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057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高温水管、低温水管、空调机和制冷机,所述高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所述低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所述蓄冷罐体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与高温水管相连,所述蓄冷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与低温水管相连。由于所述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在蓄冷罐体内设置了圆柱形的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并且把出水孔设置于布水器的圆周壁上,进出水都处于水平位置,不会直接对高温层和低温层冲击,大大降低了对斜温层的影响,使水层更平稳,降低了成本,使结构更简单;在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外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水流控制器和第二水流控制器,能更好的对水流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高温水管、低温水管、空调机和制冷机,所述高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所述低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所述蓄冷罐体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与高温水管相连,所述蓄冷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与低温水管相连。由于所述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在蓄冷罐体内设置了圆柱形的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并且把出水孔设置于布水器的圆周壁上,进出水都处于水平位置,不会直接对高温层和低温层冲击,大大降低了对斜温层的影响,使水层更平稳,降低了成本,使结构更简单;在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外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水流控制器和第二水流控制器,能更好的对水流量进行控制。【专利说明】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央空调的水蓄冷系统中,除了蓄冷系统与主机的关联外,布水器的性能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一大关键因素,布水器的布水能否有效的控制斜温层的形成和稳定,将直接决定系统的蓄冷效率。相关技术中的水蓄冷系统公开了多种形式的布水器,但是仍然存在布水盲区导致布水不均问题,或者结构复杂,成本高等布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成本,进出水均匀,降低对斜温层的影响,能提高蓄冷效率的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高温水管、低温水管、空调机和制冷机,所述高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所述低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所述蓄冷罐体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与高温水管相连,所述蓄冷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与低温水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罐体上部为高温层,所述蓄冷罐体下部为低温层,所述蓄冷罐体中间为斜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罐体为平底圆柱形罐体,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的外圆直径小于蓄冷罐体的内直径,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水管、第二水流控制器、空调机、第一水流控制器和高温水管为放冷循环回路,所述高温水管、第一水流控制器、制冷机、第二水流控制器和低温水管为蓄冷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为圆柱形布水器,所述出水孔设置于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的圆周壁上。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在蓄冷罐体内设置了圆柱形的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并且把出水孔设置于布水器的圆周壁上,进出水都处于水平位置,不会直接对高温层和低温层冲击,大大降低了对斜温层的影响,使水层更平稳,降低了成本,使结构更简单;在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外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水流控制器和第二水流控制器,能更好的对水流量进行控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上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12、高温水管1、低温水管2、空调机10和制冷机11,所述高温水管I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3,所述低温水管2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4,所述蓄冷罐体12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5与高温水管I相连,所述蓄冷罐体12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6与低温水管2相连。 所述蓄冷罐体12上部为高温层7,所述蓄冷罐体12下部为低温层8,所述蓄冷罐体12中间为斜温层9。 所述蓄冷罐体12为平底圆柱形罐体,所述上布水器5和下布水器6的外圆直径小于蓄冷罐体12的内直径,所述上布水器5和下布水器6相对应。 所述低温水管2、第二水流控制器4、空调机10、第一水流控制器3和高温水管I为放冷循环回路,所述高温水管1、第一水流控制器3、制冷机11、第二水流控制器4和低温水管2为蓄冷循环回路。 所述上布水器5和下布水器6上设置有出水孔501,所述上布水器5和下布水器6为圆柱形布水器,所述出水孔501设置于上布水器5和下布水器6的圆周壁上。 蓄冷时候,热水从高温水管I流出,经过制冷机11制冷后进入低温层8存储起来;放冷时候,冷水从低温层8放出到达空调机10释放出来再进入高温层7。不管是放冷或者蓄冷过程中,水流都是从布水器中的出水孔501流出。放冷或者蓄冷过程水流经过布水器进出蓄冷罐体12,在布水器上均匀设置了出水孔501,出水孔501设置于布水器的圆周壁上,进出水都处于水平位置,不会直接对高温层7和低温层8冲击,大大降低了对斜温层9的影响,使水层更平稳。在高温水管I和低温水管2外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水流控制器3和第二水流控制器4,能在放冷或者蓄冷时能更好的控制水流大小。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在蓄冷罐体内设置了圆柱形的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并且把出水孔设置于布水器的圆周壁上,进出水都处于水平位置,不会直接对高温层和低温层冲击,大大降低了对斜温层的影响,使水层更平稳,降低了成本,使结构更简单;在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外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水流控制器和第二水流控制器,能更好的对水流量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罐体、高温水管、低温水管、空调机和制冷机,所述高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所述低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所述蓄冷罐体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与高温水管相连,所述蓄冷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与低温水管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罐体上部为高温层,所述蓄冷罐体下部为低温层,所述蓄冷罐体中间为斜温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罐体为平底圆柱形罐体,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的外圆直径小于蓄冷罐体的内直径,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水管、第二水流控制器、空调机、第一水流控制器和高温水管为放冷循环回路,所述高温水管、第一水流控制器、制冷机、第二水流控制器和低温水管为蓄冷循环回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为圆柱形布水器,所述出水孔设置于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的圆周壁上。【文档编号】F24F5/00GK104279676SQ201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罐体、高温水管、低温水管、空调机和制冷机,所述高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一水流控制器,所述低温水管外端设置有第二水流控制器,所述蓄冷罐体顶部设置有上布水器与高温水管相连,所述蓄冷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与低温水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