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654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内输送装置,其输送末端处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一定位机构旋转;外输送装置,其输送首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定位机构旋转,所述外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检测装置;机械手和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缩短了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以使其至少能够满足配备四个加工装置,有效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内输送装置,其输送末端处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一定位机构旋转;外输送装置,其输送首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定位机构旋转,所述外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检测装置;机械手和加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缩短了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以使其至少能够满足配备四个加工装置,有效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专利说明】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电动车的轮毂加工主要有两道车削工序,是由卧室数控车床加工的,随着机器换人的推进,全自动的关节式机械手被应用到轮毂的车削工序中来代替人工进行装夹,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既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也符合时代的趋势。机械手的成本较高,而一台机械手需要进行翻转、平移轮毂等动作,导致其只能配备两台数控机床(而机械手则会剩余一定的时间停滞,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这种情况下机械手的成本将比人工装夹的成本高出很多,如何合理有效的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缩短了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以使其至少能够满足配备四个加工设备,有效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内输送装置,其输送末端处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旋转,其中,轮毂平放在所述内输送装置上、并在所述内输送装置上输送至所述内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轮毂进行定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旋转,所述轮毂随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一起旋转,以使所述轮毂自第一状态变动至第二状态,以供机械手抓取所述轮毂;外输送装置,其输送首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旋转,其中,所述机械手拆卸掉加工完成的所述轮毂、并将所述轮毂移动至所述外输送装置的输送首端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轮毂进行定位后,所述机械手与所述轮毂分离、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旋转,所述轮毂随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一起旋转,以使所述轮毂自所述第二状态变动至所述第一状态,而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解除定位,所述轮毂沿所述外输送装置输送;所述机械手,可将抓取的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毂的加工装置上,还可拆卸在所述加工装置上加工完成的所述轮毂;和加工装置。 本技术提供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缩短了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以使其至少能够满足配备四个加工装置,有效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本技术将轮毂的自第一状态变动至第二状态(或将轮毂自第二状态变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自机械手上转换至内输送装置(或外输送装置)上,以减少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这样,就可给予机械手配备更多数量的加工装置,来达到提高机械手工作效率的目的。 而且,本申请将轮毂自第一状态变动至第二状态(或将轮毂自第二状态变动至第一状态)的过程通过制造成本较低的机械结构来实现,而并非是通过增加机械手的形式来实现,这样可大幅度地降低企业对于设备投入的资金开支,能够消除设备改造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四个,且四个所述加工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械手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状态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轮毂旋转的角度为90度。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工装置为车床。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输送装置上还设置有伸缩止挡机构,所述伸缩止挡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内输送装置的输送首端之间、并临近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可对所述内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轮毂进行阻挡。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输送装置包括:基架,沿前后方向布置;左输送机构,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左侧;和右输送机构,沿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基架上部的右侧;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伸缩止挡机构位于所述左输送机构和所述右输送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的下方。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基架的上方,且其前端与所述基架的前端可转动地相连接;前定位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水平伸缩缸,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后部;竖直伸缩缸,位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水平伸缩缸的后方、并安装在所述水平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和后定位件,位于所述竖直伸缩缸的上方、并安装在所述竖直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其中,所述前定位件和所述后定位件用于夹持所述轮毂,以实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轮毂的定位。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且其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后端或所述水平伸缩缸的缸筒相铰接、下端与所述基架的下端相铰接。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输送装置和所述外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并左右间隔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止挡机构为止挡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输送装置和所述外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并上下间隔平行设置,所述伸缩止挡机构为止挡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输送装置和所述外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外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位于所述外输送装置的中部,用于对所述轮毂的尺寸进行检测。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械手的夹持部为对称曲杆式的夹持部。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有效缩短了机械手单个工作过程的工作时间,以使其至少能够满足配备四个加工装置,有效提高了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输送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内输送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机械手、轮毂、内输送装置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机械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机械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中的内输送装置和外输送装置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自动化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输送装置,其输送末端处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旋转,其中,轮毂平放在所述内输送装置上、并在所述内输送装置上输送至所述内输送装置的输送末端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轮毂进行定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旋转,所述轮毂随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一起旋转,以使所述轮毂自第一状态变动至第二状态,以供机械手抓取所述轮毂;外输送装置,其输送首端处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旋转,其中,所述机械手拆卸掉加工完成的所述轮毂、并将所述轮毂移动至所述外输送装置的输送首端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轮毂进行定位后,所述机械手与所述轮毂分离、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旋转,所述轮毂随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一起旋转,以使所述轮毂自所述第二状态变动至所述第一状态,而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解除定位,所述轮毂沿所述外输送装置输送;所述机械手,可将抓取的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毂的加工装置上,还可拆卸在所述加工装置上加工完成的所述轮毂;和加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础姚海涛叶文安戴云峰诸葛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跃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