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及连接件,包括吊筋、主龙骨和副龙骨,主龙骨与吊筋之间通过一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与吊筋相固定连接,连接件与主龙骨之间能够在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连接件通过螺栓与主龙骨相抵紧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通过与主龙骨能够相对任意移动的连接件连接在主龙骨与吊筋之间,使用时,主龙骨能够适应同一列中的多个吊筋的位置,无需弯折吊筋或截去部分主龙骨,从而有效保证吊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件与主龙骨之间通过螺栓抵紧,调节及安装方便,连接件结构可靠,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强度,适于在吊顶结构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及连接件,包括吊筋、主龙骨和副龙骨,主龙骨与吊筋之间通过一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与吊筋相固定连接,连接件与主龙骨之间能够在主龙骨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连接件通过螺栓与主龙骨相抵紧定位。本技术的设计通过与主龙骨能够相对任意移动的连接件连接在主龙骨与吊筋之间,使用时,主龙骨能够适应同一列中的多个吊筋的位置,无需弯折吊筋或截去部分主龙骨,从而有效保证吊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件与主龙骨之间通过螺栓抵紧,调节及安装方便,连接件结构可靠,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强度,适于在吊顶结构中推广应用。【专利说明】 吊顶加强结构及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及连接件。
技术介绍
吊顶加强结构一般包括吊筋、主龙骨、副龙骨,传统技术中,一般在主龙骨上开设有通孔,吊筋穿过通孔与主龙骨相定位连接,副龙骨再安装在主龙骨的下表面,并且保证各个副龙骨的下表面位于同一表面内,这样的结构对简单,但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吊筋先安装在天花板上,而主龙骨上的通孔的位置是预先开设好的,这时,当吊筋与对应的通孔之间存在偏差时,就只能通过弯折吊筋或截去部分主龙骨来解决,就会造成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也会给后面的工序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及连接件,其中在吊筋与主龙骨之间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该连接件能够沿主龙骨任意移动,故能够很好地对应吊筋的位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屋顶天花板上的多根吊筋、多根主龙骨、多根副龙骨,多根所述的吊筋呈多行排列,各所述的主龙骨对应安装在一行所述的吊筋的下端,所述的副龙骨与多根所述的主龙骨相交叉并安装在它们的下表面,各所述的主龙骨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的副龙骨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的主龙骨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的主龙骨的横截面呈C型,所述的吊筋与所述的主龙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挡壁、第二挡壁、第三挡壁,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第三挡壁位于所述的第二挡壁同侧,所述的第三挡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内装配有螺栓,所述的第一壁与所述的第一挡壁相平行抵紧,所述的螺栓抵紧在所述的第三壁上,所述的第二壁与所述的第二挡壁相平行,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第四挡壁,至少部分所述的主龙骨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在所述的第二挡壁与所述的第四挡壁之间,所述的第一挡壁上共面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连接部分居所述的第二挡壁的两侧,所述的吊筋与所述的连接部相定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吊筋的下部为具有外螺纹的连接段,所述的连接段穿在所述的连接孔中,所述的螺纹段上设置有两个将所述的连接部夹紧定位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由部分所述的第二挡壁弯折形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挡壁与所述的第三挡壁垂直连接且向所述的第一挡壁所在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挡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五挡壁,所述的第五挡壁平行于所述的第三挡壁且位于所述的第四挡壁和所述的第二挡壁之间,所述的第五挡壁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一挡壁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的第一壁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第三壁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挡壁与所述的第一挡壁垂直连接且向所述的第三挡壁所在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挡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五挡壁,所述的第五挡壁平行于所述的第一挡壁且位于所述的第四挡壁和所述的第二挡壁之间,所述的第五挡壁与所述的第一挡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壁的厚度。 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吊筋和主龙骨,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挡壁、第二挡壁、第三挡壁,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第三挡壁位于所述的第二挡壁同侧,所述的第三挡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第四挡壁,所述的第四挡壁与所述的第二挡壁相平行,至少部分所述的主龙骨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在所述的第二挡壁与所述的第四挡壁之间,所述的第一挡壁上共面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连接部分居所述的第二挡壁的两侧,所述的吊筋与所述的连接部相定位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部由部分所述的第二挡壁弯折形成,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四挡壁与所述的第一挡壁或第三挡壁垂直连接且向所述的第三挡壁或第一挡壁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的第四挡壁上垂直连接有第五挡壁,所述的第五挡壁平行于所述的第一挡壁且位于所述的第四挡壁和所述的第二挡壁之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与主龙骨能够相对任意移动的连接件连接在主龙骨与吊筋之间,使用时,主龙骨能够适应同一列中的多个吊筋的位置,无需弯折吊筋或截去部分主龙骨,从而有效保证吊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件与主龙骨之间通过螺栓抵紧,调节及安装方便,连接件结构可靠,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强度,适于在吊顶结构中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吊顶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技术的吊顶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 附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吊筋;2、主龙骨;201、第一壁;202、第二壁;203、第三壁;3、副龙骨;4、连接件;401、第一挡壁;402、第二挡壁;403、第三挡壁;404、第四挡壁;405、第五挡壁;5、螺栓;6、连接部;601、连接孔;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 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为实际生活中的天花板与地面之间的上下方向,即附图1和附图2中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与附图4中的左右方向相同。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屋顶天花板上的多根吊筋1、多根主龙骨2、多根副龙骨3,多根吊筋I呈多行排列,各主龙骨2对应安装在一行吊筋I的下端,副龙骨3与多根主龙骨2相交叉并安装在它们的下表面,各主龙骨2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副龙骨3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主龙骨2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壁201、第二壁202和第三壁203,主龙骨2的横截面呈C型,吊筋I与主龙骨2之间通过连接件4相连接,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连接件4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挡壁401、第二挡壁402、第三挡壁403,第一挡壁401与第三挡壁403位于第二挡壁402同侧,第三挡壁403上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装配有螺栓5,第一壁201与第一挡壁401相平行抵紧,螺栓5抵紧在第三壁203上,第二壁202与第二挡壁402相平行,连接件4还包括第四挡壁404,至少部分主龙骨2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在第二挡壁402与第四挡壁404之间,第一挡壁401上共面延伸形成一连接部6,第一挡壁401与连接部6分居第二挡壁402的两侧,吊筋I与连接部6相定位连接。 更具体地,连接部6上开设有连接孔601,吊筋I的下部为具有外螺纹的连接段,连接段穿在连接孔601中,螺纹段上设置有两个将连接部6夹紧定位的螺母7。 而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连接部6由部分第二挡壁402弯折形成,这样既节省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顶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屋顶天花板上的多根吊筋、多根主龙骨、多根副龙骨,多根所述的吊筋呈多行排列,各所述的主龙骨对应安装在一行所述的吊筋的下端,所述的副龙骨与多根所述的主龙骨相交叉并安装在它们的下表面,各所述的主龙骨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各所述的副龙骨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龙骨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的主龙骨的横截面呈C型,所述的吊筋与所述的主龙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挡壁、第二挡壁、第三挡壁,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第三挡壁位于所述的第二挡壁同侧,所述的第三挡壁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内装配有螺栓,所述的第一壁与所述的第一挡壁相平行抵紧,所述的螺栓抵紧在所述的第三壁上,所述的第二壁与所述的第二挡壁相平行,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第四挡壁,至少部分所述的主龙骨在左右方向上限位在所述的第二挡壁与所述的第四挡壁之间,所述的第一挡壁上共面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的第一挡壁与所述的连接部分居所述的第二挡壁的两侧,所述的吊筋与所述的连接部相定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汪漪,周立波,王伟勇,曹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