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产品顶出单元,下模设置一加硬垫板、下模仁、与下模仁活动配合的成型模心;产品顶出单元设置油顶杆、底层底针板、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顶出拉回杆、顶针、L形摆动块、方铁;顶出拉回杆一端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和下模仁后与成型模心接触设置;顶针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下模仁和成型模心,并设置在成型模心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铝合金手机支架类产品外边框表面进行墩实处理、墩实顶出效果好、顶出不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二次顶出油压模。
技术介绍
铝合金手机支架类产品结构复杂,平面度、外边框表面要求高,使用型材加CNC的工艺成本很高、出货慢,制约了该类金属件的大量运用。使用压铸铝合金胚,可以很好地解决产品结构复杂性,制程需要使用CNC加工的地方大幅度的减少,出货效率高,成本降低很多。但由压铸工艺本身工艺上造成产品在厚度较厚的地方密度相对较小即微观结构不够结实,在经CNC加工外框表面后容易出现孔洞等不良造成报废。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铝合金手机支架类产品外边框表面进行墩实处理、墩实顶出效果好、顶出不容易变形的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二次顶出油压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的二次顶出油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产品顶出单元,下模设置一加硬垫板、一固定设置在加硬垫板上的下模仁、与下模仁活动配合的成型模心;产品顶出单元设置油顶杆、底层底针板、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顶出拉回杆和顶针;并且,还设置一与底层底针板销轴连接的L形摆动块、以及用于限制L形摆动块运动的方铁;顶出拉回杆一端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和下模仁后与成型模心接触设置;并且,顶针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下模仁和成型模心,并设置在下模仁及成型模心上。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二次顶出油压模中,下模仁与活动的成型模心采用3°的锥面配合设置。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二次顶出油压模中,产品顶出单元还设置有顶针板导柱,顶针板导柱上设置有回位弹簧。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下模仁与成型模心活动配合,采用受力面积大的成型模心与顶针共同将压铸胚顶出下模仁型腔,先克服掉大部分的脱模力后,顶出不会变形,二次顶出使用配置适当的顶针最后顶出,脱模力较小,顶出不会变形;并且,通过加硬垫板,可以使下模承受较大的油压力,墩实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铝合金支架产品示意图;图2为铝合金支架压铸、墩实产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产品油压墩实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产品一次顶出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产品二次顶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的二次顶出油压模,如图1-3所示,二次顶出油压模包括上模301、下模302和产品顶出单元,压铸胚201放置在下模302上,上模301和下模302闭合,通过四柱油压机对压铸胚201进行墩实处理,墩实处理完成后,通过产品顶出单元顶出后形成铝合金支架产品101。 如图4所示,下模302设置一加硬垫板403、一固定设置在加硬垫板上的下模仁402、与下模仁402活动配合的成型模心401,在进行墩实处理时,压铸胚放置于成型模心401内后,再将其放入下模仁402内进行油压墩实。如图5至7所示,产品顶出单元设置油顶杆303、底层底针板508、底层面针板507、上层底针板506、上层面针板505、顶出拉回杆502和顶针512;油顶杆303与油压机的顶出油缸连接,通过顶出油缸推动其向上运动,底层底针板508上还设置一L形摆动块510,L形摆动块510通过销轴509安装在底层底针板508上,底层底针板508侧边上方还设置一方铁511,方铁511可以用于限制L形摆动块510的运动,在闭合墩实时,方铁511 与L形摆动块51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如图5所示。其中,顶出拉回杆502一端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508上,顶出拉回杆50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层面针板507、上层底针板506、上层面针板505、加硬垫板403和下模仁402后与成型模心接触设置;并且,顶针512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层底针板506上,顶针51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上层面针板505、加硬垫板403、下模仁402和成型模心401,并设置在下模仁402及成型模心401上。并且,产品顶出单元还设置有顶针板导柱503,顶针板导柱上设置有回位弹簧504,底层底针板508、底层面针板507、上层底针板506、上层面针板505分别与顶针板导柱固定设置,顶针板导柱用于限制底层底针板508、底层面针板507、上层底针板506和上层面针板505在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使其可以沿着设定的轨迹向上或向下运动,具有导向功能,其中,可以设置四件顶针板导柱共同进行导向,使用效果更好。在使用时,先将压铸胚放好在下模内后,合模,上模压下来墩实压铸胚边框,而后上模开模回位,墩实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开模回位后,油压机的顶出油缸向上顶出,从而推动油顶杆303顶出,油顶杆303将底层底针板508顶起向上运动,底层底针板508向上顶出运动到距离L1时,L形摆动块510刚好碰到方铁511,同时,底层底针板508推动顶出拉回杆502向上运动,其中,顶出拉回杆502将成型模心402向上顶出下模仁内,顶出距离为L1,与此同时,底层底针板508推动底层面针板507、上层底针板506向上运动,从而通过上层底针板506推动顶针512同时向上顶出距离L1;如此,顶针512与成型模心401共同将墩实后的压铸胚201向上顶出下模仁402,从而完成第一次顶出。然后,如图7所示,油顶杆303继续向上顶出,底层底针板508继续向上运动,L形摆动块510被方铁511挡住,不能单一的向上运动,只能是一边向上运动一边围绕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的销轴509旋转摆动;L形摆动块围绕销轴旋转,由于回转半径的不同而产生了将上层底针板506向上的作用力,使得上层底针板506获得额外的向上运动力,额外的向上运动力使上层底针板506推动顶针512向上增量顶出,从将墩实后的压铸胚201顶出成型模心,其顶出距离为L3。此时油顶杆303顶出距离为L2,成型模心向上距离为L2,顶针512顶出距离则为L2+L3,从而完成了第二次顶出。完成二次顶出后油压机的顶出油缸回位,油顶杆向下运动,在四件回位弹簧50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上层面针板505、上层底针板506、底层面针板507、底层底针板508向下运动回位,同时带动顶针512、顶出拉回杆502、L形摆动块510向下回位;成型模心401也在顶出拉回杆的作用向向下复位。如此,通过使用四件顶针板导柱保证了活动件的向上向下运动的导向精度。采用受力面积大的成型模心与顶针共同将胚先顶出下模型腔,先克服掉大部分的脱模力,使顶出不会变形。二次顶出使用配置适当的顶针最后将其顶出,此时需要的脱模力小了很多,所以不会将其顶变形。或者,下模仁402与成型模心401采用3°的锥面501配合设置,即成型模心401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截面设置,下模仁402的形状与成型模心401相互适配,成型模心401截面的侧边与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的二次顶出油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产品顶出单元,其特征在于:下模设置一加硬垫板、一固定设置在加硬垫板上的下模仁、与下模仁活动配合的成型模心;产品顶出单元设置油顶杆、底层底针板、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顶出拉回杆和顶针;并且,还设置一与底层底针板销轴连接的L形摆动块、以及用于限制L形摆动块运动的方铁;顶出拉回杆一端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和下模仁后与成型模心接触设置;并且,顶针一端固定设置在上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上层面针板、加硬垫板、下模仁和成型模心,并设置在下模仁及成型模心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支架墩实边框的二次顶出油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产品顶出单元,其特征在于:
下模设置一加硬垫板、一固定设置在加硬垫板上的下模仁、与下模仁活动配合的成型模心;
产品顶出单元设置油顶杆、底层底针板、底层面针板、上层底针板、上层面针板、顶出拉回杆和顶针;
并且,还设置一与底层底针板销轴连接的L形摆动块、以及用于限制L形摆动块运动的方铁;
顶出拉回杆一端固定在底层底针板上,其另一端分别穿过底层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洪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雅豪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